非鱗狀細胞來源聲門下區(qū)腫物的診斷與治療
本文選題:非鱗狀上皮 + 聲門下區(qū)腫物; 參考:《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討非鱗狀細胞來源聲門下區(qū)腫物的臨床特征,診斷、病理類型和治療方法,提高對這一罕見疾病的認識。方法:分析3例非鱗狀細胞來源聲門下區(qū)腫物患者的臨床資料,結合相關文獻,總結非鱗狀細胞來源的聲門下區(qū)腫物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經(jīng)驗。結果:3例患者中,1例以聲嘶為主要癥狀,2例以吸氣性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3例在明確診斷及解除喉梗阻后均行聲門下區(qū)腫物切除手術,其中2例經(jīng)口行支撐喉鏡下手術切除,1例經(jīng)頸部入路切開環(huán)甲膜后行腫物切除手術,均完整切除腫物。1例上皮-肌上皮癌患者采取術后放療,療效滿意。3例隨訪至今,無復發(fā)。結論:聲門下型非鱗狀細胞來源腫物較為罕見,早期容易漏診,臨床上應對聲門下區(qū)仔細檢查。治療該類疾病以手術切除為主,可根據(jù)腫物大小、范圍選擇適宜的手術方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pathological types and treatment of subglottic tumors derived from non-squamous cells, an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rare diseas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 patients with nonsquamous cell-derived subglottic tumor were analyz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non-squamous cell-derived subglottic tumor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among the 3 cases, 1 case had hoarseness as the main symptom, 2 cases had inspiratory dyspnea as the main symptom, and 3 cases underwent subglottic mass resection after definite diagnosis and relief of laryngeal obstruction. Among them, 2 cases underwent laryngoscopic resection through mouth and 1 case underwent tumor resection after cervical incision of the cystothyroid membrane.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satisfactory in 3 cases, and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Conclusion: subglottic non-squamous cell masses are rare and easy to be missed in early stage. The subglottic area should be carefully examined clinically.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this kind of disease, and the appropriate operation method can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scope of the tumor.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分類號】:R739.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立強,欒信庸,潘新良,解光,許風雷,劉大昱,雷大鵬;聲門下喉癌的手術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年06期
2 溫樹信,唐平章,徐震綱,祁永發(fā),張宗敏,劉明波,邊學,王建宏;聲門下型喉癌的外科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楊蕾;郭朱明;曾宗淵;陳福進;張詮;;聲門下型喉癌10例臨床回顧性分析并文獻復習[J];癌癥;2007年03期
2 王斌全;溫樹信;皇甫輝;張海利;張春明;田俊;;喉癌的形態(tài)特征與黏膜下腫瘤侵襲的相關性[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8年07期
3 張立強,欒信庸,潘新良,解光,許風雷,劉大昱,雷大鵬;單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術中的應用[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年03期
4 張立強,欒信庸,潘新良,解光,許風雷,劉大昱,雷大鵬;累及雙側喉腔的T_2聲門癌的手術治療[J];山東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5 張華;張麗凈;宋西成;張慶泉;;手術治療保留喉功能的聲門下喉癌[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2年06期
6 張立強,潘新良,郝培蘭,解光,欒信庸,王天鐸;43例喉復發(fā)轉移癌的手術治療[J];中國腫瘤臨床;2004年06期
7 宋西成,張慶泉,張華,陳秀梅,孫巖,趙麗敏;帶蒂甲狀軟骨下移用于聲門下喉癌環(huán)狀軟骨部分切除后的修復[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年03期
8 溫樹信,唐平章,徐震綱,祁永發(fā),張宗敏,劉明波,邊學,王建宏;聲門下型喉癌的外科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年06期
9 張立強,欒信庸,潘新良,解光,許風雷,劉大昱,雷大鵬;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后會厭在喉重建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年1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加林;喉上神經(jīng)內支與喉上動脈的顯微解剖研究及臨床意義[D];四川大學;2006年
2 張春明;喉癌外科切緣的三維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汪超;正常人喉的三維重建及喉癌生長浸潤特征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張思毅;喉癌侵襲轉移相關的microRNA篩選及分子標簽建立[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高子淇;保留甲狀軟骨的喉部分切除術療效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何平;喉全切除術后造瘺口復發(fā)癌復發(fā)因素的臨床分析[D];山東大學;2007年
3 尚慶娟;頭頸部癌患者生存質量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韓淼;喉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臨床病理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張春輝;雙峰駝喉的解剖學和組織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6 王美熠;喉癌術后復發(fā)再治療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韓瑞珠,張冬梅,,金德均,李曉丹,陸路,董春梅,王久莉;聲門下癌的臨床及病理分析[J];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996年01期
2 莊惠學,紀宏志,梁樹新,貢振楊,林家峰,朱萍;聲門下癌的臨床及其手術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9年06期
3 張立強,欒信庸,潘新良,解光,許風雷,劉大昱,雷大鵬;聲門下喉癌的手術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年06期
4 段東升,劉麗梅,郭汝元,陳晉麗,吳雨雷;847例喉癌臨床治療分析[J];腫瘤研究與臨床;199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艷輝;;支撐喉鏡下手術及射頻治療小兒喉乳頭狀瘤36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林洪斌;沈川;黃慶琳;葉新清;;支撐喉鏡下激光切除食管纖維血管性息肉1例報道[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6年08期
3 曹華;董明敏;程秀蓮;;支撐喉鏡下手術加YAP激光治療復發(fā)性喉乳頭狀瘤[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年18期
4 楊曉勇;楊力珍;程文元;張艷;;原發(fā)性甲狀腺鱗狀細胞癌42例診治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9年10期
5 肖高明;胡炳強;歐陽取長;羅以;席許平;;cDNA微陣列技術分析nm23在肺鱗癌中的表達[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5年12期
6 謝祖軍;;支撐喉鏡下喉乳頭狀瘤切除72例治療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年12期
7 姚昆;在顯微鏡下經(jīng)支撐喉鏡行剝離加電灼法治療會厭囊腫[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1年09期
8 韋孟靈;李玲波;陳煥新;;喉乳頭狀瘤23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08年04期
9 曹茂良;陳桃根;羅天烈;;支撐喉鏡下顯微喉手術的體會[J];江西醫(yī)藥;1991年06期
10 李少華;杜光銀;;支撐喉鏡喉部良性腫瘤手術62例治療體會[J];中原醫(yī)刊;2006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益燈;周水淼;孫廣濱;;支撐喉鏡鼻內鏡下激光治療早期喉聲門型癌[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耳鼻咽喉科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8年
2 黃益燈;;支撐喉鏡鼻內鏡下激光治療早期喉聲門型癌[A];華東六省一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張強;張永福;卓夏陽;賈云香;;口腔鱗狀細胞癌不同區(qū)域病理分級及增殖活性的差異[A];第一屆全國口腔頜面部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4 吳昊;欒信庸;盧軍;潘新良;解光;張立強;周維昒;;扁桃體癌手術及修復方法的選擇[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5 楊X;蔡雄;王子珍;黃秋虎;馬春陽;孫邦勇;陳正剛;戴琳孫;林志雄;梅文忠;何理盛;;單側半椎板開窗手術切除椎管內髓外腫瘤[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王捍平;蔡威;吳曄明;施誠仁;潘偉華;周瑩;;兒童不同部位的胰母細胞瘤的外科處理[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7 黃志剛;韓德民;房居高;倪鑫;陳曉紅;;激光在聲門上腫瘤和下咽癌治療中的初步應用[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馬維虎;劉觀q
本文編號:1903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90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