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2型糖尿病患者盲與低視力患病率及原因分析
本文選題:糖尿病 切入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出處:《眼科新進展》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東莞市橫瀝鎮(zhèn)居民40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人群盲與低視力的患病現狀和致盲原因。方法以人群為基礎的橫斷面現況調查。以東莞市橫瀝鎮(zhèn)40歲及以上居民為調查對象,進行2型DM篩查,調查對象完成日常生活視力、最佳矯正視力、非接觸眼壓測量、裂隙燈眼前段檢查、眼底檢查和眼底照相,對于可疑青光眼或眼底病患者進行進一步眼科檢查。分別根據最佳矯正視力和日常生活視力,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1973年)盲與視力損害的標準評估DM患者盲或低視力患病率并分析主要致盲原因。結果8952人參與DM篩查和眼科檢查,應答率為80.06%,現場調查篩查出2型DM患者1500人,其中完善眼科檢查者1356人,應答率為90.40%。完成眼科檢查者男550人(40.56%),女806人(59.44%);652人(48.08%)為農民,780人(57.52%)為文盲或接受小學以下教育者。根據最佳矯正視力評估,橫瀝鎮(zhèn)2型DM患者中雙眼盲12人(0.88%),單眼盲45人(3.32%),雙眼低視力35人(2.58%),單眼低視力63人(4.65%);視力損傷患者(包括雙眼和單眼盲與低視力患者)155人,引起視力損害的首要原因是白內障(58.06%),其次為眼底病變(除DR和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外,9.68%)、角膜混濁(6.45%)、翼狀胬肉(6.45%)、弱視(3.87%)和DR(3.23%)。按照日常生活視力進行盲與低視力評估,雙眼盲17人(1.25%),單眼盲53人(3.91%),雙眼低視力105人(7.74%),單眼低視力116人(8.55%);導致291例DM患者視力損害的首要原因仍然是白內障(44.33%)、屈光不正(包含高度近視,28.87%)、翼狀胬肉(6.53%)、眼底病變(除DR和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外,4.81%)、角膜混濁(3.09%)和DR(2.41%)。結論東莞市橫瀝鎮(zhèn)居民2型DM患者中,白內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因此東莞市農村DM防盲工作重點是在定期DR篩查和干預的基礎上進行白內障的防治,尤其需要重視高齡和低教育程度的DM患者視力損傷的防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in resident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 aged 40 and above in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Methods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The residents were the subjects of the survey. Type 2 DM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The subjects completed daily vision,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non-contact intraoc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 slit lamp anterior segment examination, fundus examination and fundus photography. For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glaucoma or fundus disease, further ophthalmic examinations a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and daily visual acuity (ADV),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73) criteria for blind and visual impairment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in DM patients and to analyze the main causes of blindness. Results 8952 people participated in DM screening and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 The response rate was 80.06. 1 500 type 2 DM patients were screened in the field, of which 1 356 were perfect ophthalmic examinations. The response rate was 90.40.550 men who had completed the ophthalmology examination were 40.560.806 women 59.4452 and 652 peasants 57.52) illiterate or educated below primary school.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best corrected eyesight, Of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M in Hengli Town, 12 were binocular blindness, 45 were monocular blindness, 35 were binocular low vision, 63 were monocular low vision, and 155 were visual impairment (including binocular and monocular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The first cause of visual impairment was cataract 58.06, followed by fundus lesions (except Dr an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9.68, corneal opacity 6.4545, pterygium 6.4545, amblyopia 3.87g) and DRN 3.23g. Blind and low visual acuity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daily visual acuity. Binocular blindness was 1.25% in 17 cases, monocular blindness in 53 cases (3.91%), low binocular vision in 105 cases (7.74), and low vision in one eye (116 cases) in 8.555.The primary cause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291 patients with DM was still cataract 44.3333 and ametropia (including 28.8787 for high myopia, 6.53for pterygium and 6.53for ocular fundu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except Dr an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4.81%, corneal opacity 3.09%) and DR2.41%. Conclusion in the residents of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type 2 DM patients, Cataract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blindness. Therefor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taract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Dr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is the focus of DM blindnes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rural areas of Dongguan, especially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the elderly and low-educated DM patients.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橫瀝醫(yī)院眼科;廣東省人民醫(yī)院眼科;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yī)院眼科;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
【基金】:廣東省醫(y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編號:A2011719)~~
【分類號】:R587.1;R7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家良,賈麗君,睢瑞芳,LeonBEllwein,張承訓,降麗娟,張紅,孫國強,宋學峰,毛進;北京市順義縣50歲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1999年05期
2 許京京,何明光,吳開力,李紹珍;廣東省斗門縣50歲以上農民視力分布及致盲原因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1999年05期
3 鄒海東,張皙,許迅,王偉偉,李桂平,俞虹;上海市北新涇街道老年人低視力和盲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2002年12期
4 趙家良,胡錚,睢瑞芳,潘向軍,毛進,李長榮,降麗娟,仇長林,陳四光,劉清玉;北京市順義區(qū)防盲治盲十八年[J];中華眼科雜志;2003年05期
5 陳建華,徐亮,胡愛蓮,孫葆忱,李建軍,馬科,夏翠然,崔彤彤,鄭遠遠,李毅斌,張蓉秀,楊樺,孫秀英,鄒洋,王研,馬斌榮;北京市城鄉(xiāng)限定人群低視力與盲的患病率及其病因的調查[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3年1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曉萍;夏群;張偉;張堯貞;楮德發(fā);;80歲以上老年人的視力狀況及眼部情況調查[J];北京醫(yī)學;2006年12期
2 唐斌;李治;羅羿;羅海燕;何艷楠;馮明娟;劉紹勇;袁曉會;;重慶市江北區(qū)城鄉(xiāng)50歲及以上人群白內障的流行病學調查[J];重慶醫(yī)學;2011年06期
3 謝婷玉;陳雪藝;穆塔里甫·吾布力哈斯木;宋艷;王燕;;新疆庫車縣60歲及以上維吾爾族農民盲及致盲原因流行病學調查[J];地方病通報;2007年02期
4 王恩洪;李燦;陳瀟;劉翔;;視功能問卷和生存質量問卷應用于早中期白內障手術適應證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10期
5 王曉魯,薛惠林,劉海燕;176例軍隊老干部低視力及盲目原因分析[J];第一軍醫(yī)大學分校學報;2001年01期
6 陳璐,黃麗娜,李曉霞,賴小蘭,曾平;深圳寶安區(qū)50歲及以上人群白內障患病情況及手術狀況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04年05期
7 劉潔梅;張良;黃中寧;沈粵英;費文雷;陳江萍;熊志強;;廣州市50歲以上老年人眼病流行病學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3期
8 楚美芳;艾華;彭靜;王勇;楊新光;;陜西省視力殘疾抽樣調查結果及致殘原因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7期
9 黃曉波;鄒海東;王寧;王偉偉;傅炯;沈彬杰;謝田華;陳軼卉;許迅;張皙;;上海北新涇老人白內障流行病學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09年07期
10 陳莉;楊新光;陳蕊;;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心理和行為特征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齊慧;楊琛;陳華;奚冬梅;楊黎明;;浦東新區(qū)陸家嘴街道60歲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0年
2 魏建麗;廖燕紅;周宏健;章微微;蔣春琴;;高度近視眼CNV的光動力治療(PDT)臨床觀察[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眼科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非;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體在脈絡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10年
2 夏欣;糖化終末產物受體參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機制及其干預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鄒海東;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和易感基因初步篩選[D];復旦大學;2005年
4 朱劍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流行病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劉X;酶促糖基化反應參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fā)病機理的初步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許琳;硝化應激中反式花生四烯酸聚集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微血管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周激波;同種異體鞏膜條帶球后植入對豚鼠鞏膜和屈光影響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李潔;北京市順義區(qū)35歲及以上人群中近視力損傷的橫斷面調查及進展的隨訪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9 王瑩;甘油醛后鞏膜交聯治療豚鼠形覺剝奪性近視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崔穎;廣東省東莞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流行病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申芙蓉;晉城市三河鎮(zhèn)50歲以上人群盲及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楊永明;云南省大理市50歲及以上白族農民白內障患病和手術狀況的調查[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3 李娟娟;大理50歲及以上農村白族人口屈光不正患病率和相關因素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4 蘇曉丹;大理白族50歲以上農村正常人群眼壓相關因素調查[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5 陳向武;曲安奈德抑制氧誘導視網膜病變模型小鼠中視網膜新生血管的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韓丁;天津市“十一五”期間視力殘疾調研報告及助視器康復效果評估[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常家巍;血清C肽與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性的臨床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8 趙越娟;針刺特定穴位對低視力患者視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9 蔣毅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李潔;河北省平鄉(xiāng)縣40歲及以上人群外眼病與視力損害的流行病學調查[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毛文書,許京京,吳中耀,朱斯平,張雪光,李旭松,李曉潔,鄧大明,程冰,李紹珍,吳樂正;廣東省新會縣盲人的調查與治療[J];眼科學報;1992年04期
2 胡錚,張潛娜,王茹意, 付德利,張鴻韜;北京市順義縣中小學生沙眼的普查與防治[J];眼科研究;1994年01期
3 何明光,許京京,吳開力,李紹珍;廣東省斗門縣老年人視力障礙及病因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1999年06期
4 趙家良,賈麗君,睢瑞芳,LeonBEllwein,張承訓,降麗娟,張紅,孫國強,宋學峰,毛進;北京市順義縣50歲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1999年05期
5 黨光福,鄭秀云,楊兆東,宋立華;山東省章丘市盲人流行病學調查和治療[J];中華眼科雜志;1999年05期
6 胡錚,趙家良,張潛娜,,劉小力,降麗娟,宋學峰,王淑芬,劉清玉,周振芳,孫占昆,馬金力,馬林玉,徐潤月;北京市順義縣初級眼保健網和無白內障區(qū)的建立[J];中華眼科雜志;1994年02期
7 朱斯平,許京京,于強,柳青;斗門縣45歲以上人群的盲與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1994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辛海威;徐志章;徐秦;;新疆盲和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1990年03期
2 陶雁亭;李健民;曹怡;吳偉豪;李影;俞正娟;;上海浦東三林鎮(zhèn)老年人盲和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J];實用防盲技術;2007年03期
3 趙欣;田碧琪;郝云鶴;張昕蕾;何燕;李陵;竇宏亮;王薇;;社區(qū)中老年人群致盲與低視力眼病調查[J];眼科研究;2009年12期
4 楊鹿齡;涂雪峰;胡曄;肖社平;;廣東省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60歲老年人盲和低視力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9年13期
5 段國平;王運;賀貴云;楊勁松;李昂;李俊杰;劉驍;;湖南省花垣縣50歲以上人群盲與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1年08期
6 范媛媛;具爾提·卡德爾;韋斌;;烏魯木齊市老年公寓中50歲及以上人群盲與低視力調查[J];眼科;2011年02期
7 鄭德海;黃燕;王朝青;李忠;;海南黎族鄉(xiāng)民盲和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8 朱寶義,張東果,潘小鳳;西安市區(qū)與秦巴山區(qū)盲及低視力調查的對比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97年01期
9 申芙蓉;王春芳;梁慶豐;陳長喜;;晉城市三河鎮(zhèn)50歲以上人群盲及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0年22期
10 杜紅巖;易敬林;;盲和視力損傷的流行病學調查綜述[J];江西醫(yī)藥;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滕巖;張慶生;楊明;李志堅;張麗瓊;鄭建秋;蘇穎;;黑龍江省雙城市農村5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流行病學調查[A];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葉雄偉;樓繼先;于小妹;;血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測定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系[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呂沛霖;朱秀萍;石維華;燕芳;;56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fā)生的流行病學調查[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鄒海東;張晰;許迅;王偉偉;白雪林;朱劍鋒;傅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生存質量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張紅霞;賈偉平;包玉倩;賈麗麗;左玉華;項坤三;;免散瞳眼底拍照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效能的評價[A];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第十次全國糖尿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劉菲;馮永堂;魏健;趙超;李靜;邸大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漿VEGF、IFN-γ、NO與相關因子的檢測及意義[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黃麗琴;樓繼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聽覺損害的關系[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8 吳雪梅;王雨生;薛國民;張曉光;張鵬;羅亞娟;張艷;;不同分期Ⅱ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間角膜內皮細胞化的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鄧燕敏;;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護理[A];第三次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Boniface R;;遞法明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及耐受性[A];全省中西醫(yī)結合、中醫(yī)、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程 莉;我國低視力系列研究取得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2 潘躍;一點三五億元幫助殘疾人康復[N];人民日報;2004年
3 劉建業(yè);市低視力康復技術指導中心成立[N];濟寧日報;2007年
4 本版編輯 記者 曾衛(wèi)康 通訊員 肖培堅 記者 盧文潔 通訊員 張玲玲 記者 涂端玉 通訊員 陳景榮;花數百元 他們本不必當“盲人”[N];廣州日報;2006年
5 叢峰、周俏春 王海鷹;盲人嘆:非到不得已,盲道走不得[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6 胡愛蓮;共同關注:避免失明[N];健康報;2006年
7 本報通訊員 相子瑞 劉保躍 賀同生;當好殘疾人“拐杖”[N];德州日報;2010年
8 記者 劉暉 通訊員 陳偉琴;市中心醫(yī)院開展免費驗光贈鏡公益活動[N];咸寧日報;2009年
9 記者 張景亮;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程啟動[N];煙臺日報;2006年
10 王伯s
本文編號:1621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62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