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強放療模式下青年鼻咽癌患者的預后分析
本文關鍵詞:調強放療模式下青年鼻咽癌患者的預后分析
【摘要】:研究目的:探討調強放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模式下青年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分析與預后因素。 研究方法:回顧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IMRT的青年鼻咽癌患者(年齡18~35歲)的臨床資料,進行相關預后分析。 研究結果:101例患者5年無局部區(qū)域復發(fā)生存率、總生存率(OS)、無遠處轉移生存率(DMFS)及無瘤生存率(DFS)分別為93.8%、85.0%、79.9%和76.6%。COX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是OS(P=0.01)、DMFS(P=0.003)及DFS(P=0.001)的獨立預后因素;治療前EB-VCA-IgA陽性,是OS(P=0.007)、LRRFS(P=0.043)及DFS(P=0.028)的獨立預后影響因素;放療中斷是DMFS(P=0.008)及DFS(P=0.012)的獨立預后影響因素;治療前LDH值是DFS(P=0.047)的獨立預后因素;化療未能使生存獲益(P>0.05)。嚴重的急性不良反應包括III-IV度口腔粘膜反應28例(27.72%)、III度皮膚反應6例(5.94%)及III-IV度骨髓抑制20例(19.80%)。 結論:IMRT治療青年鼻咽癌可獲得較好的局部區(qū)域控制率及總生存率,N分期是影響青年鼻咽癌調強放療遠期療效的相關預后因素,遠處轉移是放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9.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露;林少俊;潘建基;陳傳本;張瑜;張秀春;廖希一;陳奇松;;305例鼻咽癌調強放療預后因素分析[J];癌癥;2010年02期
2 ;Increased pretreatment levels of serum LDH and ALP as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癌癥;2012年04期
3 吳偉莉,金風;42例青年人鼻咽癌臨床特點及療效分析[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王家勝;李中福;楊強;;青年人結直腸癌診治新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2年17期
5 Xing Lu;Fei-Li Wang;Xiang Guo;Lin Wang;Hai-Bo Zhang;Wei-Xiong Xia;Si-Wei Li;Ning-Wei Li;Chao-Nan Qian;Yan-Qun Xiang;;Favorable prognosi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05期
6 徐志淵;林連興;;青少年與老年鼻咽癌患者臨床特征的對比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0年04期
7 廖清平;鐘陸行;;鼻咽癌治療的研究進展[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林少俊;韓露;廖希一;;兒童鼻咽癌50例預后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8年11期
9 馬禮欽;孔祥泉;洪金省;潘建基;張瑜;潘才住;李夷明;;不同年齡組鼻咽癌放射治療的遠期療效及影響因素[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7年08期
10 凌華海;陳煥偉;林文;;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同期放化療治療中青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年12期
,本文編號:1295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29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