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指蛋白488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功能機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鋅指蛋白488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功能機制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鼻咽癌 鋅指蛋白488 上皮—間質轉化 侵襲轉移 分子機制 ZNF488 鼻咽癌 侵襲與轉移 EMT WNT通路 TGF-β通路
【摘要】:第一部分 ZNF488對鼻咽癌細胞株HONE1生物學行為的影響目的:探討ZNF488基因對鼻咽癌細胞HONE1生物學行為的影響。方法:構建攜帶空載體、人ZNF488基因的逆轉錄病毒質粒pMSCV和pMSCV-ZNF488,以磷酸鈣法轉染293FT細胞并收集病毒液,感染鼻咽癌細胞株HONEl,經(jīng)嘌呤霉素篩選及Western-blotting鑒定,建立穩(wěn)定表達ZNF488的HONEl-pMSCV-ZNF488和空載體HONE1-pMSCV的細胞株。應用噻唑鹽(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實驗檢測ZNF488過表達對HONE1細胞生長增殖的影響,同時應用流式細胞術檢測ZNF488對細胞周期增殖指數(shù)的影響。劃痕實驗及Transwell體外侵襲實驗觀察ZNF488對HONE1遷移侵襲能力的影響。Western-blotting檢測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關蛋白及抑癌基因PTEN的表達情況。結果:成功建立HONE1-pMSCV 和 HONEl-pMSCV-ZNF488穩(wěn)定表達細胞株,MTT法及平板克隆形成實驗結果顯示,與空載體組HONE1-pMSCV細胞相比,HONE1-pMSCV-ZNF488細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均增強。流式細胞術顯示過表達ZNF488細胞S期百分比較空載體組高,增殖指數(shù)增加。劃痕實驗、Transwell體外侵襲實驗示ZNF488能夠顯著增加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Western-blotting檢測發(fā)現(xiàn)上皮標志E-Cadhesion、a-Catenin表達降低,間質性標志Fibronectin、Vimentin表達升高,同時抑癌因子PTEN表達下降。結論:過表達ZNF488可通過誘導鼻咽癌細胞HONE1發(fā)生上皮間質轉變及下調抑癌基因PTEN,促進細胞的增殖及遷移侵襲能力。第二部分ZNF488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功能及分子機制的研究目的:1、檢測ZNF488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并明確其與預后的關系。2、探索ZNF488對鼻咽癌細胞株功能的影響,并進行分子機制的研究。方法: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ZNF488在鼻咽癌組織、正常鼻咽組織、鼻咽癌細胞、正常鼻咽上皮細胞及永生化細胞中表達情況。免疫組織化學檢測ZNF488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構建ZNF488過表達細胞株后,劃痕試驗及Transwell試驗檢測ZNF488對遷移和侵襲功能的影響。同時利用小分子RNA (SiRNA)技術基因敲除內(nèi)源性ZNF488,進一步對功能進行驗證。Western blotting在蛋白水平上檢測上皮標志物及間質標志物,免疫熒光進一步驗證上皮及間質標志物伴隨ZNF488過表達之后的變化。平板克隆形成實驗、軟瓊脂平板克隆形成實驗及裸鼠體內(nèi)成瘤實驗在體外及體內(nèi)水平檢測ZNF488對成瘤能力的影響;蛐酒瑢Ρ葍蓪毎昊虮磉_差異,并進行聚類分析。熒光素報告基因檢測核轉錄因子TCF/LEF的轉錄活性。Western blotting檢測通路蛋白的表達情況。統(tǒng)計方法如下:Student's T檢驗,X2檢驗,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檢驗,并應用回歸風險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ZNF488在鼻咽癌組織中表達水平高于正常鼻咽上皮組織,在鼻咽癌細胞株中普遍呈高表達,且在鼻咽癌細胞株5-8F和S18兩株具有高轉移特性的細胞株中明顯呈高表達。免疫組織化學結果顯示,ZNF488高表達區(qū)域主要位于癌巢前緣。生存分析研究表明,高表達ZNF488的患者,其總生存、無進展生存、無遠處轉移生存及無局部區(qū)域復發(fā)生存均明顯低于低表達ZNF488的患者。功能實驗表明,過表達ZNF488后,鼻咽癌細胞的遷移及侵襲能力均增加,而基因敲除ZNF488后,高轉移細胞株的遷移及侵襲能力均減弱。過表達ZNF488后,鼻咽癌細胞的體內(nèi)體外成瘤能力均增加。機制研究表明,ZNF488上調了β-Catenin、 p-GSK3β、Smad4、Snail和Slug表達,通過激活VVNT/β-Catenin及TGF-β/Smad4通路,兩者共同作用下激活核轉移因子TCF/LEF,從而誘導鼻咽癌細胞發(fā)生上皮間質轉變。結論:ZNF488在鼻咽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作為癌基因,通過激活WNT/β-Cate min及TGF-β/Smad4通路,激活核轉移因子TCF/LEF,而誘導鼻咽癌細胞發(fā)生上皮間質轉變,從而參與鼻咽癌的侵襲與轉移過程。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9.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淑勤;蛋白水解酶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的研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2 胡國華,李兵,朱江;鼻咽癌患者多藥耐藥相關蛋白基因的表達及意義[J];激光雜志;2004年03期
3 李宇紅,邵建永,姜文奇,顧康生,黃慧強,管忠震;鼻咽癌組織中MMP-9CD44v6蛋白表達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腫瘤臨床;2004年20期
4 吳敬波,張建文,范娟,唐學清;多藥耐藥相關蛋白在鼻咽癌中表達的臨床意義[J];四川醫(yī)學;2005年03期
5 林少民;王奮;唐啟信;;鼻咽癌家族腫瘤史115例調查[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年12期
6 葉奕菁;陸小軍;吳新光;雷風;劉玉猛;;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鼻咽癌組織總的表達與臨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年04期
7 袁太澤;李曉霞;曹云;錢朝南;曾木圣;郭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活化與鼻咽癌患者無轉移生存的關系[J];癌癥;2008年05期
8 孔德軍;付波;王敏;羅陽超;王平;;鼻咽癌324例延誤診斷原因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9年09期
9 劉震;;曾益新:破解鼻咽癌密碼的人[J];廣東科技;2009年19期
10 易翔;唐安洲;覃穎;溫文勝;趙衛(wèi)民;;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以及誘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其關系[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符生苗;梁茱;董玉英;;鼻咽癌的P_(16)基因表達分析[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2 劉青;王雅棣;景尚華;王曉玲;程云杰;吳鳳鵬;;E-鈣粘蛋白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與頸部淋巴結轉移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六屆二次暨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放療專業(yè)委員會二屆二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邵建永;王海云;朱志華;孫炳宇;陳靜;杜子明;張家興;邵瓊;黃馬燕;符珈;廖定準;侯景輝;盧泰祥;葉偉民;Ingemar Ernberg;曾益新;;鼻咽癌分子分型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日程及論文匯編[C];2010年
4 王樹森;管忠震;向燕群;汪波;林桐榆;姜文奇;張力;張惠忠;侯景輝;;鼻咽癌組織中EGFR信號傳導通路相關分子的表達[A];第三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教育論文集[C];2004年
5 陳顯釗;;鼻咽癌診治研究進展[A];海南省第二屆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林少民;唐啟信;;鼻咽癌家族腫瘤史115例調查分析[A];海南省第二屆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邵世宏;姚運紅;;鼻咽癌腫瘤干細胞及其表面標志物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李菊蘭;蔡華成;梁傳余;韓偉;;生長抑素Ⅱ型受體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9 項光早;;微血管密度與鼻咽癌生長、浸潤、轉移和預后關系的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成立60周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潘建基;;鼻咽癌臨床診治現(xiàn)狀和進展[A];中國腫瘤內(nèi)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湯清波邋李奇 劉齡予;挑戰(zhàn)“鼻咽癌”的人[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盧育輝;崇尚“紅!本,喜歡“咖啡”會友[N];廣東科技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羅艾樺;挑戰(zhàn)“廣東癌”[N];人民日報;2006年
4 仁華南;“回國發(fā)展是一項明智的選擇”[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5 本報記者 謝明霞;從蛋白質組學入手 探究鼻咽癌[N];健康報;2011年
6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蔡長青;病毒與某些癌癥[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娟;多藥耐藥在鼻咽癌中的作用及藥物逆轉的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宗井鳳;基于調強放療的鼻咽癌臨床分期研究以及EB病毒miRNA-BART7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鄧旭斌;Evi-1通過RAS/PI3K/AKT通路促進鼻咽癌的進展[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周文;鼻咽癌染色體12p12-11區(qū)段擴增基因的篩選及其功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覃綱;免疫球蛋白M與鼻咽癌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鄭英;基于鼻咽癌潛在靶標的活體光學成像與靶向治療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鄧鵬;鐵皮石斛抗鼻咽癌的作用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俞艷萍;ABCG2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其在鼻咽癌化療中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陳舒華;鼻咽癌高癌家系體質證型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10 何英;7個鼻咽癌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的篩查及其與鼻咽癌易感性的關聯(lián)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溫江妹;斯鈣素2表達與鼻咽癌侵襲轉移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崔曉飛;LMP1和Siah1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其預后和相關性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楊青青;長鏈非編碼RNA在鼻咽癌患者中差異表達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楊國軍;朊蛋白在鼻咽癌中表達及意義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5 吳姍姍;鼻咽癌組織咽拭涂片拉曼光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6 馬,
本文編號:12527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25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