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應激大鼠心臟交感神經去甲腎上腺素轉運蛋白與β腎上腺素受體內化
發(fā)布時間:2017-09-15 10:09
本文關鍵詞:束縛應激大鼠心臟交感神經去甲腎上腺素轉運蛋白與β腎上腺素受體內化
更多相關文章: 應激性心肌病 大鼠 束縛應激 去甲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轉運蛋白 心功能 β腎上腺能受體
【摘要】:目的:應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SC)是由于機體對環(huán)境或精神刺激的強烈應激性反應所誘發(fā)的急性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近年來受到關注。該病以心臟形態(tài)呈心尖部球性變(ballooning)為特征,可出現(xiàn)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升高等類似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其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其發(fā)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活性異常、兒茶酚胺大量釋放導致急性心肌損傷,其次是冠脈痙攣、微血管功能異常等。交感神經對心功能的調控作用是通過激活心肌細胞上的β腎上腺素受體(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實現(xiàn)的,β-AR受體激活程度對心功能有重要影響[1,2],去甲腎上腺素轉運蛋白(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位于神經突觸末梢,對調控突觸間隙中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濃度和終止神經沖動信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觀察到,應激后交感神經激活導致心肌β-AR不同亞型表達發(fā)生不同的變化[2,3],心臟交感神經再攝取功能也出現(xiàn)異常[4],但再攝取功能與β-AR受體表達變化的具體機制和相關關系,目前還不完全清楚。因此,本實驗建立大鼠束縛(Immobilization,IMO)應激性心肌病模型,通過觀察IMO前后NET與心肌β-AR亞型表達的變化,探討心臟交感神經系統(tǒng)變化在SC發(fā)生中的作用。方法:1選取SD大鼠26只,采用急性束縛應激建立應激性心肌病模型(束縛組13只),設未處理者為對照組(13只)。2采用Powerlab生理記錄儀監(jiān)測大鼠心電圖和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超聲心動圖觀察心臟形態(tài)變化。3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檢測兩組頸交感神經節(jié)中NET,心臟中β1-AR和β2-AR的m RNA表達。4采用western blot分別檢測兩組大鼠心臟NET,β1-AR和β2-AR蛋白表達的差異。5取左心室心肌組織切片,蘇木素—伊紅染色(ha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stain)后鏡下觀察兩組大鼠心肌細胞的形態(tài)。6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nzyme-linked imm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束縛30min和2h大鼠血漿NE和肌鈣蛋白I(troponin I,cTnI)濃度。結果:1一般情況及超聲心動圖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大鼠體重、左室重量和心臟重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大鼠超聲1只可見較明顯球形形變,其余形態(tài)變化不明顯。2心電圖監(jiān)測與對照組相比,束縛固定后即可看到兩組大鼠心電圖的差異。實驗組RR間期縮短(P0.01),心率增快(P0.01),Q波幅度加深(P0.01),R波幅度升高(P0.01),QTc間期延長(P0.01),ST段高度升高(P0.05)。3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左心室壓力峰值壓(Max Pressure)明顯升高(P0.01),平均壓(Mean Pressure)升高(P0.05),左心室內壓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 P/dt)均增快(P0.01,P0.05)。4 RT-PCR實驗與對照組比較,束縛組大鼠頸交感神經節(jié)中NET m RNA表達增加(6.81倍),心臟中β1-AR m RNA表達減少(0.39倍),β2-AR m RNA表達增加(8.54倍)。5 Western blot實驗與對照組相比,束縛實驗組大鼠心臟交感神經表達NET總蛋白(P0.05)和胞漿蛋白(P0.05)無明顯差異,在細胞膜蛋白中含量下降(P0.05);束縛實驗組大鼠心臟β1-AR總蛋白(P0.05)和細胞膜中(P0.05)含量下降,而在胞漿蛋白的表達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束縛實驗組大鼠心臟β2-AR總蛋白(P0.05)和在細胞膜中(P0.05)含量增加,而在胞漿蛋白的表達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6 HE染色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束縛組大鼠心臟出現(xiàn)炎性細胞聚集,心肌細胞水腫,壞死等心肌毒性表現(xiàn)。7 ELISA實驗與對照組相比,束縛30min實驗組血漿NE和cTnI水平均明顯升高(P0.05);2h血漿NE和cTnI水平仍明顯升高(P0.05)。并且,實驗組血漿cTnI在2h時的水平明顯高于30min時(P0.05)。結論:1成功束縛應激大鼠建立應激性心肌病模型。2束縛應激可導致大鼠血漿NE和cTnI濃度升高,cTnI濃度束縛2h濃度明顯高于束縛30min水平,并且心肌組織出現(xiàn)炎性細胞浸潤,心肌細胞水腫,壞死等表現(xiàn)。3應激性心肌病大鼠心臟NET蛋白含量在細胞膜中下降,而總含量和在細胞漿中無明顯變化,提示NET出現(xiàn)定位變化即內化,此種變化可導致NE再攝取功能異常。同時,實驗組大鼠神經節(jié)NET m RNA升高,可認為是對其定位變化的代償性反應。4應激性心肌病大鼠心臟通過下調β1-AR蛋白在細胞膜中的表達減少心臟毒性,通過上調β2-AR蛋白在細胞膜中的表達增強保護作用。
【關鍵詞】:應激性心肌病 大鼠 束縛應激 去甲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轉運蛋白 心功能 β腎上腺能受體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42.2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縮寫11-12
- 前言12-14
- 材料與方法14-25
- 結果25-27
- 附圖27-34
- 附表34-36
- 討論36-39
- 結論39-40
- 參考文獻40-44
- 綜述 應激與心血管疾病44-53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54
- 個人簡歷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賀;周欣;彭朋;何冰;王得順;胡冰;鄭淑芳;;神經遞質轉運蛋白在應激性心肌病發(fā)病中的潛在作用[J];生命科學;2012年06期
2 ;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 terminal function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7年07期
,本文編號:855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8558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