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對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炎癥因子和血管內皮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阿托伐他汀對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炎癥因子和血管內皮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潰瘍性結腸炎 阿托伐他汀 白介素-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核轉錄因子
【摘要】:目的觀察阿托伐他汀對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炎癥因子表達水平的影響。方法將27只清潔級C57BL/6小鼠隨機分成3組,模型組和干預組飲用2%葡聚糖硫酸鈉(DSS)溶液,干預組在造模前1周給予阿托伐他汀灌胃,持續(xù)42d至實驗結束。比較各組小鼠的一般情況和結腸組織病理學,ELISA法檢測血清白介素-8(IL-8)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水平,免疫組化法檢測主動脈核轉錄因子(NF-κB)和VEGF的表達。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腸道黏膜的炎癥表現明顯,血清IL-8和VEGF的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干預組血清IL-8和VEGF的水平顯著降低(P0.05),免疫組化法提示小鼠主動脈NF-κB和VEGF的表達減少(P0.05)。結論阿托伐他汀可能通過降低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而發(fā)揮血管內皮的保護作用。
【作者單位】: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關鍵詞】: 潰瘍性結腸炎 阿托伐他汀 白介素-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核轉錄因子
【分類號】:R574.62
【正文快照】: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腸道炎癥為主要表現的慢性復發(fā)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屬于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范疇,引起腸道炎癥持續(xù)存在的重要原因和特征是黏膜組織中炎細胞聚集和釋放各種炎癥因子。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血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開光,殷保書,楊仁松,王巧民,鄭邦海,賈勇,吳正祥;潰瘍性結腸炎合并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臨床報告[J];中華消化雜志;2001年04期
2 肖文斌,王智峰,劉玉蘭;潰瘍性結腸炎合并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一例[J];中華消化雜志;2001年11期
3 王曉娣,董恩鈺;白介素-17在潰瘍性結腸炎表達的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1年11期
4 戴上明,凌奇荷,卿篤信;37例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1年04期
5 賈同福,黃坤明,石磊,李明東;紫外線照射充氧自血回輸法對潰瘍性結腸炎療效的初步觀察[J];邯鄲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6期
6 肖利波;中西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68例[J];黑龍江中醫(yī)藥;2001年02期
7 張明,馬云;內鏡下局部噴灑中西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J];河南診斷與治療雜志;2001年01期
8 張開光,殷保書,楊仁松,王巧民,鄭邦海,賈勇,吳正祥;潰瘍性結腸炎合并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的臨床特點研究[J];罕少疾病雜志;2001年02期
9 王強;106例潰瘍性結腸炎的內鏡和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1年04期
10 吳林峰,蔡建庭;潰瘍性結腸炎129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達周;文曉冬;張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76例療效觀察[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建會20周年學術年會專輯(下)[C];1999年
2 ATSUSHI SAKURABA;TOSHIRO SATO;MAKOTO NAGANUMA;YUICHI MOROHOSHI;KATSUYOSHI MATSUOKA;NAGAMU INOUE;HIROMASA TAKAISHI;HARUHIKO OGATA;YASUSHI IWAO;TOSHIFUMI HIBI;王志民;;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吸附分離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常規(guī)治療和強化治療的非雙盲前瞻隨機性初步研究[A];中醫(yī)肛腸理論與實踐——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分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暨二零一零年中醫(yī)肛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張學義;孫平;劉進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A];中國肛腸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4 郭耀武;周宗英;;中西醫(yī)結合劑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60例臨床觀察[A];中國肛腸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5 岳偉;;中西醫(yī)結合護治潰瘍性結腸炎[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張羽;綦艷蘋;魏春麗;;內鏡下噴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20例療效觀察[A];中西醫(yī)結合肛腸病研究新進展[C];2000年
7 劉懷銀;楊平;;康復新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00例[A];中西醫(yī)結合肛腸病研究新進展[C];2000年
8 赫群;袁百艷;;內服外用結腸散綜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50例臨床觀察[A];中西醫(yī)結合肛腸病研究新進展[C];2000年
9 侯肖華;侯士杰;袁翠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56例療效觀察[A];全國第七屆農村基層中西醫(yī)結合學術暨工作交流會論文匯編集[C];2002年
10 劉萱;杜正光;賈繼東;;16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的檢出率[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魏鑫;潰瘍性結腸炎難預防[N];保健時報;2004年
2 記者 胡蔓、通訊員 高翔;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初步查明[N];湖北日報;2004年
3 高翔 黎昌政;潰瘍性結腸炎與基因有關[N];經濟參考報;2004年
4 竇青;經常腹瀉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5 江春;甲硝唑可治潰瘍性結腸炎[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6 柑露;怎樣應對潰瘍性結腸炎[N];大眾衛(wèi)生報;2008年
7 同濟醫(yī)院 姜元喜 許樹長 副主任醫(yī)師;潰瘍性結腸炎飲食預防是關鍵[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8年
8 袁虎;患潰瘍性結腸炎要重調養(yǎng)[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朱曉京 胡曉震;干細胞治療潰瘍性結腸炎[N];沈陽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慕欣 王雪敏 魏平;潰瘍性結腸炎:要診斷 先排查[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芯梅;潰瘍性結腸炎分子標志物的篩查和發(fā)病機制的初步探討[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史濟華;中國漢族人群潰瘍性結腸炎的候選基因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張英劍;多藥耐藥基因與潰瘍性結腸炎的關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王再見;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腸易激樣癥狀的作用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陳宏輝;不同腸道益生菌株治療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機制[D];中南大學;2007年
6 柳越冬;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分期及綜合治療方案的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7 劉敬軍;中西醫(yī)結合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分析和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陳曦;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在大鼠潰瘍性結腸炎中的動態(tài)表達及中藥腸康顆粒的干預作用[D];吉林大學;2008年
9 崔熠;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糞便乳桿菌種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10 劉小方;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粘膜及外周血淋巴細胞表型與功能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8377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83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