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極量運動時高血壓患者血壓變化與其影響因素及動脈彈性的相關性
本文關鍵詞:亞極量運動時高血壓患者血壓變化與其影響因素及動脈彈性的相關性
更多相關文章: 原發(fā)性高血壓 亞極量運動收縮壓 踝臂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 動脈硬化
【摘要】:目的探索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亞極量運動時血壓的變化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亞極量運動時血壓水平與動脈彈性的關系。方法入選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就診的原發(fā)性1、2級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組)97例和正常人(正常對照組)79例。每個受試者均進行活動平板運動試驗,并應用脈搏波檢測儀測定踝臂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將其作為衡量動脈硬化的指標。觀察高血壓患者亞極量運動時血壓變化,采用線性相關分析亞極量運動收縮壓與運動前收縮壓之間的關系;應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可能對亞極量運動收縮壓有影響的其他因素,如性別、年齡、血脂、家族史及baPWV等;應用ROC曲線確定亞極量運動收縮壓對動脈硬化診斷的最佳臨界值。結果1.與正常對照組相比,高血壓組男性比例、吸煙史、體重指數及空腹血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年齡、家族史、TC、TG、LDL-C、HDL-C及baPWV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與正常對照組相比,高血壓組亞極量運動收縮壓較高(190.98±13.35mmHg vs.137.14±12.88mmHg,p0.05),上升幅度也較高(39.01±11.38mmHg vs.21.49±9.28mmHg,p0.05)。3.線性相關分析顯示:高血壓患者亞極量運動收縮壓與運動前收縮壓存在線性相關(r=0.584,P0.05)。4.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亞極量運動收縮壓與運動前收縮壓、家族史、baPWV、LDL-C及HDL-C相關。5.最大約登指數所對應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902,亞極量運動收縮壓檢測動脈硬化的最佳臨界點為182mmHg。結論1.高血壓患者運動血壓反應高于正常人。2.高血壓患者亞極量運動收縮壓水平與運動前收縮壓密切相關3.運動前收縮壓、家族史、baPWV、LDL-C及HDL-C是亞極量運動收縮壓的獨立影響因素4.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亞極量運動收縮壓水平對動脈硬化有檢測價值。
【關鍵詞】:原發(fā)性高血壓 亞極量運動收縮壓 踝臂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 動脈硬化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44.1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4
- 資料與方法14-18
- 結果18-25
- 討論25-31
- 結論31-32
- 局限性與展望32-33
- 參考文獻33-41
- 附錄41-42
- 致謝42-43
- 綜述43-52
- 參考文獻47-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牛文忠,吳佑安,陳寧榮,李波;高原不同居住時間健康男青年亞極量運動心率與做功效率的關系[J];高原醫(yī)學雜志;2000年02期
2 王旭萍;;三康膠囊對高原移居青年亞極量運動心率的影響[J];高原醫(yī)學雜志;2007年01期
3 ;亞極量運動耗氧量與心功能分級初探[J];同濟醫(yī)科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4 徐偉,王步標;不同訓練頻率對最大吸氧量和左室功能及亞極量運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1992年01期
5 Santos I.A.;Stein R.;Fuchs S.C. ;石玉華;;有關超重孕婦有氧鍛煉和亞極量運動能力的隨機試驗[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婦產科學分冊);2006年01期
6 王偉;李彬;馬廣全;哈振德;崔建華;張芳;;三康膠囊對高原移居青年亞極量運動心率的影響[J];西藏醫(yī)藥雜志;2006年04期
7 唐韻運,胡華青,方鐵紅,張建平,臧桐華;408例亞極量運動試驗中基本心率對運動量影響的探討(摘要)[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年03期
8 楊宗瑞,李富倫;運動中心電圖的電極固定方法[J];重慶醫(yī)藥;1982年02期
9 王偉,張芳,張西洲,崔建華,馬勇,哈振德;三種藥物對海拔3700m移居青年亞極量運動心率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4年01期
10 孫乾,陶紀民;攝氧效率斜率在評價心肺功能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汪曉芬;亞極量運動時高血壓患者血壓變化與其影響因素及動脈彈性的相關性[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7491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74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