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患者心房主動電極長期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齡患者心房主動電極長期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回顧性研究我院高齡患者心房主動電極長期相關參數(shù)及術中術后相關并發(fā)癥,探索主動電極在高齡患者心房起搏應用中的長期安全性與可行性。方法:摘取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07-2010年間雙腔起搏器植入患者138例,均為右心房主動電極植入,年齡均為76-90歲之間,記錄患者術后7天、1月、3月、1年、2年、3年、4年、5年起搏器參數(shù)(包括閾值、感知、阻抗)及相關術中術后并發(fā)癥,觀察各參數(shù)術后不同時期變化,描繪各參數(shù)變化曲線。結果:高齡患者術后1月時閾值由術后7天時的0.7667±0.4241v減低到0.6711±0.2078v,后起搏閾值逐漸穩(wěn)定下降,但運用統(tǒng)計學比較術后不同時期閾值未見明顯差異性,說明高齡患者術后不同時期閾值無明顯變化,且均在可接受范圍內。感知及阻抗術后不同時期統(tǒng)計學比較均未見明顯差異。摘取患者術中及術后可見電極微脫位1例,完全脫位1例,未見心肌穿孔及心包積液。結論:對于高齡患者右心房電極的植入,主動螺旋電極的植入是一種可行且安全的選擇,且對于部分患者來說存在一定優(yōu)勢。
【關鍵詞】:心房主動螺旋電極 心臟起搏 高齡患者 長期起搏參數(shù)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41.7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10
- 材料與方法10-12
- 1.研究對象10
- 2.方法10-11
- 3.觀察指標11
- 4.統(tǒng)計學處理11-12
- 結果12-14
- 1.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12
- 2.參數(shù)變化12
- 3.術后參數(shù)曲線圖12-14
- 討論14-16
- 結論16-17
- 參考文獻17-22
- 綜述22-34
- 參考文獻27-34
- 致謝34-35
- 在學位期間研究成果35-36
- 個人簡歷3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堅,王方正,張澍,余培楨,王錦志,華偉,張奎俊,楚建民,陳柯平,姚焰;經(jīng)下腔靜脈途徑反推力牽引法拔除永久性起搏電極導線[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1年03期
2 王方正,馬堅,陳新;心內膜電極導線拔除術現(xiàn)狀[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1年04期
3 戴朝暉;劉啟明;周勝華;祁述善;;主動固定電極導線臨床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王冬梅;韓雅玲;臧紅云;于海波;王守力;荊全民;王祖祿;曹榮;;左室電極導線的隨訪觀察[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9年05期
5 徐勛龍;宿燕崗;王帥;葛均波;;心室主動固定電極導線固定時損傷電流特征分析[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3年06期
6 丁世芳;向晉濤;;國內心律植入裝置電極導線拔除的概況[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4年03期
7 袁耀峰;楊寶平;馬志仁;;對經(jīng)皮穿刺腋靜脈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電極導線的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6年14期
8 王方正,馬堅,李一石,張奎俊,余培楨,王錦志,田瑞國,朱克平,魯志民,孫瑞龍,陳新;經(jīng)血管反推牽拉法拔除電極導線一例[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年04期
9 郭繼鴻,許原,李學斌;起搏電極導線脫位的臨床探討[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2年01期
10 劉志剛,高東升,袁方,葉穎,崔克儉;銥分型鍍覆和激素釋放電極導線起搏參數(shù)的動態(tài)變化[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褚現(xiàn)明;李學斌;張萍;王龍;李鼎;段江波;郭繼鴻;安毅;蔡尚郎;徐慶科;;改良的經(jīng)典技術在經(jīng)靜脈拔除電極導線中的再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十次全國學術年會會議匯編[C];2012年
2 王秋菊;王冬梅;臧紅云;于海波;席立軍;韓雅玲;;主動固定電極導線長期隨訪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熊三軍;周笙珩;毛家亮;;主動固定電極導線植入室間隔時的損傷電流初步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八次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林加鋒;張建華;陳曉曙;姜文兵;王毅;;鎖骨下靜脈途徑心臟起搏器置入術中撕剝式電極導線導引器的應用價值[A];2005年浙江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5 王冬梅;韓雅玲;臧紅云;于海波;王守力;荊全民;王祖祿;曹榮;;影響左心室電極導線穩(wěn)定性的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八次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易忠;王斌;郭繼鴻;;包埋的廢棄電極導線引起心室起搏1例[A];第二十四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七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齊書英;王冬梅;李潔;;開胸置入心外膜電極導線保護措施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邢楊波;郭航遠;游斌權;周妍;彭放;裘宇芳;何益平;;心室主動與被動電極導線植入后各起搏參數(shù)比較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八次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李青;王夢洪;吳印生;顏瓊;;兩種電極導線在心室起搏臨床應用中的比較[A];全國第九屆心臟學會第十二屆心功能學會《心臟雜志》編委會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湯寶鵬;張宇;匡政宇;霍強;嚴飛;張燕一;馬依彤;;微創(chuàng)手術心外膜左室電極導線置入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的臨床應用(附二例報道)[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海上飛魚;ICD電極導線:脆弱的生命線?[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2 海上飛魚;FDA批準OptiSense電極導線上市[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高佳;高齡患者心房主動電極長期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王秋菊;永久起搏器應用主動固定電極導線的長期隨訪觀察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王順楷;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感染時兩種拔除電極導線方法的比較[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李亞萍;電生理標測指引左室電極導線植入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柴曉利;C315鞘管配合3830電極導線右心室間隔部位起搏及其短期隨訪[D];中南大學;2013年
6 蘆婷;主動固定電極導線的應用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高齡患者心房主動電極長期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9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40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