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及其來源腹脂素與冠心病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31 23:07
第一部分年齡對心外膜脂肪及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容積的影響目的:探討心外膜脂肪組織(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容積及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pericoronary adipose tissue,PCAT)容積與年齡的相關性。方法:80例體重指數(shù)正常行冠狀動脈CTA的健康體檢病人,按年齡分為35歲以下組10例,35-44歲組20例,45-54歲組20例,55-64歲組20例和65歲以上組10例。冠脈CTA測定心外膜脂肪容積和厚度,并計算左主干一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結果:心外膜脂肪組織(EAT)容積隨年齡增加呈現(xiàn)逐漸增加趨勢,65歲以上組>55-64歲組>45-54歲組>35-45歲組>35歲以下組,分別為[(211.53土14.03cm’>176.25士21.63cra’>157.13土27.2W>141.15土26.93cra’>107.86土14.31cm3),(p<0.05)];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在35歲以下組明顯少于其它4組(p〈0.05);左主干-前降支周圍脂肪組織(...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年齡對心外膜脂肪及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容積的影響
對象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二部分 老年人心外膜及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容積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研究
對象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三部分 老年人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中腹脂素的表達及其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對象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四部分 腹脂素對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活力及VCAM-1表達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五部分 腹脂素對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損傷作用的機制及干預途徑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參考文獻
綜述
1.心外膜脂肪概述
2.心外膜脂肪的評價
3.心外膜脂肪組織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
4.心外膜脂肪與冠心病的臨床評估
5.小結
參考文獻
發(fā)表文章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老年人隨年齡增加肌肉衰減變化特點研究[J]. 陳敏,林軼凡,孫建琴,李臻,肖菲,華莉,李士捷. 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 2012(05)
[2]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與動脈粥樣硬化研究進展[J]. 李丹,李玉潔,楊慶,陳穎,翁小剛,鄒麗娟,朱曉新.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08)
[3]細胞間黏附分子1與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 王發(fā)輝,馮起校.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10)
[4]高頻超聲測量心外膜脂肪組織厚度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 夏洪波,鄧又斌,楊好意,朱美華,李傳林,王輝軍.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1 (03)
[5]多層螺旋CT測量心外膜脂肪體積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 賀燕林,王永和,占玲,許克群,郝宏毅.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10(03)
[6]超聲測量內臟脂肪和心外膜脂肪組織厚度對代謝綜合征的診斷預測價值[J]. 賴長春,童躍鋒,徐永遠,胡智星,李浙成,呂煒俊,王云鄉(xiāng),柳澤華,應顯星. 臨床內科雜志. 2008(06)
[7]非諾貝特對高脂血癥大鼠NO及血管內皮細胞粘附分子-1表達的影響[J]. 吳峻,孫明,林錦潮,何兆初,區(qū)碧如,郭海森.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7(12)
[8]內皮功能障礙與冠心病[J]. 汪燕,史載祥.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04(05)
[9]脂肪細胞分化過程的細胞表型和分子事件[J]. 趙琳.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2(11)
碩士論文
[1]visfatin mRNA在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皮下和網(wǎng)膜脂肪組織中表達的研究[D]. 葉小龍.安徽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69036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年齡對心外膜脂肪及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容積的影響
對象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二部分 老年人心外膜及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容積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研究
對象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三部分 老年人冠狀動脈周圍脂肪組織中腹脂素的表達及其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對象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四部分 腹脂素對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活力及VCAM-1表達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第五部分 腹脂素對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損傷作用的機制及干預途徑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小結
參考文獻
綜述
1.心外膜脂肪概述
2.心外膜脂肪的評價
3.心外膜脂肪組織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
4.心外膜脂肪與冠心病的臨床評估
5.小結
參考文獻
發(fā)表文章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老年人隨年齡增加肌肉衰減變化特點研究[J]. 陳敏,林軼凡,孫建琴,李臻,肖菲,華莉,李士捷. 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 2012(05)
[2]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與動脈粥樣硬化研究進展[J]. 李丹,李玉潔,楊慶,陳穎,翁小剛,鄒麗娟,朱曉新.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08)
[3]細胞間黏附分子1與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 王發(fā)輝,馮起校.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10)
[4]高頻超聲測量心外膜脂肪組織厚度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 夏洪波,鄧又斌,楊好意,朱美華,李傳林,王輝軍.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1 (03)
[5]多層螺旋CT測量心外膜脂肪體積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 賀燕林,王永和,占玲,許克群,郝宏毅.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10(03)
[6]超聲測量內臟脂肪和心外膜脂肪組織厚度對代謝綜合征的診斷預測價值[J]. 賴長春,童躍鋒,徐永遠,胡智星,李浙成,呂煒俊,王云鄉(xiāng),柳澤華,應顯星. 臨床內科雜志. 2008(06)
[7]非諾貝特對高脂血癥大鼠NO及血管內皮細胞粘附分子-1表達的影響[J]. 吳峻,孫明,林錦潮,何兆初,區(qū)碧如,郭海森.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7(12)
[8]內皮功能障礙與冠心病[J]. 汪燕,史載祥.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04(05)
[9]脂肪細胞分化過程的細胞表型和分子事件[J]. 趙琳.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2(11)
碩士論文
[1]visfatin mRNA在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皮下和網(wǎng)膜脂肪組織中表達的研究[D]. 葉小龍.安徽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69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4690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