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相關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23:48
目的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相關性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間收治的112例初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為觀察組,同期抽取112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對兩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進行統(tǒng)計對比;對觀察組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法的差異,分為根治組與未根治組,對兩組治療效果及復發(fā)情況進行統(tǒng)計對比。結(jié)果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率方面,觀察組(37.50%)明顯高于對照組(21.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694,P <0.05);治療效果方面,根治組(80.95%)略高于未根治組(76.19%),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7,P> 0.05);復發(fā)率方面,根治組9.52%(2/21)明顯低于未根治組42.86%(9/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35,P=0.014)。結(jié)論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非初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中,幽門螺桿菌感染并非主要致病因素,對早期療效影響不大,但幽門螺桿菌根治可減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復發(fā)。
【文章來源】:血栓與止血學. 2020,26(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兩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對比
2.2 根治組與未根治組療效對比(表1)
2.3 根治組與未根治組治療后復發(fā)情況對比
3 討論
本文編號:3274733
【文章來源】:血栓與止血學. 2020,26(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兩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對比
2.2 根治組與未根治組療效對比(表1)
2.3 根治組與未根治組治療后復發(fā)情況對比
3 討論
本文編號:32747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2747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