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脂肪酸誘導血管內皮細胞慢性炎癥的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0 17:22
肥胖人群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群高。經檢測,肥胖人群體內的游離脂肪酸含量明顯比正常人高,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我們猜測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會引起體內發(fā)生慢性炎癥,進一步誘導糖尿病及心血管等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慢性炎癥反應是心腦血管發(fā)生病變的主要機理,故本文旨在探索飽和脂肪酸誘導血管內皮細胞慢性炎癥的發(fā)生機制。方法及結果:我們用多種飽和脂肪酸處理血管內皮細胞,分別提取細胞漿和細胞核蛋白,用蛋白印跡法檢測蛋白表達水平,發(fā)現飽和脂肪酸能持續(xù)性地使細胞核中的NF-κB p65低水平升高,這和LPS刺激的NF-κB p65短暫地高水平狀態(tài)不同。與LPS刺激產生的急性炎癥反應相比,飽和脂肪酸誘導的更像是慢性炎癥反應。實驗結果顯示,4種飽和脂肪酸不會引起細胞核和細胞漿中的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發(fā)生變化,且IκB激酶(IKK)抑制劑IKK16也不能阻止這4種飽和脂肪酸誘導核內NF-κB p65低水平升高。通過上述IκBα和IKK的實驗結果,驗證了飽和脂肪酸誘導NF-κB活化不是通過NF-κB經典信號通路。我們猜測飽和脂肪酸作為原料可能參與到二酰甘油(DAG)的合成,發(fā)揮第二信使的作用...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F-κB經典途徑和替代途徑[27]
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NF-κB經典途徑主要是針對TNF和IL-1信號傳導而定義的,TNF和IL-1信號傳導是典型的促炎性細胞因子,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炎癥性腸疾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30]等慢性炎性疾病的發(fā)病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NF-κB激活也廣泛涉及炎癥性疾病[31],所以目前許多抗炎藥的研發(fā)主要是針對NF-κB而開發(fā)的[32]。除上述的TNF、IL-1、TLR等激活NF-κB途徑引發(fā)的機制外,炎癥信號與內質網功能也存在多個潛在的聯系途徑。在內質網應激下,UPR的三個分支分別被激活。內質網應激與炎癥示意圖見圖1-2[33]。在第一個分支中,PERK介導的IκB翻譯衰減導致NF-κB與IκB分離,NF-κB轉移到細胞核,并激活多種不同的炎癥通路相關基因的表達,如細胞因子IL-1和TNF的基因。在UPR的第二個分支中,激活的IRE1招募TNF受體相關因子2(TRAF2),該復合物與JNK和IKK相互作用并激活它們。這些炎癥激酶隨后磷酸化并激活炎癥的下游介質。UPR的第三個分支ATF6通路也激活NF-κB。這三個分支之間同時也相互作用。例如,XBP1和ATF4可誘導人內皮細胞產生炎性細胞因子IL-8、IL-6和MCP1。當內質網TLR信號的激活以及樹突狀細胞產生IFN時,XBP1也參與了IFN的產生。XBP1能夠擴大內質網的蛋白質折疊能力,以及內質網的鈣儲存,這使得它能夠介導人支氣管上皮細胞中產生IL-8的鈣依賴性炎癥反應。推定的代謝性炎性小體或變形小體的組裝。該蛋白復合物將病原體和營養(yǎng)傳感與內質網應激、炎癥激酶、胰島素作用和代謝穩(wěn)態(tài)整合在一起。eIF2激酶PKR(雙鏈RNA激活蛋白激酶)是Metaflammasome的核心成分,與多種炎癥激酶(如IKK和JNK)、胰島素受體信號元件(如IRS1)以及eIF2的翻譯機制直接相互作用。營養(yǎng)素、炎癥介質和內質網應激調節(jié)PKR活性。圖1-2內質網應激與炎癥[33
技術路線
本文編號:3239617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F-κB經典途徑和替代途徑[27]
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NF-κB經典途徑主要是針對TNF和IL-1信號傳導而定義的,TNF和IL-1信號傳導是典型的促炎性細胞因子,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炎癥性腸疾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30]等慢性炎性疾病的發(fā)病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NF-κB激活也廣泛涉及炎癥性疾病[31],所以目前許多抗炎藥的研發(fā)主要是針對NF-κB而開發(fā)的[32]。除上述的TNF、IL-1、TLR等激活NF-κB途徑引發(fā)的機制外,炎癥信號與內質網功能也存在多個潛在的聯系途徑。在內質網應激下,UPR的三個分支分別被激活。內質網應激與炎癥示意圖見圖1-2[33]。在第一個分支中,PERK介導的IκB翻譯衰減導致NF-κB與IκB分離,NF-κB轉移到細胞核,并激活多種不同的炎癥通路相關基因的表達,如細胞因子IL-1和TNF的基因。在UPR的第二個分支中,激活的IRE1招募TNF受體相關因子2(TRAF2),該復合物與JNK和IKK相互作用并激活它們。這些炎癥激酶隨后磷酸化并激活炎癥的下游介質。UPR的第三個分支ATF6通路也激活NF-κB。這三個分支之間同時也相互作用。例如,XBP1和ATF4可誘導人內皮細胞產生炎性細胞因子IL-8、IL-6和MCP1。當內質網TLR信號的激活以及樹突狀細胞產生IFN時,XBP1也參與了IFN的產生。XBP1能夠擴大內質網的蛋白質折疊能力,以及內質網的鈣儲存,這使得它能夠介導人支氣管上皮細胞中產生IL-8的鈣依賴性炎癥反應。推定的代謝性炎性小體或變形小體的組裝。該蛋白復合物將病原體和營養(yǎng)傳感與內質網應激、炎癥激酶、胰島素作用和代謝穩(wěn)態(tài)整合在一起。eIF2激酶PKR(雙鏈RNA激活蛋白激酶)是Metaflammasome的核心成分,與多種炎癥激酶(如IKK和JNK)、胰島素受體信號元件(如IRS1)以及eIF2的翻譯機制直接相互作用。營養(yǎng)素、炎癥介質和內質網應激調節(jié)PKR活性。圖1-2內質網應激與炎癥[33
技術路線
本文編號:3239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2396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