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及meta分析
【學位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541.1
【部分圖文】:
Fallot?TOF)、大動脈轉位(transposition?of?great?arteries?TGA)、右室雙出口(double??outlet?right?ventricle?DORV?)、肺動脈瓣狹窄(pulmonary?stenosis?PS)、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anomaly?)等,部分胎兒CHD超聲特征圖像見圖1 ̄4。??表1病例組與對照組人口學特征比較n(%)??人口學特征?例數(shù)(n)?病例組?對照組?/?P???(n=10Q)?(n=100)???孕母年齡(歲)??<35?160?79(79%)?81(81%)?0.125?0.724??彡35?40?21?(21%)?19?(19%)??母親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1?32?(32%)?19(19%)?4.448?0.035??高中及以上?149?68?(68%)?81?(81%)??居住地??農村?60?35?(35%)?25?(25%)?3.537?0.171??城市?121?54?(54%)?67?(67%)??城鄉(xiāng)結合部?19?11?(11%)?8?(8%)??民族??漢族?167?85?(85%)?82?(82%)?0.327?0.568??少數(shù)民族?33?15?(15%)?18?(18%)??9??
LA:左心房;LV:左心室;PA:肺動脈;AO:主動脈?PA:主動脈;RA:右心房;RV:圖1右室雙出口?圖2室間隔缺損??關LA:左'Li、房;LV:左心、室;RA:右1、房;RV:右'L、室?LA:左也、房;LV:左心室;RA:右也、房;心
資料摘錄:內容包括:第一作者、發(fā)表年份、設計類型、病例組、對照??地區(qū)、OR值、95%CI。??方法選擇Statal?4.?0作為統(tǒng)計學軟件。??性及敏感性分析:運用Q檢驗及I檢驗進行異質性分析,采用并按照發(fā)??研究地區(qū)、研宄類型、研宄質量、OR值來尋找異質性來源及進行敏感??若尋找不到異質性來源則剔除對合并效應量影響較大文章后進行合并。??效應量:將文獻中摘錄的資料及數(shù)據(jù)錄入及合并,計算各個危險因素的???95%CI。??偏倚:將5篇及以上文獻相同危險因素用Egger’?s線性回歸模型、Begg’??分析秩相關檢驗及非參數(shù)剪補法進行發(fā)表偏倚評估。??結果??篩選、質量評估及基本情況??篩選流程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若欣;范家朝;劉潔清;;珠海地區(qū)先天性心臟病流行狀況及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年21期
2 袁靜泊;龔方戚;黃先玫;葉林;;圍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及其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5年03期
3 李一飛;華益民;王川;周開宇;;妊娠期嚴重負性事件對胎兒心肌細胞發(fā)育與重構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4年12期
4 郭明;石靜云;易彬;劉東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4年06期
5 楊柳;楊文方;王翔;劉黎明;張春利;;圍孕期暴露與后代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風險的關系[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2年02期
6 田杰;余仲蘇;;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的高危因素和預防[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年01期
7 郭彥孜;張國成;蘇海礫;李軍;許東亮;楊曉蕾;;先天性心臟病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初步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年15期
8 歐陽娜;羅家有;杜其云;劉智昱;;先天性心臟病環(huán)境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2期
9 羋靜;孟燦;賈賢杰;張玉媛;;先天性心臟病危險因素1∶1配對病例對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8期
10 李有金;陳家華;陳永祥;牛濤;馬生茂;;寧夏南部山區(qū)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9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潘博;孕期酒精暴露致小鼠胚胎心臟組蛋白H3K9高乙酰化與心臟發(fā)育相關基因表達紊亂[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46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84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