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最強大的抗原提呈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能夠啟動適應性免疫反應和炎性反應。DCs是一類異質性細胞群體,根據其分化狀態(tài)可分為成熟DCs和未成熟DCs。從表型上來看,成熟DCs高表達MHC-II類分子、CD80、CD86及CD83分子;未成熟DCs中這些分子的表達水平則相對較低。從功能上來看,成熟DCs具有強大的抗原提呈功能,不具備攝取功能;而未成熟DCs則具備較強的攝取功能,不具備抗原提成功能,且能夠誘導免疫耐受。有報道指出,在心肌缺血和病毒性心肌炎中,病灶內有DCs浸潤。此外,DCs能夠調節(jié)炎性反應,參與心肌組織損傷的修復過程。已有文獻報道,DCs的成熟、分化及功能與其組蛋白乙;矫芮邢嚓P。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是一種廣譜的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我們前期工作證明,TSA能夠參與心肌組織修復過程,減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積,減輕心肌損傷。在TSA促進心肌組織損傷修復過程中,浸潤至心肌組織中的DCs數量明顯升高。但TSA對DCs有何作用,尚不十分明確。有研究表明,局部浸潤的DCs多為成熟DCs。因此,我們推測TSA能夠影響心梗后氧糖剝奪環(huán)境中DCs的成熟與功能。同大多數細胞一樣,在正常情況下,DCs通過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產生能量。有研究表明,DCs在缺氧條件下,會進行代謝重編程,如糖酵解增強。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糖酵解過程中的關鍵酶之一。M1型丙酮酸激酶(PKM1)能夠促進線粒體內丙酮酸氧化生成乙酰輔酶A(Acetyl-CoA);而M2型丙酮酸激酶(PKM2)能夠促進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表達,誘導乳酸脫氫酶A(Lactic dehydrogenase A,Ldha)的產生,Ldha可以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此外,有報道指出,心肌缺血大鼠心臟中PKM2的表達增加,能夠改善大鼠心肌缺血損傷。因此,我們推測:在心肌缺血后氧糖剝奪環(huán)境中,TSA能夠通過影響DCs的糖酵解過程中PKM2的表達,改變DCs的表型和功能,發(fā)揮心肌保護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將以小鼠dc2.4細胞系為研究對象,應用體外氧糖剝奪條件,模擬心肌梗死后組織氧糖剝奪環(huán)境,觀察tsa對dc2.4細胞的表型與功能的影響,揭示心梗時tsa保護心肌的作用機制,從而為心肌缺血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實驗方法:以dc2.4細胞系為研究對象,通過mtt實驗檢測氧糖剝奪條件下不同時間及不同tsa濃度作用的細胞存活率,分組包括:對照組(control組),單純缺糖組(gd),單純缺氧組(od)以及氧糖剝奪組(ogd);每個模型分別給予4個tsa給藥劑量:200nm、400nm、800nm、1000nm;時間設置為:24h,12h,8h以及4h,以確定氧糖剝奪時間、氣體條件以及tsa的工作濃度;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在確定的給藥濃度和給藥時間條件下,ts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表型的影響。以fitc-dextran作為dc2.4細胞攝取物,檢測ts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抗原攝取功能的影響;采用細胞劃痕實驗,觀察ts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應用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ts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上清液中il-1β、il-10、il-12和tgf-β細胞因子分泌的影響;采用atp和乳酸檢測試劑盒,檢測ts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產生atp和乳酸的含量的影響;采用western-blot技術檢測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中pkm1/pkm2以及上游剪接因子srsf3的表達情況;采用rt-qpcr的檢測方法,檢測ts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內pkm1/pkm2和srsf3的mrna表達的影響,同時檢測tsa對糖酵解相關基因tpi1、hk2、ldha和hif-1α的mrna表達的影響;應用shrna干擾srsf3和pkm2基因的表達,檢測干擾srsf3后氧糖剝奪條件下dcs表達pkm2的情況,以及tsa對該條件下dcs產生atp和乳酸及分泌細胞因子的影響。實驗結果:(1)ts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dc2.4細胞的保護作用:mtt結果顯示:缺氧時間在8h及以上時,細胞存活率過低,分別為8h:(32.03±1.04)%;12h:(12.19±3.35)%;24h:(8.56±2.29)%;因此,確定tsa在常氧、給藥時間低于12h時對細胞存活率無影響后,確立ogd模型的缺氧時間為4h(存活率為:44.76±2.34%)。同時,我們發(fā)現tsa200nm作用4h后,dcs存活率達到(70±3.11)%,因此,確定tsa給藥濃度為200nm。(2)tsa對dc2.4細胞成熟的影響:與control組相比,gd組、od組以及ogd組中cd80與cd86的表達有所升高;tsa200nm處理4h后,與各自的模型組相比,dc2.4細胞表面cd80與cd86表達明顯上升(p0.05)。(3)tsa對dc2.4細胞抗原攝取功能的影響:與control組相比,gd組、od組以及ogd組中fitc陽性率有所降低;而與各自的模型組相比,tsa處理(同上)后,dc2.4細胞的fitc陽性率顯著降低(p0.05)。(4)tsa對dc2.4細胞遷移的影響:與control組相比,gd組,od組以及ogd組遷移距離明顯減少;而與各自的模型組相比,tsa處理后,dc2.4細胞的遷移距離顯著增加(p0.05)。(5)tsa對dc2.4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的影響:與各自模型組相比,control、gd以及od組,在tsa處理后il-1β,il-10、il-12和tgf-β四種細胞因子分泌均減少,ogd組在tsa處理后il-1β的分泌減少,il-10、il-12和tgf-β的分泌則增多(p0.05)。(6)tsa對dc2.4細胞中atp產生的影響:與control組相比,gd組與ogd組細胞上清液中atp含量明顯減少(p0.05),od組變化較小;與各自的模型組相比較,tsa處理后,細胞上清液中atp含量明顯增多(p0.05)。(7)tsa對dc2.4細胞中乳酸產生的影響:與control組相比,gd組、od組以及ogd組細胞上清液中乳酸含量均有所減少,ogd組乳酸含量減少更為顯著(p0.05);除control組以外,與各自的模型組相比較,tsa處理后,細胞上清液中乳酸含量均有增多,且gd組與ogd組給藥后,細胞上清液中乳酸顯著增多(p0.01)。(8)TSA對DC2.4細胞糖酵解相關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給予TSA后,HIF-1α、Tpi1、HK2及Ldha的mRNA水平較之相應的模型組顯著升高(P0.05)。(9)TSA對DC2.4細胞中PKM2、PKM1和SRSF3蛋白表達的影響:TSA處理后,PKM2與SRSF3蛋白表達較之相應模型組顯著升高。而PKM1的表達則顯著下調(P0.05)。(10)TSA對DC2.4細胞中PKM2、PKM1、SRSF3 mRNA表達的影響:TSA處理后,PKM2與SRSF3的mRNA表達量較之相應的模型組顯著增多,PKM1的mRNA表達量較之相應的模型組顯著減少(P0.05)。(11)TSA對干擾SRSF3和PKM2后DC細胞產生ATP和乳酸含量的影響:干擾SRSF3和PKM2后,ATP和乳酸含量均減少(P0.05)。TSA處理后,與Vector組相比,各實驗組細胞上清液中ATP和乳酸含量均顯著增加(P0.05)。實驗結論:(1)TSA能夠提高OGD條件下DC2.4細胞的存活率;(2)TSA能夠降低OGD條件下DC2.4細胞的抗原攝取能力、促進DC2.4細胞成熟;(3)TSA能夠促進OGD條件下DC2.4細胞的遷移、減少IL-1β的分泌、增加IL-10、IL-12和TGF-β的分泌。(4)TSA可能通過上調DC2.4細胞剪接因子SRSF3的表達,促進DC2.4細胞中PKM2的表達,促進糖酵解,增加ATP的產生,從而促進DC2.4細胞存活,并且影響DC2.4細胞的成熟與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巧云;王業(yè)秋;張寧;;京尼平苷對UVA損傷ESF-1細胞的保護作用機理研究[J];中藥材;2014年01期
2 楊一濤;曾祥云;唐羅生;李學喜;;HXO-RB_(44)細胞上清液對ARPE-19細胞內VEGF表達的影響[J];眼科研究;2009年10期
3 ;國外醫(yī)學信息[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1994年24期
4 邱雙健,葉勝龍,吳志全,樊嘉,湯釗猷;肝癌細胞上清液對樹突狀細胞的抑制作用與NF-κB通路有關[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4年08期
5 Nelson DS;史久華;;癌癥與宿主防御的破壞[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1982年04期
6 余少鴻;湯榮春;Per H Basse;;NK細胞上清液提高CTL細胞對腫瘤細胞殺傷力及機制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年21期
7 鐘卿;梁文;彭明利;胡鵬;;KRT8對HBV復制影響的體外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8 潘一峰;楊曉露;王建強;章丹丹;;芪麝丸體外抗炎的機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年18期
9 楊雪峰;張瑞鵬;李剛;趙丹玉;王艷杰;柳春;;苦蕎麥總黃酮對軟脂酸誘導EA.hy926細胞NO合成的影響[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2年10期
10 鄭麗娜,韓濤,王寶恩,馬雪梅,賈繼東,錢紹誠,高英堂;柴胡對肝星狀細胞膠原蛋白分泌的影響[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周媛;李潔;李學忠;程言博;劉春風;;脂多糖刺激星形膠質細胞增殖和釋放炎癥因子及其分子機制[A];第九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孟愛宏;;p38MAPK和STAT3在LPS刺激小鼠肺泡巨噬細胞中的作用[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蔣紅云;曲古菌素A對氧糖剝奪條件下樹突狀細胞成熟與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D];吉林大學;2017年
2 郎涵;葛黃顆粒含藥血清對乙醇誘導L-02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西南醫(yī)科大學;2017年
3 宋穎;β-欖香烯對腫瘤細胞上清液誘導的大鼠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活性及VEGF表達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王賓;激素和SB203580對LPS刺激小鼠肺泡巨噬細胞分泌TNF-α、IL-10的影響及分子機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尹蔚蘭;甲醛誘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損傷作用及機制[D];南華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
276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