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長程持續(xù)性房顫患者V1導聯(lián)f波振幅與低電壓面積及消融術成功率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0-05-29 12:19
【摘要】:背景: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簡稱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導管射頻消融術已成為治療房顫的重要方法,雖然陣發(fā)性房顫的消融成功率可達70%~80%,但是對于非陣發(fā)性房顫,特別是長程持續(xù)性房顫的患者來說,消融術的遠期成功率仍不能令人滿意,而且在不同患者之間的差異較大。心電圖檢查具有簡便、經(jīng)濟的特點,如果普通心電圖能夠預測非陣發(fā)性房顫患者的遠期消融效果,將有助于術前篩選更適合接受消融治療的患者,以及術中制定更為合理的消融策略,這無疑具有較高的臨床指導價值。目的:通過體表心電圖指標,結合消融術中心房基質標測的結果,以及其他消融手術的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并與射頻消融術成功率進行比較,分析體表心電圖參數(shù)與射頻消融術遠期成功率的關系。方法:回顧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科行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的長程持續(xù)性房顫患者63例。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術前體表心電圖V1導聯(lián)房顫波(f波)振幅及消融術中標測到的左心房低電壓區(qū)面積的相關性。隨診患者術后當天、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以明確消融術后復發(fā)的情況?瞻灼(手術后3個月內)后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至隨訪結束維持竇性心律定義為消融成功。若術后3個月以后,發(fā)現(xiàn)持續(xù)30秒以上房速、房撲、房顫等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即定義為復發(fā)。據(jù)隨訪結果將患者分為復發(fā)組和成功組,比較分析體表心電圖V1導聯(lián)f波振幅與射頻消融術后房顫復發(fā)之間的關系。按有無左房低電壓面積進行分組,比較V1導聯(lián)f波振幅與低電壓面積之間的關系。結果:入選63例長程持續(xù)性房顫患者,術后隨訪時間25±19個月,其中21例(33.3%)患者在隨訪期內復發(fā)。按消融術后是否復發(fā)分組,分為復發(fā)組(21例)和成功組(42例)。復發(fā)組平均年齡(64.1±8.9),男性患者(16例),房顫時程(48.4±28.4月);成功組平均年齡(61.4±9.0),男性患者(33例),房顫時程(33.7±24.6月)。復發(fā)組房顫時程大于成功組(48.4±28.4月vs.33.7±24.6月,P=0.04)。復發(fā)組V1導聯(lián)f波振幅低于成功組(0.09±0.04 mV vs.0.13±0.04 mV,P=0.001)。經(jīng)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V1導聯(lián)f波振幅是房顫消融術后復發(fā)的獨立預測因子[P=0.006,OR=0.98,OR的95%C.I.(0.959,0.992)]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V1導聯(lián)f波振幅進行ROC曲線分析,曲線下面積0.76,預測最佳界值0.104 mV,敏感性73.8%,特異性71.4%,P=0.001。體表心電圖V1導聯(lián)f波振幅和左房低電壓面積有關:房顫狀態(tài)下,無低電壓面積組f波振幅高于有低電壓面積組(0.14±0.03mV vs.0.11±0.04mV,P0.01),存在顯著性差異。結論:V1導聯(lián)f波振幅是導管射頻消融術后房顫復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左心房低電壓區(qū)面積較大時,V1導聯(lián)f波振幅較低。
【圖文】:

心電圖,心電圖,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測量方法


(如圖 1,圖 2)圖 1 V1 導聯(lián) 10 秒鐘心電圖圖 2 放大 5 倍后的心電圖2.3.左房內徑、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測量方法1) 測量儀器測量內容 器械設備 型號 廠家心臟超聲 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儀 Vivid 7 美國 GE 公司2) 測量方法所有入選患者于入院后 24 小時內,采用左側臥位,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將探頭頻率設定為 3.5 MHz 并置于胸骨左側第 3 肋間做左心室長軸切面,,取左房及左室的 M 型曲線,得到左心房內徑(LAD)、左心房舒張末期內徑(LA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

肺靜脈,左房,3D模型,體表心電圖


三維標測系統(tǒng)下建構的左房及肺靜脈3D模型圖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41.7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梅鳳;低血鉀致QRS波振幅增高[J];廣西醫(yī)學;2002年12期

2 李隆貴;高公清;徐日興;;左室腔徑改變與心電圖QRS波振幅(106例手術前后對照觀察)[J];心電學雜志;1987年02期

3 傅唯一;;使用地震管道波法評價基巖內部的裂隙及其滲透性[J];國外地質勘探技術;1988年07期

4 張應波,吳志華,張素吟;反射波振幅異常的提取及平面顯示[J];石油物探;1988年01期

5 齊立;;利用光-聲效應檢測平面組織[J];紅外與激光技術;1988年01期

6 劉長寧,智林,張玉生,孫志民;電針“足三里”穴及刺激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對家兔結腸電的影響[J];獸醫(yī)大學學報;1989年01期

7 張春峰;楊秀紅;鮑祥生;譚敏;陳小宏;李澊永;;論子波振幅與波阻抗反演質量之間的關系[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1年02期

8 劉金萍;;低血鉀對QRS波振幅的影響[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5年30期

9 劉改蘭,蘭曉麗;P波振幅一過性高尖一例[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3年06期

10 嚴穎;小兒低血鉀對QRS波振幅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學;199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褚振亮;張榮峰;高連君;張樹龍;夏云龍;;犬自主神經(jīng)對T波振幅及T波峰-末間期離散度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十次全國學術年會會議匯編[C];2012年

2 褚振亮;張榮峰;夏云龍;張樹龍;楊延宗;尹曉盟;高連君;;犬自主神經(jīng)對T波振幅及T波峰-末間期離散度的影響[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辛楠;陳紹良;劉尚武;;房顫波振幅與左心室功能指標之間關系的研究——129例房顫病人的分析[A];第二屆全國心功能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0年

4 曹聿明;羅國安;陳義景;;用卡爾曼濾波估計地震反射波振幅[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5 廖然;程應樟;李運德;李濤;吳清華;程曉曙;;室間隔缺損封堵治療前后心電圖變化的臨床研究[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6 許松燕;葛如冰;郭生浦;;地質雷達在公路路面脫空檢測中的應用研究[A];泛珠三角港澳臺地區(qū)地球物理研討平臺成立暨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宋術亮;屈福榮;王林;相有章;王秀紅;管淑芬;;2387例青少年心電圖波形特征及變化規(guī)律的分析[A];山東預防醫(yī)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劉思穎;藍方寶;陳旭;曹勇;孟靜;;內波表面輻聚輻散場的測定實驗[A];第八屆全國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敏;F波振幅對持續(xù)性房顫射頻消融術后復發(fā)預測價值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彩;長程持續(xù)性房顫患者V1導聯(lián)f波振幅與低電壓面積及消融術成功率的關系[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8年

2 吳禮嘉;心電圖T波振幅對血管迷走性暈厥兒童非藥物治療效果的預測價值[D];中南大學;2009年

3 付小波;縱波振幅橢圓裂縫檢測方法技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4 向艷芳;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的視網(wǎng)膜電位特征[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鄭坤;基于統(tǒng)計深度函數(shù)的心電圖R+S波振幅的多元參考值范圍研究及臨床評價[D];濱州醫(yī)學院;2011年

6 馬先林;陣發(fā)性房顫時右心房f波振幅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4年

7 薛小紅;血管迷走性暈厥兒童直立傾斜試驗中同步12導聯(lián)心電圖P QRS T波振幅動態(tài)變化[D];中南大學;2008年

8 張小華;開胸制備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操作過程中同步肢胸導聯(lián)心電圖變化[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劉東偉;多焦視網(wǎng)膜電圖在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早期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唐弘玉;平板運動試驗綜合指標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D];遵義醫(yī)學院;2017年



本文編號:268692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68692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9af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