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炎累及冠脈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
【圖文】:
大動脈炎冠狀動脈受累組的患者的冠脈病變分布情況入選的 28 位患者全部都已行冠狀動脈造影和/或冠狀動脈 CT 檢查,,窄病變 55 處,最常見的狹窄部位是前降支(LAD),共 18 處病變(32.5次為右冠狀動脈(RCA),共 17 處病變(30.9%);左主干(LM)及左回旋支(L別有 6 處(10.9%)及 14 處(25.5%)病變。28 例患者中單支病變 7 例(25.0支病變 13 例(46.4%),三支病變 8 例(28.6%)。見圖 1,圖 2。
選的 28 位患者全部都已行冠狀動脈造影和/或冠狀動脈 CT 檢查變 55 處,最常見的狹窄部位是前降支(LAD),共 18 處病變(右冠狀動脈(RCA),共 17 處病變(30.9%);左主干(LM)及左回旋 6 處(10.9%)及 14 處(25.5%)病變。28 例患者中單支病變 7 例(變 13 例(46.4%),三支病變 8 例(28.6%)。見圖 1,圖 2。圖 1 大動脈炎冠狀動脈受累病變共 55 處分布情況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54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清泉;王鳳英;;妊娠合并大動脈炎五例臨床分析[J];北京醫(yī)學;2018年11期
2 楊麗睿;張慧敏;蔣雄京;鄒玉寶;秦芳;宋雷;關婷;吳海英;周憲梁;卞瑾;惠汝太;鄭德裕;;566例大動脈炎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預后[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6年06期
3 S.K.Garg;S.Mohan;S.Kumar;付嬌慧;;三維對比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對大動脈炎診斷價值的對照研究[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1年05期
4 馮天捷;王增武;張澍;;大動脈炎的診斷和治療[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8年06期
5 蔣雄京;;大動脈炎的診斷和治療問題[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年08期
6 吳曉萍,陳桂花,范玉慶;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頭臂型大動脈炎的價值[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5年08期
7 張源潮,李鳴;多發(fā)大動脈炎概述[J];山東醫(yī)藥;2004年28期
8 楊清銳,侯巖峰;多發(fā)大動脈炎的臨床表現和診斷[J];山東醫(yī)藥;2004年28期
9 孫紅勝,武樹朋;多發(fā)大動脈炎的非手術治療[J];山東醫(yī)藥;2004年28期
10 關曉旭,陳明,丁麗華;大動脈炎的臨床特征[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霞;袁凱;舒曉明;王國春;張韜;莊曉峰;;大動脈炎216例分析[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劉亞欣;李琳;蔣雄京;王林平;張慧敏;吳海英;宋雷;鄒玉寶;關婷;鄭德裕;惠汝太;周憲梁;;大動脈炎累及肺動脈患者的臨床特征、治療及預后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3 初潔秋;劉冼宜;韓莉;;環(huán)磷酰胺治療大動脈炎活動期的體會[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1年
4 鄧小虎;張江林;黃烽;;30例男性大動脈炎的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風濕病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胡劍威;馮金山;王軼;;大動脈炎十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風濕病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沈來根;;大動脈炎的診斷和治療[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5年
7 郜建新;周茂榮;王美英;;男性大動脈炎一例[A];全國自身免疫性疾病專題研討會暨第十一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俞鐘明;金華偉;樓大鈞;官莉莉;朱麒錢;;廣泛型大動脈炎1例[A];浙江省醫(yī)學會2008年風濕病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齊名;胡兵;陳林囡;;大動脈炎合并動脈瘤一例[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風濕病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郭根凱;孫凌云;;45例大動脈炎臨床分析[A];全國自身免疫性疾病專題研討會暨第十一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道安;針灸可治大動脈炎[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2 特約專家 哈爾濱 劉冰 執(zhí)筆 陳英云;大動脈炎為何青睞年輕女性[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3 邢冬梅 王振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大動脈炎[N];健康報;2006年
4 劉道安;針灸治療大動脈炎[N];健康報;2004年
5 蘇海;“纏”出來的大動脈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6 方彤;分期治療腦缺血型大動脈炎[N];健康報;2004年
7 周穎;針灸治療大動脈炎取得新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8 王璐;大動脈炎可引發(fā)高血壓[N];保健時報;2007年
9 西京醫(yī)院心臟外科博士 楊劍邋朱立明 整理;換人工血管 治大動脈炎[N];健康報;2007年
10 姚洪麗;為5歲患兒大動脈打“補丁”[N];健康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綺嫻;大動脈炎累及肺動脈的臨床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7年
2 金敬琳;電子束CT在大動脈炎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3 黨愛民;HLA-DRB基因與大動脈炎相關性的系列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1999年
4 成艷美;CRP及其基因多態(tài)性與大動脈炎及~(18)FDG-PET在大動脈炎疾病活動性評估中的作用[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年
5 王志廣;五聚素3及脈搏波傳導速度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年
6 溫曉婷;中國漢族人群大動脈炎候選基因的關聯分析和采用高通量蛋白芯片篩選新的血清自身抗體的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7年
7 呂納強;免疫相關基因與大動脈炎[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1年
8 孫菲;大動脈炎和巨細胞動脈炎患者臨床特征及發(fā)病機制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6年
9 彭猛;腎動脈狹窄病因及介入治療系列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5年
10 楊麗睿;高血壓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治療及大動脈炎與高血壓的臨床特征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冷冉;大動脈炎累及冠脈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D];鄭州大學;2019年
2 魏冬梅;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計算機斷層掃描在活動性大動脈炎診斷中的應用[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8年
3 陳鑫;大動脈炎累及冠脈一例[D];浙江大學;2017年
4 孫穎;評價大動脈炎病情活動性的血清學標志物及影像學表現的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5 黃必潤;頭臂型大動脈炎的復合血運重建技術療效評價[D];鄭州大學;2016年
6 吳海濤;大動脈炎外科治療的臨床分析[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努爾葉;腎血管性高血壓46臨床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31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63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