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丹梔逍遙丸治療原發(fā)性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情緒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探究其作用機制,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原發(fā)性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情緒開辟新思路。方法:收集煙臺毓璜頂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原發(fā)性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情緒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n=60)、治療組(n=60),對照組采用單純西藥降壓藥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丹梔逍遙丸治療,治療前及治療4周、8周后分別監(jiān)測兩組患者動態(tài)血壓水平、PHQ-9量表評分、肝功能、腎功能、降壓藥物種類及CRP、AngⅡ、IL-1β和ICAM-1 4種炎性細胞因子的變化情況。結果:(1)治療8周后,治療組患者降壓有效率為91.2%;對照組降壓有效率為76.7%,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治療前后患者動態(tài)血壓對比:治療4周后,治療組收縮壓為(142±7)mmHg,對照組收縮壓為(147±11)mmHg;治療組舒張壓為(74±8)mmHg,對照組舒張壓為(79±6)mmHg;治療8周后,治療組收縮壓為(126±6)mmHg,對照組收縮壓為(135±10)mmHg;治療組舒張壓為(65±8)mmHg,對照組舒張壓為(72±9)mmHg,以上兩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治療4周、8周后,治療組PHQ-9分值分別為(8±4)分、(5±3)分;對照組PHQ-9分值分別為(10±2)分、(9±3)分,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治療4周、8周后,治療組CRP水平分別為(5.5±2.5)mg/L、(3.0±1.6)mg/L,較同期對照組(6.1±2.7)mg/L、(5.8±2.6)mg/L下降,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AngⅡ水平分別為(182.1±65.6)ng/L、(120.3±31.4)ng/L,較同期對照組(181.1±71.2)ng/L、(164.7±54.9)ng/L下降,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IL-1β水平分別為(2.77±0.70)ng/L、(1.70±0.63)ng/L,較同期對照組(3.2±1.2)ng/L、(3.0±1.0)ng/L下降,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ICAM-1水平分別為(208.0±44.3)ng/L、(138.4±29.3)ng/L,較同期對照組(248.6±101.1)ng/L、(212.6±95.8)ng/L下降,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功能(ALT、AST)、腎功能(Cr)較前未見明顯變化,未出現(xiàn)藥物副作用。結論:(1)原發(fā)性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的發(fā)病可能與CRP、AngⅡ、IL-1β和ICAM-1 4種炎性細胞因子相關;(2)單純西藥降壓藥對原發(fā)性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的患者療效不佳;(3)丹梔逍遙丸可能通過調控上述細胞因子,達到控制血壓、改善抑郁狀態(tài)的目的,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原發(fā)性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開辟新思路。
【圖文】:
治療8周后兩組有效率對比圖

#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圖 2 治療 4 周、8 周后兩組降壓效果對比圖2.3 治療前后 PHQ-9 量表評分比較治療前,治療組 PHQ-9 平均分為 11±4,對照組平均分為 12±2;治療 4 周后,,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44.1;R74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月霞;吳宗貴;;抑郁與心血管疾病[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7年09期
2 馮帆;呂學玉;汪衛(wèi)東;;情志病病因病機探微[J];中醫(yī)雜志;2017年03期
3 劉倍吟;魏程科;李應東;;當歸揮發(fā)油對高血壓模型大鼠血壓及血管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6年11期
4 石磊;王建杰;周成福;;丹皮酚對佐劑性關節(jié)炎模型大鼠關節(jié)炎5-羥色氨酸及白介素族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年10期
5 張玉煥;徐士欣;朱亞萍;劉曉燕;翟昂帥;張軍平;;合用舒腦欣滴丸對眩暈(高血壓)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成藥;2014年10期
6 張利;;白芍的藥理作用及現(xiàn)代研究進展[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年29期
7 宮鑫;邵麗;鄒勇;劉叢洋;;丹梔逍遙丸治療高血壓患者伴抑郁情緒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年09期
8 王登芹;;焦慮抑郁狀態(tài)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影響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年07期
9 邵祺騰;李黎;杜漸;王昊;王克勤;楊秋莉;;中醫(yī)心理學情志概念及分類[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10 楊靖;龔錫平;劉蓉;王哲;武志強;于柳;史玉榮;何敏;王學;曾南;;逍遙散及其功效拆方對CUMS大鼠血清細胞因子與皮質酮水平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雅;安宮清開靈干預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腦出血模型炎癥反應的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Z|;高血壓患者炎性因子表達水平及奧美沙坦對炎性因子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
2608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60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