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及社會支持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健康自我管理的影響探究
本文關鍵詞: 急性冠脈綜合癥 社會支持 介入治療術 急性冠脈綜合征 閉塞性血栓 臨床綜合征 心血管疾病 住院治療 分量表 自我管理行為 出處:《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侵襲,繼發(fā)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一種常見的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類型。本次臨床研究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因急性冠脈綜合征住院治療的老年患者1200例,旨在分析家庭及社會支持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健康自我管理的影響,為采取相關
[Abstract]:Positiv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is a group of clinical syndrome based on the rupture or inva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secondary complete or incomplete occlusive thrombosi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is a common seve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 severe 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is clinical study selected 1 200 elderly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from January 2015 to April 2016.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on health self-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作者單位】: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基金】: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廳 142102310396
【分類號】:R54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東明;徐玢;;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診斷和治療進展[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07年09期
2 段海燕;段金霞;;心理干預對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輔助治療[J];哈爾濱醫(yī)藥;2010年06期
3 蘇哲坦;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的免疫特征[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0年02期
4 馬小川;常文雄;高峰;王晨霞;劉兆英;;急性冠脈綜合癥介入治療的臨床觀察[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4年02期
5 王營;舒血寧治療急性冠脈綜合癥療效觀察[J];醫(yī)藥產(chǎn)業(yè)資訊;2005年17期
6 徐培敬;張楓林;陳穎;韓雪花;;血小板活化因子表達在急性冠脈綜合癥診斷中應用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7年06期
7 李繼武;劉志遠;李綱;;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與急性冠脈綜合癥的關系[J];醫(yī)學信息;2008年01期
8 周蕓玲;;急性冠脈綜合癥78例誤診原因及防范措施[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8年06期
9 黃雪城;魏紅江;段武生;;急性冠脈綜合癥159例臨床分析[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6期
10 武昊鵬;楊傳華;;急性冠脈綜合癥的治療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江雁;陳新;唐志琴;彭林;;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血漿血栓調節(jié)蛋白水平及其1418C/T多態(tài)性研究[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謝培怡;;急性冠脈綜合癥進展與指南[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7年
3 陳珊;周穎;徐耕;;aVR導聯(lián)ST段抬高對急性冠脈綜合癥預后的價值[A];2007年浙江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張嘉芳;閆鴻;張喜報;;急性冠脈綜合癥5例診治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龔瑞瑩;劉明;龐永成;楊汝文;魏丹霞;;急性冠脈綜合癥中三中炎性因子水平變化與血脂的臨床研究[A];第十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李勇;劉志勇;任緒功;;血清C反應蛋白和血粘度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的近期預后研究[A];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第五屆中國微循環(huán)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7 胡新央;孫勇;;通心絡膠囊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介入治療后炎癥因子影響[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涂毅萍;劉生祥;;以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冠脈綜合癥1例[A];2007年浙江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陳全福;張敏州;李凡;郭力恒;;高齡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介入治療的臨床對照研究[A];第十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10 彭雄;秦偉毅;袁野;;急性冠脈綜合癥遠程轉運與救治[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裘炯華;PCI中國30周年:開啟規(guī)范化新里程[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龐軍;急性冠脈綜合癥相關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2 蔣晨陽;早期腦利鈉肽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預后判斷以及治療指導價值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趙一俏;T淋巴細胞單克隆增殖與急性冠脈綜合癥發(fā)生發(fā)展關系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買尼沙·買買提;中國漢族、維吾爾族人群CD40L、白介素-6水平及單核苷酸基因多態(tài)性與急性冠脈綜合癥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維忠;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和安全性觀察[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劉子源;sST2、sCD40L及NT-proBNP在ACS中的臨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潘鋒;血清鐵蛋白及ADMA在急性冠脈綜合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4 姚文哲;強化他汀治療在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急診PCI術中相關因素分析[D];延安大學;2016年
5 陳志強;普拉格雷與氯吡格雷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長期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傅慎文;分泌型磷脂酶A2與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臨床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陳旭嬌;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血漿白細胞介素18檢測及臨床意義[D];浙江大學;2003年
8 顧小衛(wèi);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竇性心率振蕩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07年
9 陳曉偉;強化他汀治療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肌作用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10 楊曉偉;替格瑞洛對急性冠脈綜合癥擇期介入治療患者近中期療效觀察[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327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53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