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PTX3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9 00:28
本文關鍵詞:血漿PTX3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摘要】:背景: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過去發(fā)生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所謂“富貴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等諸多冠心。╟oronary heartdisease CHD)危險因素現(xiàn)在我國城市和農村已成高發(fā)趨勢,因此冠心病也成為我國的多發(fā)病常見病。據統(tǒng)計冠心病死亡率在我國已超過所有腫瘤的總和,列死因首位。冠心病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其具體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仍在不斷的探索當中。炎癥反應作為冠心病發(fā)病機制的一種新的觀點于1999年提出,現(xiàn)被多數(shù)學者所接受。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就是一種新的炎癥因子,有研究表明其與冠心病的發(fā)病有一定的關聯(lián)。 目的:觀察不同類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漿PTX3的表達水平及變化,以及與不同水平冠脈病變支數(shù)的關系;同時探討血漿PTX3在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能力,為冠心病的早期診斷、評估、治療提供一定的實驗室依據。 方法:選取心內科71例患者作為實驗組,且確診為冠心病,平均年齡63.13±4.86歲,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1例。按冠心病類型分為三組,即SAP、UAP、AMI組,分別包含21例,24例,,26例患者,其中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急性心肌梗死組合為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組,共50例。同期選取年齡在47歲-68歲的經冠脈造影或冠脈CTA陰性者25例作為對照組,平均年齡58.44±7.11歲,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然后按照冠脈病變支數(shù)將所有患者分為:0、1、2、3支病變組,分別包含25例、21例、27例、23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年齡、性別、既往史等),以及生化指標如空腹血糖(FBG)、血脂等。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二日空腹血漿PTX3水平,統(tǒng)計不同分組患者血漿PTX3水平,同時通過ROC曲線觀察血漿PTX3對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診斷能力。最后以血漿PTX3為因變量,一般臨床資料及生化資料為自變量行相關性分析。數(shù)據收集完成后統(tǒng)計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 結果:1.正常對照組的年齡、HDL-C、LDL-C與冠心病3組存在差異(P0.05),但SAP組、UAP組、AMI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四組間性別、體重指數(shù)、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吸煙史、飲酒史、TC、TG、UA、尿素氮、肌酐、收縮壓、舒張壓、FBG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正常對照組與SAP組PTX3(2.32±0.84,2.91±0.8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UAP組與AMI組血漿PTX3(3.76±1.19,3.99±1.2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UAP組、AMI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漿PTX3(3.76±1.19,3.99±1.29,2.32±0.84)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同時與SAP組血漿PTX3(2.91±0.89)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血漿PTX3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2,與曲線面積為0.5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中有一定的準確性,靈敏度為84%,特異度為71.7%,確定的最佳臨界值為3.08ng/ml。 4.0支冠脈病變組與1、2、3支冠脈病變組血漿PTX3(2.32±0.84,2.96±1.14,3.58±0.81,4.19±1.42)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1支冠脈病變組與2、3支冠脈病變組血漿PTX3(2.96±1.14,3.58±0.81,4.19±1.42)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2支冠脈病變組與3支冠脈病變組血漿PTX3(3.58±0.81,4.19±1.42)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5.血漿PTX3水平與LDL-C、Gensini積分呈正相關(r=0.361、0.558,P0.01),與年齡、體重指數(shù)、空腹血糖、收縮壓、舒張壓、TC、TG、HDL-C、尿素、尿酸、肌酐無顯著直線相關性。 6.以血漿PTX3為因變量(Y),分別以單因素分析中與血漿PTX3相關的指標LDL-C、Gensini積分為自變量(X)建立回歸方程,F(xiàn)值分別=14.081、42.524,F(xiàn)F0.01(1,94),P0.01,故可認為血漿PTX3與LDL-C、Gensini之間存在線性回歸關系。 結論:1.血漿PTX3與冠心病類型有關,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兩組(UAP和AMI組)血漿PTX3明顯高于其他兩組,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兩組(UAP和AMI組)血漿PTX3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血漿PTX3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塊不穩(wěn)定。 2.血漿PTX3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2,故檢測血漿PTX3水平有助于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診斷。 3.冠心病不同病變支數(shù)血漿PTX3水平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且血漿PTX3水平與Gensini積分呈線性回歸關系,故血漿PTX3與冠脈病變程度呈正相關,提示檢測血漿PTX3有助于判斷冠脈病變程度。
【學位授予單位】:延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541.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秦海斌;劉啟明;印茂峰;方臻飛;趙水平;張利;;長正五聚蛋白-3與高敏C反應蛋白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變化及意義[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1年07期
2 劉華;方唯一;袁方;關韶峰;張敏;;Pentraxin 3蛋白在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表達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3期
3 閆鳳;陳壓西;趙長海;;慢性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年20期
4 王強;孫建輝;王夢非;戴貴軍;;血漿五聚素3與冠心病及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醫(yī)學;2011年02期
5 馬梅;尹浩曄;賈文軍;高雪梅;劉克強;孟東;;不同冠狀動脈評分方法評價冠心病嚴重程度的關系研究[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07年05期
6 程翔,廖玉華;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年05期
本文編號:13062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3062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