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抑制肽的設計與抗酶解,抑制機理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1 19:30
本文關鍵詞:ACE抑制肽的設計與抗酶解,抑制機理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 ACE抑制肽 抗酶解 抑制機制
【摘要】:目的: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開發(fā)安全有效且無副作用的降壓藥物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的首要任務。ACE抑制肽因其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作為新型降壓作用的功能食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研究以花生蛋白源ACE抑制肽(KIFLRLS)為母肽,ACE抑制率為69%。通過對凈電荷和疏水性這兩個重要結構參數(shù)的改變,設計了一系列的衍生肽,研究凈電荷及疏水性對ACE抑制肽活性,抗酶解,及與ACE相互作用的影響和規(guī)律,作為研究和開發(fā)降壓肽功能食品的實驗依據(jù)。 方法:對凈電荷(Q)+2,疏水性殘基比率(H)57%的母肽ACEIP用序列修飾法設計得到一系列的衍生肽(P1:Q=0,H=57%,P2:Q=0,H=42%,P3:Q=0,,H=71%,P4:Q=+1,H=71%,P5:Q=+1,H=57%,P6:Q=+1,H=42%,P7:Q=+2,H=42%,P8:Q=+2,H=71%),用預測軟件分析了母肽及衍生肽的理化性質(zhì)。MTT法研究其對腫瘤細胞生長的影響,并用HPLC研究了其在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酶解后的保留率。探討了體外活性與凈電荷,疏水性之間的關系,并根據(jù)熒光光譜和分子對接來探究ACE抑制肽與ACE的相互作用模式。 結論:MTT實驗表明,母肽及衍生肽對HepG2細胞的抑制作用與凈電荷呈顯著正相關(P<0.05)。母肽與衍生肽在胃蛋白酶(0.01mg/mL)水解2h后,P3,P4,P8的抗胃蛋白酶酶解性質(zhì)最好,在2h后保留率均在70%以上,其余肽的保留率均在50%左右;胰蛋白酶(0.01mg/mL)水解2h后,P1,P5,ACEIP抗胰蛋白酶酶解的性質(zhì)較弱,保留率均在40%左右,其余肽的保留率均在50%以上。相關性分析表明凈電荷對其抗酶解的影響較小,其疏水性對其抗酶解的性質(zhì)呈正相關(P<0.05),在相同的酶解條件下,相對疏水性高的肽水解度低。在經(jīng)過消化酶水解后,雖然母肽及衍生肽均有所降解,但其抑制活性并沒有相應的下降, P2,P7,P8經(jīng)胃蛋白酶水解后ACE抑制活性還有所上升。體外活性實驗表明,疏水性高的肽ACE抑制活性要優(yōu)于其他肽。通過熒光光譜的研究發(fā)現(xiàn)P1,P2,P4,P6對ACE的熒光猝滅是通過與ACE形成結合物或者與ACE分子發(fā)生動態(tài)碰撞引起的;P3,P5,P8,ACEIP與ACE的熒光猝滅在低濃度下以靜態(tài)為主,高濃度時動態(tài)分子碰撞與靜態(tài)分子結合同時發(fā)生;而P6,P7并沒有進入到ACE分子內(nèi)部,只是猝滅了蛋白分子表面氨基酸的熒光。通過分子對接,發(fā)現(xiàn)P1,P2,P4,ACEIP均能與ACE的活性中心的Zn2+和其附近的氨基酸(His383/His387/Glu411)產(chǎn)生作用,而顯示出其良好的抑制活性。
【關鍵詞】: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 ACE抑制肽 抗酶解 抑制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44.1;R151.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主要縮略詞匯總6-7
- 目錄7-9
- 1 緒論9-17
- 1.1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9-10
- 1.2 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ACE)10-11
- 1.3 ACE 抑制劑(ACEI)11
- 1.4 ACE 抑制肽11-13
- 1.4.1 概述11-13
- 1.4.2 ACE 抑制肽結構與活性的關系13
- 1.5 活性肽的結構與抗酶解13-14
- 1.6 分子對接14-15
- 1.6.1 概述14-15
- 1.6.2 ACE 的晶體結構15
- 1.7 待解決的問題及主要研究內(nèi)容15-16
- 1.8 研究目的及意義16-17
- 2 材料與方法17-22
- 2.1 試劑與儀器17
- 2.1.1 主要實驗原料及試劑17
- 2.1.2 實驗儀器17
- 2.2 實驗方法17-21
- 2.2.1 ACE 抑制肽的衍生肽的設計17-18
- 2.2.2 肽的理化性質(zhì)分析18
- 2.2.3 理論酶解分析18
- 2.2.4 肽的合成18-19
- 2.2.5 ACE 抑制活性的體外測活19
- 2.2.6 肽對腫瘤細胞的毒性分析19-20
- 2.2.7 酶解分析20
- 2.2.8 ACE 抑制肽的熒光效應與猝滅機制20-21
- 2.2.9 分子對接21
- 2.3 數(shù)據(jù)分析21-22
- 3 結果與討論22-42
- 3.1 ACE 抑制肽及衍生肽序列22
- 3.2 母肽及衍生肽理化特性分析22-23
- 3.3 母肽及衍生肽酶解理論分析23
- 3.4 肽的體外 ACE 抑制活性23-24
- 3.5 肽對 HepG2 細胞毒性的分析24-25
- 3.6 酶解分析25-28
- 3.6.1 母肽及衍生肽與胃蛋白酶酶解反應分析25-26
- 3.6.2 母肽及衍生肽與胰蛋白酶酶解反應分析26-27
- 3.6.3 母肽及衍生肽酶解前后的活性比較27
- 3.6.4 相關性分析27-28
- 3.7 肽的熒光效應與猝滅機制28-30
- 3.8 分子對接30-42
- 主要結論與展望42-44
- 主要結論42
- 展望42-44
- 致謝44-45
- 參考文獻45-51
- 附錄A: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1-52
- 附錄B:分子對接結果52-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黃文奕;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的藥理機制及其臨床應用[J];抗感染藥學;2005年03期
2 于婷婷;韓飛;陳光;;大豆降壓肽研究進展[J];糧油食品科技;2008年02期
3 張碧玫,余文博;作用于RAAS的抗高血壓藥研究進展[J];藥學進展;2005年03期
本文編號:11282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1282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