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焦慮抑郁狀況及其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0 09:29
本文關鍵詞: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焦慮抑郁狀況及其干預研究
【摘要】:背景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以下簡稱PCI術)是目前心內科冠心病最常用的診療技術之一,但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性診療手段,其對冠心病人造成的心理刺激也非常明顯。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雙心醫(yī)學的發(fā)展,PCI術后與情緒障礙有關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在經濟欠發(fā)達、居民文化程度較低的中小城市這方面的研究仍非常有限,與日益增加的PCI病人相比,對患者心因方面尤其與手術密切相關的焦慮抑郁情緒的重視和研究工作顯得非常滯后。 目的 探討冠心病患者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后焦慮抑郁情緒的變化及心理干預的影響效果。 方法 研究對象選擇住院擬診為冠心病心絞痛并經住院后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 CAG)確診為冠心病的患者132例,根據行支架植入術否分為:支架植入組(65例)和非支架植入組(67例)。分別對研究對象于入院后1-3d、PCI術后1-3d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的測評,了解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療前后其焦慮抑郁狀況的變化。并將支架植入組患者(65例)隨機分為兩組:心理干預組(33例)和對照組(32例),對心理干預組患者在按PCI術后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術后心理干預直至出院,并于PCI術后4w再次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的測評,來觀察心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后產生焦慮抑郁癥狀的影響效果。 結果 1.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等合并癥、家族史、經濟條件、血脂水平等術前一般情況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支架植入組和非支架植入組患者術前焦慮抑郁評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支架植入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高于非支架植入組(46.4±6.7vs35.6±6.2)(42.7±7.1vs37.4±5.8),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非支架植入組患者術后焦慮評分較術前明顯降低(35.6±6.2vs42.3±6.8),而抑郁評分較術前未見明顯變化(37.4±5.8vs37.5±5.3);支架植入組患者術后焦慮抑郁評分均較術前明顯升高(46.4±6.7vs41.6±7.4)(42.7±7.1vs39.6±7.0)。 4.冠脈介入治療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呈正相關(r=0.592,P0.01)。 5.心理干預后干預組較對照組焦慮評分明顯減低(37.7±5.2vs43.3±8.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抑郁評分較對照組略減低(41.9±6.8vs44.4±9.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干預組心理干預前后焦慮評分有明顯減低(47.44±6.9vs37.7±5.2),而抑郁評分則變化較小(44.4±7.5vs41.9±6.8)。 結論 1.冠脈介入治療患者較未行冠脈介入治療患者具有明顯的焦慮抑郁癥狀。 2.冠脈介入治療患者其焦慮與抑郁情緒呈正相關。 3.對冠脈介入治療后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但對抑郁情緒的影響不明顯。
【關鍵詞】:冠心病 焦慮 抑郁 冠脈介入治療 心理干預
【學位授予單位】: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541.4
【目錄】:
- 目錄3-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1 資料與方法11-17
- 1.1 資料11-12
- 1.1.1 研究對象11-12
- 1.1.2 入選標準及相關定義12
- 1.1.3 排除標準12
- 1.2 研究方法12-16
- 1.2.1 調查準備工作12
- 1.2.2 調查內容及量表的選擇12-13
- 1.2.3 資料收集過程13-14
- 1.2.4 心理干預治療14-16
- 1.3 資料的分析與統(tǒng)計學處理16-17
- 1.3.1 數據的處理16
- 1.3.2 統(tǒng)計學分析16-17
- 2 結果17-24
- 2.1 一般臨床資料比較17-18
- 2.2 介入治療前后各組SAS、SDS評分比較18-20
- 2.3 兩組患者介入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比較20-21
- 2.4 支架植入患者SAS和SDS評分的相關性21
- 2.5 支架植入術后,干預組和對照組SAS和SDS評分情況比較21-23
- 2.6 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發(fā)生率比較23-24
- 3 討論24-29
- 4 結論29-30
- 參考文獻30-35
- 綜述35-54
- 參考文獻48-54
- 附表154-56
- 附表256-57
- 附表357-58
- 附表458-59
- 附錄59-6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61-62
- 致謝62-63
- 個人簡歷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鋒;鄧春花;龔曉輝;熊國平;;氟西汀治療冠心病并發(fā)抑郁癥64例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8年13期
2 胡輝星;熊華峰;汪順銀;;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抑郁障礙及其干預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3 崔建國;李春堅;;心理因素與冠心病心臟事件的關系[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8年02期
4 李小鷹;RobertoBolli;黃宛;;冠狀血管張力的局部調節(jié)[J];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1991年04期
5 王勤;應用貝克焦慮量表對冠狀動脈造影術前病人的心理分析[J];護理學雜志;1997年04期
6 王芳;;心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0年30期
7 陳銀娣,周天殟,施慎遜,陸崢;老年冠心病病人焦慮、抑郁癥狀的調查[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0年01期
8 鄧錫偉;易患冠心病行為模式的病理生理變化[J];臨床薈萃;1991年05期
9 楊利群;李田昌;胡大一;邊紅;;冠狀動脈介入診療患者抑郁變化研究[J];臨床薈萃;2006年03期
10 雍生滿;周保;欒紅;徐學兵;席少靜;;住院冠心病病人焦慮、抑郁癥狀的調查[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6年08期
,本文編號:1005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0056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