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早期血管再通的臨床調研和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2 01:16
本文關鍵詞: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早期血管再通的臨床調研和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腸系膜上靜脈血栓 早期血管再通治療 經導管溶栓 腸粘膜屏障功能障礙 氧化應激損傷 多學科綜合治療 腸卒中
【摘要】:研究目的:解決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ASMVT)早期血管再通治療的臨床相關問題,為優(yōu)化ASMVT早期血管再通治療方案提供充分的臨床調研和實驗研究證據(jù),以早期導管溶栓血管再通治療為核心提出ASMVT新型治療模式。研究方法:本研究整體思路遵循最新轉化醫(yī)學研究思想,具體采用前期臨床調研發(fā)現(xiàn)問題,進入實驗室通過動物實驗驗證、解決問題,最終回歸臨床指導實踐,發(fā)展新型治療技術和診治策略的研究思路。通過文獻分析和臨床病例總結明確ASMVT早期血管再通治療的相關臨床問題。構建中央型和外周型ASMVT動物模型,評估和比較早期腸粘膜屏障功能損傷和全身氧化應激反應,比較不同早期導管溶栓血管再通治療模式的效果。結合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結果,提出ASMVT新型早期導管溶栓血管再通治療方案和多學科治療策略。結果:首先,進行文獻分析總結當前最新的ASMVT外科治療技術和早期血管再通相關技術進展;圍繞ASMVT早期血管再通提出了由全身抗凝—血管腔內治療—損傷控制性外科手術治療—危重癥支持治療組成多學科階梯化治療模式;通過單中心10年病例分析,初步總結了國內當前ASMVT病人特征和初步流行病學資料,進一步明確了首選導管溶栓治療ASM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將其應用范圍拓展至伴有輕中度局限性腹膜炎的ASMVT病人;篩選出入院后前三天內血清D-dimer水平可以作為ASMVT病人嚴重度和預后判斷的血清學標志物,為臨床療效判斷增加了新的參照標準。然后,根據(jù)經典的Virchow血栓三要素,通過構建狹窄、損傷內皮、注射凝血酶的方法,分別建立了外周型和中央型ASMVT動物模型,該模型最大程度模擬了真實的臨床情景,并可用于血管再通治療的研究;與外周型ASMVT模型相比,中央型ASMVT模型血流動力學改變較大,更易出現(xiàn)循環(huán)衰竭;ASMVT發(fā)生早期即可出現(xiàn)腸粘膜屏障功能損傷,繼發(fā)性SMA痙攣可能是腸粘膜上皮屏障功能完全性破壞的重要原因,外周型ASMVT較中央型ASMVT腸粘膜損傷發(fā)生時間更早。中央型ASMVT模型恢復腸系膜血管再通的理想時間為9h,外周型ASMVT模型理想時間為6h。臨床中央型ASMVT病人恢復血管再通理想時間為48h,外周型ASMVT病人理想時間為36h;中央型ASMVT和外周型ASMVT都可導致血清TXA2/PGI2比例失調,引起腸道微循環(huán)障礙,觸發(fā)血清和組織器官的氧化應激和脂質過氧化反應;兩種類型ASMVT模型中腸道的微循環(huán)失衡和氧化應激反應發(fā)生時間規(guī)律與腸粘膜屏障功能損傷時間規(guī)律一致,推測其可能是導致ASMVT中早期腸粘膜屏障功能損傷的重要機制之一;ASMVT早期發(fā)生的多器官氧化應激反應可能是導致早期發(fā)生MODS的重要原因,打破TXA2/PGI2比例失調,減輕全身氧化應激損傷也成為ASMVT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早期導管溶栓治療能夠顯著改善兩種類型ASMVT發(fā)生早期腸道屏障功能損傷和全身氧化應激反應。經腸系膜上靜脈直接導管溶栓對于中央型ASMVT治療效果更好,而經SMA置管間接溶栓更加適合外周型ASMVT治療;與單純導管溶栓治療相比,經導管同時給予LMWH行局部抗凝能夠有效改善ASMVT發(fā)生后的早期氧化應激損傷,而對腸粘膜屏障功能障礙的血清學指標沒有明顯改善。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并評估新型治療方案,發(fā)現(xiàn)針對廣泛混合型ASMVT提出了創(chuàng)新性的腸系膜上動、靜脈聯(lián)合導管溶栓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將導管溶栓與急診手術聯(lián)合應用,導管溶栓治療應用范圍可拓展至ASMVT的術后輔助治療;通過十年單中心ASMVT病例分析總結,報導了通過建立“腸卒中”中心和多學科治療團隊,實際應用“以導管為核心的ASMVT階梯化治療”模式取得的良好臨床療效。結論:導管溶栓治療促進早期血管再通聯(lián)合外科手術治療的ASMVT治療新模式顯示出良好的應用效果。將最新的微創(chuàng)治療、損傷控制性外科治療、多學科綜合治療、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整合所形成的“ASMVT多學科階梯式治療模式”有望在未來顯著提高ASMVT病人的整體治療效果。
【關鍵詞】:腸系膜上靜脈血栓 早期血管再通治療 經導管溶栓 腸粘膜屏障功能障礙 氧化應激損傷 多學科綜合治療 腸卒中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72.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縮略詞表9-13
- 第一章 緒論13-19
- 參考文獻17-19
- 第二章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血管再通治療的現(xiàn)狀分析和臨床調研19-48
- 研究背景19-21
- 材料與方法21-24
- 結果24-39
- 討論39-43
- 小結43-44
- 參考文獻44-48
- 第三章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早期血管再通的動物實驗研究48-119
- 第1部分 兩種不同臨床類型的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動物模型建立48-63
- 研究背景48-50
- 材料與方法50-53
- 結果53-58
- 討論58-60
- 小結60-61
- 參考文獻61-63
- 第2部分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中腸粘膜屏障功能損傷過程評估63-89
- 研究背景63-65
- 材料與方法65-72
- 結果72-83
- 討論83-85
- 小結85-86
- 參考文獻86-89
- 第3部分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中腸道及全身氧化應激損傷評估89-105
- 研究背景89-91
- 材料與方法91-95
- 結果95-100
- 討論100-102
- 小結102-103
- 參考文獻103-105
- 第4部分 不同溶栓模式實現(xiàn)ASMVT血管再通的效果比較105-119
- 研究背景105-106
- 材料與方法106-109
- 結果109-113
- 討論113-115
- 小結115-116
- 參考文獻116-119
- 第四章 ASMVT早期血管再通治療的方案優(yōu)化和臨床療效119-148
- 研究背景119-121
- 材料與方法121-124
- 結果124-139
- 討論139-144
- 小結144-145
- 參考文獻145-148
- 全文總結148-150
- 博士在讀期間撰寫的學術論文150-153
- 博士期間獲得的榮譽或獎勵153-154
- 致謝154-155
- 附錄155-180
- 附錄1 綜述: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的進階式診治155-170
- S每嘉南,
本文編號:956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9567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