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區(qū)HEV動物宿主及其基因型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天津地區(qū)HEV動物宿主及其基因型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戊型肝炎病毒 動物宿主 基因型 基因亞型 戊型肝炎病毒抗體
【摘要】:目的1.選擇天津市不同區(qū)縣的豬、牛、羊、兔和狗作為研究對象,調(diào)查這些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血清中HEV抗體的流行情況;2.對采集的動物糞便標本進行RNA檢測,并對檢出的動物HEV RNA進行基因型和亞型分析,從而對動物HEV與人類的HEV流行和傳播的相關性進行進一步闡釋。方法1.在天津市武清區(qū)和寶坻區(qū)屠宰廠收集豬血液標本202份,牛血液標本97份,羊血液標本163份,武清區(qū)、寶坻區(qū)和西青區(qū)三個農(nóng)貿(mào)市場收集兔血液標本78份,北辰區(qū)和西青區(qū)寵物醫(yī)院收集狗血液標本188份,每份標本1-2ml。所有標本均低溫保存迅速運送到實驗室,分離血清,-20℃冷凍保存?zhèn)錂z。使用北京萬泰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雙抗原夾心酶聯(lián)免疫檢測試劑盒檢測動物血清標本中抗-HEV Ig G抗體。2.將天津市武清區(qū)和寶坻區(qū)屠宰廠收集的202份豬血液標本,78份兔血液標本,使用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體診斷試劑盒(上海B公司)進行二次檢測,將檢測結果與北京A公司生產(chǎn)的雙抗原夾心酶聯(lián)免疫檢測試劑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3.對天津市武清區(qū)、西青區(qū)和寶坻區(qū)收集到的60份豬糞便標本、50份兔糞便標本、50例狗糞便標本進行HEV RNA檢測。用逆轉(zhuǎn)錄巢式PCR(RT-n PCR)檢測戊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V RNA),并對PCR陽性擴增產(chǎn)物進行克隆測序(北京諾賽基因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用Bioeditv7.0.9和MEGA 6.0軟件按目前新的分型方法所選用的參考序列進行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比較和生物進化樹分析。結果1.天津地區(qū)屠宰場豬血清中抗-HEV陽性率為77.2%(156/202);牛血清中抗-HEV陽性率為7.2%(7/97);羊血清中抗-HEV陽性率為6.1%(10/163);兔血清中抗-HEV陽性率為16.6%(13/78);狗血清中抗-HEV陽性率為18.6%(35/188),其中流浪狗血清中抗-HEV陽性率為33.7%(29/86),寵物狗血清中抗-HEV陽性率僅為5.9%(6/102);總體陽性率為30.3%(見表1);流浪狗血清抗體水平為2.67±1.23,寵物狗血清中抗體水平為0.58±0.39,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顯著差異(P0.05)。2.上海B公司生產(chǎn)的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體診斷試劑盒陽性率低于北京A公司生產(chǎn)的抗-HEV抗體檢測試劑盒,兩種試劑符合率為95.7%(268/280)(表4),檢測結果具有一致性。3.天津地區(qū)豬糞便標本的HEV RNA陽性率為6.7%(4/60),陽性標本分別命名為sw-tj11、sw-tj17、sw-tj46、sw-tj48。其中sw-tj11與4g亞型相似性最高,sw-tj17與4a亞型相似度最高,sw-tj46、sw-tj48與4d亞型相似度最高,這兩株之間相似度為99%,應該為同一病毒株感染;兔糞便標本的HEV RNA陽性率為4%(2/50),陽性標本分別命名為R-tj3、R-tj9,與基因3型的參考序列相似度為74%-90%,屬于基因3型;50例狗糞便懸液HEV RNA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結論1.本次調(diào)查研究結果顯示天津地區(qū)與人密切接觸的五種動物總體抗HEV Ig G抗體陽性率為30.3%(221/728),五種動物均存在HEV的感染,且豬、狗、兔的自然感染比例較高,但人與這些動物密切接觸是否會感染HEV需要進一步研究。2.調(diào)查結果顯示流浪狗血清中抗HEV-Ig G抗體水平與寵物狗抗HEV-Ig G抗體水平存在顯著差異,流浪狗HEV傳播情況明顯要比寵物狗嚴重。3.北京A公司的試劑盒陽性率略高于上海B公司的試劑盒,兩種試劑具有良好的符合率。4.天津地區(qū)存在基因4型豬HEV流行和基因3型兔HEV流行。
【關鍵詞】:戊型肝炎病毒 動物宿主 基因型 基因亞型 戊型肝炎病毒抗體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52.65;R512.6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縮略語10-11
- 前言11-14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11-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4
- 一、天津5種潛在HEV動物宿主抗體檢測14-19
- 1.1 對象和方法14-16
- 1.1.1 標本本源14
- 1.1.2 試劑14
- 1.1.3 儀器設備14
- 1.1.4 檢測方法14-16
- 1.2 結果16
- 1.3 討論16-19
- 二、兩種抗-HEV抗體檢測試劑性能比較19-24
- 2.1 對象與方法19-21
- 2.1.1 試劑19
- 2.1.2 儀器設備19
- 2.1.3 檢測方法19-21
- 2.2 結果21-22
- 2.3 討論22-24
- 三、天津地區(qū)豬、兔、狗的HEV RNA檢測24-39
- 3.1 對象和方法24-30
- 3.1.1 標本來源24
- 3.1.2 試劑來源及溶液配置24-25
- 3.1.3 主要實驗儀器及生產(chǎn)廠家25
- 3.1.4 PCR引物設計25-26
- 3.1.5 糞便懸液制26
- 3.1.6 HEV RNA提取26-27
- 3.1.7 HEV RNA檢測27-28
- 3.1.8 PCR產(chǎn)物的克隆、轉(zhuǎn)化及測序28-29
- 3.1.9 基因序列分析及進化分析29-30
- 3.2 結果30-34
- 3.2.1 天津狗糞便懸液HEV RNA檢測30
- 3.2.2 天津兔糞便懸液HEV RNA檢測30-31
- 3.2.3 天津豬糞便懸液HEV RNA檢測31-34
- 3.3 討論34-39
- 結論39-40
- 問題和展望40-41
- 參考文獻41-48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48-49
- 綜述 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進展49-70
- 綜述參考文獻63-70
- 致謝70-71
- 個人簡歷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慶來;;家豬戊型肝炎的實驗感染[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1991年04期
2 李宏光;散發(fā)性戊型肝炎84例臨床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6期
3 王開利,陶偉英,朱玉芝;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2000年01期
4 陳萬榮,潘文勝,田辛;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生化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wèi)生;1993年04期
5 戎廣亞,孫杰,周繼文,任繼明,張芳;新型戊型肝炎診斷試劑盒的研制及其應用[J];中國病毒學;1998年01期
6 馬勛,陸承平,孟繼鴻;新疆地區(qū)豬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國病毒學;2004年03期
7 呂海芹,張建瓊;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J];國外醫(yī)學.病毒學分冊;2000年02期
8 宋卓;楊穎;于敏;趙立平;相文華;;大慶市豬戊型肝炎病原基因型分析[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6年05期
9 沈榮,蔣琳,應蓮芳,辛芳,楊軍,沈心亮;四種金屬離子親和層析純化重組戊型肝炎病毒包涵體的效果比較[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2年04期
10 柯昌文,黃一偉,鄧俊興,李暉,李天成,唐建華,鄒麗容,王洪敏,張勤奮,林錦炎,武田直和,張景強;廣東省韶關地區(qū)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智;嚴紅梅;李長春;薛發(fā)軒;劉志芬;汪彤;梁群;;散發(fā)性戊型肝炎78例臨床分析[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陳林;盛吉芳;;急性散發(fā)性戊型肝炎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征分析[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肖光明;吳茂盛;何凱茵;劉遠煌;;散發(fā)性戊型肝炎260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曾文新;楊麗;;老年散發(fā)性戊型肝炎的臨床特點分析[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黃思敏;陳友鵬;唐永煌;;散發(fā)性戊型肝炎110例臨床分析[A];第十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羅銘;張立伐;;廣州地區(qū)急性戊型肝炎臨床特點研究[A];第十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李之清;伍春tb;陸定波;;戊型肝炎65例臨床分析[A];第九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8 劉玉杰;尹惠廣;;38例散發(fā)性戊型肝炎臨床分析[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9 李蕓;孫玲華;;病毒性戊型肝炎的近期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感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10 郭紅梅;高秀媛;高廣寒;朱萬孚;;一起戊型肝炎暴發(fā)的調(diào)查分析[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我國戊型肝炎的特點及防治[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2 蔡fg東;豬可傳播戊型肝炎[N];健康報;2007年
3 陳黎明;戊型肝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4 毛頌贊;數(shù)字解讀戊型肝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5 老曲;戊型肝炎肆虐日本[N];北京科技報;2002年
6 記者 操秀英;全球首個戊型肝炎疫苗獲準上市[N];科技日報;2012年
7 副主任醫(yī)師 廖慧鈺;戊肝[N];中國婦女報;2001年
8 記者 陳建輝;世界首個戊型肝炎疫苗獲準上市[N];經(jīng)濟日報;2012年
9 記者 鄭靈巧;戊肝病人需隔離多久[N];健康報;2000年
10 王其玲 李水根;戊型肝炎診斷預防獲新成果[N];健康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進濤;昆明地區(qū)戊型肝炎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豬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動物模型的建立[D];揚州大學;2014年
2 付紅偉;戊型肝炎規(guī)范化實驗室診斷模式的建立[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章述軍;武漢地區(qū)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嚴懿嘉;上海地區(qū)動物源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張文;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學及其病原與宿主細胞互作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6 陳焰;武漢地區(qū)散發(fā)性戊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學及ORF3功能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趙振宇;戊型肝炎病毒ORF3蛋白對PI-3K-Akt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的調(diào)節(jié)[D];浙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華;天津地區(qū)HEV動物宿主及其基因型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羅銘;廣州地區(qū)82例戊型肝炎患者臨床特點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3 徐嚴;吉林省186例戊型肝炎患者臨床特征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4 陳林;急性散發(fā)性戊型肝炎的臨床和流行特征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5 黃守杰;戊型肝炎病原學診斷策略初探及江蘇農(nóng)村地區(qū)戊型肝炎流行病學特征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劉坤;人畜共患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分析[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7 鞠龔訥;上海地區(qū)不同動物戊型肝炎感染狀況的調(diào)查[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8 畢霖;黑龍江省戊型肝炎的流行病調(diào)查以及建立早期診斷方法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9 邱蜜蜜;豬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病原檢測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學;2009年
10 王佰華;涼血活血、利濕通腑法治療戊型肝炎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70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87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