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連接部流出道梗阻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動力學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10-02 01:55
目的探討GERD合并食管胃連接部流出道梗阻(EGJOO)在動力學特征、相關臨床癥狀、食管24 h pH-阻抗測定中的特點和臨床意義。方法納入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珠海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512例GERD患者。依據(jù)患者是否合并EGJOO分為EGJOO組(85例)和非EGJOO組(427例),根據(jù)內(nèi)鏡檢查是否合并食管糜爛分為非糜爛性反流。∟ERD)組(393例)和反流性食管炎(RE)組(119例)。分析各組患者的食管高分辨率測壓(HRM)動力特征、相關臨床癥狀和食管24 h pH-阻抗檢測結果。組間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檢驗,配對資料比較采用McNemar檢驗。結果 EGJOO組患者下食管括約。↙ES)靜息壓、整合松弛壓(IRP)、遠端收縮積分(DCI)、食團內(nèi)部壓力(IBP)、IBP最大值均高于非EGJOO組[分別為30.70 mmHg(22.50 mmHg,40.75 mmHg)(1 mmHg=0.133 kPa)比19.90 mmHg(14.50 mmHg,26.20 mmHg)、17.80 mmHg(16.20 mmHg,22.85 mmHg...
【文章來源】:中華消化雜志. 2020,40(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糜爛性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臨床特征和食管動力與反流特點分析[J]. 王慧芬,劉芳,王淼,杜時雨,張艷麗.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8 (20)
[2]食管胃接合處流出道梗阻與賁門失弛緩癥Ⅱ型患者臨床及高分辨食管測壓特征比較[J]. 劉作靜,王琨,段麗萍,夏志偉,徐志潔,葛穎,包文晗.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6 (18)
[3]食管遠端與近端酸反流患者的食管動力特點分析[J]. 高玉靜,王瀟瀟,王巍峰,彭麗華,楊云生. 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6(07)
[4]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爛性反流病患者酸暴露與食管壓力監(jiān)測結果分析[J]. 梁學亞,藍宇,賈綺賓,李笠,范斌,王啟,陳海翎. 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 2006(01)
[5]反流性食管炎與非糜爛性反流病食管酸暴露的特點比較[J]. 王琨,段麗萍,陳洪,夏志偉,林三仁.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05(01)
[6]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試驗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診斷價值[J]. 許國銘,方裕強,程能能,柯美云,方秀才,莫劍忠,程留芳. 中華消化雜志. 2002(01)
本文編號:3417776
【文章來源】:中華消化雜志. 2020,40(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糜爛性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臨床特征和食管動力與反流特點分析[J]. 王慧芬,劉芳,王淼,杜時雨,張艷麗.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8 (20)
[2]食管胃接合處流出道梗阻與賁門失弛緩癥Ⅱ型患者臨床及高分辨食管測壓特征比較[J]. 劉作靜,王琨,段麗萍,夏志偉,徐志潔,葛穎,包文晗.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6 (18)
[3]食管遠端與近端酸反流患者的食管動力特點分析[J]. 高玉靜,王瀟瀟,王巍峰,彭麗華,楊云生. 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6(07)
[4]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爛性反流病患者酸暴露與食管壓力監(jiān)測結果分析[J]. 梁學亞,藍宇,賈綺賓,李笠,范斌,王啟,陳海翎. 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 2006(01)
[5]反流性食管炎與非糜爛性反流病食管酸暴露的特點比較[J]. 王琨,段麗萍,陳洪,夏志偉,林三仁.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05(01)
[6]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試驗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診斷價值[J]. 許國銘,方裕強,程能能,柯美云,方秀才,莫劍忠,程留芳. 中華消化雜志. 2002(01)
本文編號:34177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4177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