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對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預測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03:04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炎癥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尤其是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多種評分系統(tǒng)和血清學檢測已用于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性的評估及預測,但由于各種原因,使得其在臨床的實際應用受到限制。故本研究旨在探討NLR在預測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方面的價值,從而發(fā)現(xiàn)更具有臨床價值的血清學診斷模型,為后續(xù)的治療及改善預后做出貢獻。方法本研究回顧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共2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因)和實驗室指標(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淋巴細胞絕對值、血鈣、甘油三酯、肌酐、尿素、肝臟乳酸脫氫酶)數(shù)據(jù),并計算每個患者的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即NLR值。依據(jù)2012年亞特蘭大修訂中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分類標準將2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為輕癥組和重癥組。通過傾向性評分匹配,按1:1最近鄰居匹配法進行匹配,最終43對納入研究。采用Kolmogorov-Smirnov檢驗對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輕癥組與重癥組患者入院時、入院后24小時、入院后48小時NLR的連續(xù)變化
圖 3.2 入院時、入院 24 小時、入院 48 小時 NLR 對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比較表 3.6 入院時、入院 24 小時、入院 48 小時 NLR 對診斷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閾值及精度的比較曲線下方的區(qū)域驗結(jié)變量面積 標準誤差 漸近顯著性漸近 95% 置信區(qū)間截斷值 靈敏度(%) 特異度下限 上限院時LR0.660 0.059 0.011 0.544 0.776 14.76 60.5 72院后hNLR0.654 0.059 0.014 0.538 0.770 10.49 67.4 65院后hNLR0.746 0.053 0.000 0.641 0.850 6.61 93.0 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s an early predictive marker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 Tae Joo Jeon,Ji Young Par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7(21)
[2]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率與SLE活動度的相關(guān)性分析[J]. 趙銀霞,歐美賢,張美微,李水軍. 臨床檢驗雜志. 2017(01)
[3]哮喘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和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的臨床意義[J]. 時光,趙俊偉,明亮.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1)
[4]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與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guān)性[J]. 董榮靜,石柔,董雪娥,顏穗珺,李會芳.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7(02)
[5]高甘油三酯血癥與其他病因所致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比較[J]. 何文華,祝蔭,朱勇,劉丕,曾皓,夏亮,黃鑫,雷宇鵬,呂農(nóng)華.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6 (32)
[6]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對介入治療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 呂常智.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6(12)
[7]中國近十年急性胰腺炎病因變化特點的Meta分析[J]. 張娜,張海燕,郭曉紅,劉立新. 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 2016(02)
[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液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內(nèi)皮細胞特異性分子-1水平與近期預后的關(guān)系[J]. 邱崇榮,付強,眭建,張倩,魏鵬,朱可,陸奕,萬鵬. 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1)
[9]紅細胞分布寬度對判斷急性胰腺炎病情和預后的意義[J]. 呂遠軍,梁春娜,劉健培. 新醫(yī)學. 2015(08)
[10]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判斷的價值[J]. 盧清龍,趙萍,馬增香,王文生,侯運輝,張霞,李春艷. 山東醫(yī)藥. 2015(13)
本文編號:2978095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輕癥組與重癥組患者入院時、入院后24小時、入院后48小時NLR的連續(xù)變化
圖 3.2 入院時、入院 24 小時、入院 48 小時 NLR 對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比較表 3.6 入院時、入院 24 小時、入院 48 小時 NLR 對診斷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閾值及精度的比較曲線下方的區(qū)域驗結(jié)變量面積 標準誤差 漸近顯著性漸近 95% 置信區(qū)間截斷值 靈敏度(%) 特異度下限 上限院時LR0.660 0.059 0.011 0.544 0.776 14.76 60.5 72院后hNLR0.654 0.059 0.014 0.538 0.770 10.49 67.4 65院后hNLR0.746 0.053 0.000 0.641 0.850 6.61 93.0 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s an early predictive marker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 Tae Joo Jeon,Ji Young Par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7(21)
[2]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率與SLE活動度的相關(guān)性分析[J]. 趙銀霞,歐美賢,張美微,李水軍. 臨床檢驗雜志. 2017(01)
[3]哮喘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和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的臨床意義[J]. 時光,趙俊偉,明亮.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01)
[4]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與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guān)性[J]. 董榮靜,石柔,董雪娥,顏穗珺,李會芳.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7(02)
[5]高甘油三酯血癥與其他病因所致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比較[J]. 何文華,祝蔭,朱勇,劉丕,曾皓,夏亮,黃鑫,雷宇鵬,呂農(nóng)華.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6 (32)
[6]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對介入治療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 呂常智.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6(12)
[7]中國近十年急性胰腺炎病因變化特點的Meta分析[J]. 張娜,張海燕,郭曉紅,劉立新. 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 2016(02)
[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液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內(nèi)皮細胞特異性分子-1水平與近期預后的關(guān)系[J]. 邱崇榮,付強,眭建,張倩,魏鵬,朱可,陸奕,萬鵬. 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1)
[9]紅細胞分布寬度對判斷急性胰腺炎病情和預后的意義[J]. 呂遠軍,梁春娜,劉健培. 新醫(yī)學. 2015(08)
[10]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判斷的價值[J]. 盧清龍,趙萍,馬增香,王文生,侯運輝,張霞,李春艷. 山東醫(yī)藥. 2015(13)
本文編號:2978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9780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