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MAPK信號途徑抑制劑SB203580對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胰腺組織中TNF-α表達的調控作用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1.2 主要儀器及試劑
1.3 建模成功后SB203580, 0.5 mg/kg靜脈注射, 分別于制模后6、12、24小時處死相應大鼠, 采血并收集組織標本。
1.4 血淀粉酶測定
1.5 RT-PCR法檢測胰腺組織中TNF-α蛋白表達變化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血清淀粉酶水平變化
2.2 TNF-α表達水平的比較
3 討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登傳;王敏;劉悅新;;5—氟尿嘧啶治療急性胰腺炎34例臨床觀察[J];云南醫(yī)藥;1992年04期
2 李代全,黃立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96例[J];四川中醫(yī);1995年01期
3 何鳳云;急性胰腺炎并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J];新醫(yī)學;1995年09期
4 張麗蓉,趙素崗,毛淑華,韓本誼,賈杰;急性胰腺炎的CT診斷價值[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5 朱志華;急性胰腺炎79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yī)學;1997年04期
6 黃宗文,蔣俊明,陳光遠,夏慶,李雷,賴珍玉;急性胰腺炎復發(fā)原因分析[J];華西醫(yī)學;1997年04期
7 楊平遠;108例急性胰腺炎并發(fā)癥分析[J];臨床消化病雜志;1998年01期
8 胡宗臣,周忠宏;急性胰腺炎的藥物治療近況[J];臨沂醫(yī)專學報;1999年02期
9 孫濤!212001;急性胰腺炎心電圖改變的探討[J];鎮(zhèn)江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10 付應波,鐘毅;非手術治療急性胰腺炎42例[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S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浩銅;急性胰腺炎伴胰周積液向胸腔引流通道的影像解剖學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2 趙佳正;P物質和硫化氫在評價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中的作用[D];中南大學;2012年
3 陳辰;羅格列酮對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損傷的作用及其機制探討[D];武漢大學;2009年
4 李永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miR-216a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王士祺;急性胰腺炎不良預后的風險評估肥胖,脂肪肝與感染[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6 劉明東;JNK通路在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的作用機制及丹參酮ⅡA的干預作用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任玥欣;姜黃素對膽鹽誘導的急性胰腺炎防治作用的應用基礎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8 李磊;實驗性急性胰腺炎狀態(tài)下脂多糖的耐受性及氧化磷脂的治療作用[D];復旦大學;2005年
9 顏波群;rhKD/APP對實驗性大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作用[D];吉林大學;2006年
10 黎冬暄;大鼠肝枯否細胞在急性胰腺炎肺損傷中的作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志俊;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與預后的早期評估指標探討[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劉堯;胰蛋白酶原激活肽與高遷徙率族蛋白1在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中的表達及意義[D];遵義醫(yī)學院;2010年
3 尹朝;BISAP對急性胰腺炎預后的評估價值[D];山東大學;2010年
4 郭潔;三種評分標準對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的比較[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程勇;大鼠急性胰腺炎細胞凋亡異常及Fas/FasL系統(tǒng)表達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6 汪國宴;MSCT評價急性胰腺炎病變程度與肝損傷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賀麗;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5、IL-18和sTNF-1R的變化及其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8 樸仁女;125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損害的臨床觀察[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李剛;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腫瘤壞死因子-α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楊帆;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評估方法探討[D];蘇州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873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87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