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研究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的ALT、HBeAg、HBV DNA和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含量的相關(guān)性,探討HBV-LP在乙型肝炎診斷和治療中的臨床意義。 方法:選擇煙臺市傳染病醫(yī)院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00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0周、12周、24周、36周采集空腹靜脈血液5ml,分離血清,-20℃低溫保存。對照組為50例健康體檢者,乙肝五項檢測結(jié)果為全陰性,ALT水平在正常范圍內(nèi),且無HAV, HCV, HDV, HEV, HGV感染。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HBV-LP和乙肝兩對半,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檢測HBV DNA,采用χ2檢驗比較各種檢測指標的陽性率,HBV-LP的組間差異采用方差分析,HBV-LP的吸光度值與HBV DNA的含量的相關(guān)性采用相關(guān)與回歸分析。 結(jié)果:對100例CHB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前的血清進行檢測,HBV-LP的陽性率與HBV DNA的陽性率無顯著性差異(χ2=5.24, P0.05),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陽性率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30.55, P0.05)。在HBeAg陽性組和陰性組中,HBV-LP的陽性率差異無顯著性(P0.05)。方差分析顯示不同HBV DNA拷貝組的HBV-LP吸光度差異顯著(P0.01)。對HBV-DNA拷貝數(shù)的對數(shù)值與HBV-LP吸光度作相關(guān)與回歸分析, r=0.8564,回歸方程為Y=0.2211X-0.2945,P0.05,表明HBV-LP含量與HBV-DNA拷貝數(shù)具有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對照組HBV DNA、HBeAg和HBV-LP均為陰性。接受抗病毒治療后,HBV-LP的陽性率明顯高于HBV-DNA的陽性率,兩者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CHB患者血清中HBV-LP的含量與HBV DNA的拷貝數(shù)具有正相關(guān)性,能夠反應CHB患者尤其是HBeAg陰性的患者HBV的復制情況;在不能開展HBV DNA檢測的醫(yī)療機構(gòu),HBV LP可作為代替HBV DNA反映HBV復制情況的新指標。在抗HBV治療過程中,HBV-LP的消退遲于HBV DNA和HBeAg。當HBV DNA陰性或低水平時,可將HBV-LP用作抗病毒治療患者的治療終點判定的指標。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512.6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小平;唐小華;曾健兵;鄧常春;陳麗萍;盧建華;;血液乙肝病毒大蛋白含量與乙肝抗病毒治療療效的相關(guān)性研究[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蘭萌;暴旭廣;莫炳強;林裕龍;;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含量與病毒復制的關(guān)系[J];廣東醫(yī)學;2009年01期
3 莊鵬;吳正林;劉鍵;陸學東;江元森;;慢性HBV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檢測與臨床意義[J];廣東醫(yī)學;2009年02期
4 趙蕊;李魯平;;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的臨床檢測及其意義[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年10期
5 楊延敏;王洪笑;王桂利;崔亞利;梁萍;;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與HBV DNA的比較及其與ALT的關(guān)系[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年27期
6 趙鴻;斯崇文;;中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現(xiàn)狀[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08年02期
7 李魯平;張曉明;張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大蛋白檢測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02期
8 戴利成;王翠妮;何建方;錢佳平;王偉洪;施柏年;;血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檢測及其與病毒復制的關(guān)系[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06年03期
9 毛遠麗;李伯安;馬洪濱;孫志強;史佳彬;李筱涵;徐軍;王雪飛;楊麗華;;乙肝患者外膜蛋白血清學檢測及對于判定HBV DNA復制的意義[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06年03期
10 彭建明,李金明;病毒樣顆粒在免疫測定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年02期
,
本文編號:
27053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70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