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K基因多態(tài)性與漢族人群HBV感染臨床轉(zhuǎn)歸的關聯(lián)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13:00
【摘要】:【背景和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主要的傳染病之一,HBV感染后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臨床轉(zhuǎn)歸如無癥狀HBV攜帶、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等。分離分析和雙胞胎研究已經(jīng)有力的證實宿主遺傳因素在HBV感染的慢性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TANK蛋白參與腫瘤壞死因子-α介導的NF-κB信號通路和誘導干擾素產(chǎn)生的通路,這兩條通路都和乙肝相關性肝病有關。本實驗的目的是探討TANK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rs3820998與HBV感染不同臨床轉(zhuǎn)歸的關聯(lián)性。 【方法】本實驗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包括慢加急性肝衰竭180例,乙肝相關性肝硬化331例,乙肝相關性肝癌308例,無癥狀HBV攜帶者486例。研究涉及的所有樣本均是在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間從武漢同濟醫(yī)院和協(xié)和醫(yī)院的門診病人和住院病人獲取的。收集患者外周血、實驗室檢查資料和臨床病史以及影像學資料。提取患者外周血中的基因組DNA,再以此DNA為模板,用Taqman-MGB探針實時定量PCR技術檢測rs3820998位點,進行基因分型,然后運用t檢驗、卡方檢驗和二元logistic回歸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jié)果】臨床資料表明各病例組中男性患者比例均高于對照組(P0.01)。病例組和對照組之間HBeAg陽性率無差異。慢加急性肝衰竭組與無癥狀HBV攜帶者之間TANK基因rs3820998位點T等位基因的分布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4.435,P=0.035)。各組基因型頻率均符合哈溫-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各組最小等位基因頻率(MAF)均大于5%。這兩個結(jié)果說明研究人群有相對穩(wěn)定的遺傳背景,,適合進一步統(tǒng)計學分析。③以無癥狀HBV攜帶者為對照組,在校正性別、年齡因素的基礎上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rs3820998位點與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發(fā)病風險相關(顯性模型P=0.033,OR=0.643,95%CI:0.428~0.964;加性模型P=0.045,OR=0.640,95%CI:0.414~0.990),而且還與乙肝相關性肝硬化的發(fā)病風險相關(隱性模型P=0.042,OR=0.398,95%CI:0.164~0.966;加性模型P=0.034,OR=0.379,95%CI:0.155~0.928),但是與乙肝相關性肝癌發(fā)病風險無相關性。 【結(jié)論】在漢族人群中SNP位點rs3820998與慢加急性肝衰竭、乙肝相關性肝硬化易感性相關。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SNPrs3820998與乙肝相關性肝癌易感性相關。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12.62
本文編號:2681875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12.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麗鳳;張金良;林菊生;;環(huán)氧化酶2基因-1195G/A基因型和病毒性乙型肝炎相關性肝癌發(fā)病風險相關的病例對照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0年04期
本文編號:26818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6818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