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3和9以及Bcl-2和Bax在潰瘍性結腸炎表達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8 20:11
【摘要】: 目的:測定血清中幾種細胞因子的含量,并分析這些細胞因子與潰瘍性結腸炎病變范圍、病變程度和復發(fā)與否的關系,以及治療后的變化。研究潰瘍性結腸炎腸黏膜基質金屬蛋白酶3和9,以及細胞凋亡調控蛋白Bcl-2和Bax表達。 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1年11月在我院就診經內鏡證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血清,儲存于-70(C的深低溫冰箱中待測。腸鏡活檢標本固定于40%的甲醛溶液中,石蠟包埋固定。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中IL-1(、IL-2、IL-6、IL-8、IL-12P40和TNF-(的含量,IL-1(、IL-2、IL-6、IL-8、IL-12P40和TNF-( ELISA試劑盒購自法國Diaclone公司。采用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檢測基質金屬蛋白酶3和9,以及調控細胞凋亡的蛋白Bcl-2和Bax的表達情況。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百分率采用(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結果:共收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64份,患者年齡18~65歲,平均43.5(11.9歲,其中男24例,女40例。全結腸病變13例,左半結腸病例7例,直乙狀結腸病變19例,直腸病變13例,愈合期病例12例。粘膜病變0級12例,1級14例,2級19例,3級19例。留取了31例患者炎癥區(qū)腸黏膜的活檢標本,其中10例患者同時留取了非炎癥區(qū)的腸黏膜標本,用于免疫組織化學研究。 IL-1(的含量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10.8(14 pg/ml,正常對照為1.8(0.57 pg/ml,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病變范圍的IL-1(變化為愈合者為6.4(8.6 pg/ml,直腸病變?yōu)?(11 pg/ml,直乙狀結腸 WP=6 為8.3(7.8 pg/ml,左半結腸為19.8(14.6 pg/ml,全結腸為15.5(23.3 pg/ml,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左半結腸病變與愈合期者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不同病變程度IL-1(含量:0級為6(8.3 pg/ml,1級為6.2(6.2 pg/ml,2級為11.2(12.6 pg/ml,3級為16.9(19.7 pg/ml,2級和3級較0級和1級有明顯增加(p0.05)。0級者亦高于正常對照(p0.02)。初發(fā)患者IL-1(含量為16.1(18.2 pg/ml,明顯高于復發(fā)患者的8(9.2 pg/ml(p=0.31)。其中有19例患者在經正規(guī)的5-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2個月前后測定了IL-1(含量,治療前為11.9(11.8 pg/ml,明顯高于治療后的7.4(7.8 pg/ml(p=0.017)。 IL-2的含量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14.2(3.6pg/ml,正常對照為12.3(2.1 pg/ml,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病變范圍的IL-2變化愈合者為14.6(1.8 pg/ml,直腸病變?yōu)?2.8(1.5 pg/ml,直乙狀結腸為13.8(1.8 pg/ml,左半結腸為13.1(14.6 pg/ml,全結腸為16.7(5.6 pg/ml,其中已直腸病變者為最低,全結腸病變最高(p0.05)。不同病變程度IL-2含量:0級為14.5(1.7 pg/ml,1級為12.1(2.1 pg/ml,2級為13.7(2.3 pg/ml,3級為16(5.2 pg/ml,2級和3級較1級有明顯增加(p0.01)。0級者亦高于正常對照(p0.01)。初發(fā)患者IL-2含量為14.6(4.3 pg/ml,與復發(fā)患者的14(3 pg/ml(p=0.52)無差異。其中有19例患者在經正規(guī)的5-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2個月前后測定了IL-2含量,治療前為14.4(2 pg/ml,與治療后的12.8(2.4 pg/ml(p=0.025)有明顯差異。 IL-6的含量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24.4(48.6pg/ml,正常對照為 WP=7 2(0.45 pg/ml,,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病變范圍的IL-6變化愈合者為3.8(2.4 pg/ml,直腸病變?yōu)?6.6(46 pg/ml,直乙狀結腸為26.8(47 pg/ml,左半結腸為41.7(56 pg/ml,全結腸為36.6(66 pg/ml,其中以左半結腸病變最高,與愈合期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病變程度IL-6含量:0級為3.6(2.4 pg/ml,1級為19.8(44.7 pg/ml,2級為26(49 pg/ml,3級為39.2(62 pg/ml, 3級較0級有明顯增加(p0.05)。0級者亦高于正常對照(p0.01)。初發(fā)患者IL-6含量為26.4(53 pg/ml,與復發(fā)患者的21(43 pg/ml(p=0.68)無差異。其中有19例患者在經正規(guī)的5-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2個月前后測定了IL-6含量,治療前為28(48 pg/ml,與治療后的16(39 pg/ml(p=0.026)有明顯差異。 IL-8的含量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685(790pg/ml,正常對照為25(21 pg/ml,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01。不同病變范圍的IL-8變化愈合者為289(373 pg/ml,直腸病變?yōu)?99(736 pg/ml,直乙狀結腸為686(755 pg/ml,左半結腸為1407(846 pg/ml,全結腸為815(926 pg/ml,其中以左半結腸病變最高,與愈合期和直腸病變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病變程度IL-8含量:0級為267(364 pg/ml,1級為332(418 pg/ml,2級為999(943 pg/ml,3級為894(851 pg/ml,2級和3級較0級和1有明顯增加(p0.01,0.05)。0級者亦高于正常對照(p0.01)。初發(fā)患者IL-8含量為758(833 pg/ml,與復發(fā)患者的696(803 pg/ml(p=0.77)無差異。其中有19例患者在經正規(guī)的5-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2個月前后測定了IL-8含量,治療前為983(737 WP=8 pg/ml,與治療后的342(433 pg/ml(p=0.0002)有明顯差異。 IL-12p40的含量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149(77pg/ml,正常對照為59.8(31.5 pg/ml,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不同病變范圍的IL-12P40變化愈合者為121(33 pg/ml,直腸病變?yōu)?52(78 pg/ml,直乙狀結腸為136(62 pg/ml,左半結腸為158(53 pg/ml,全結腸為185(119 pg/ml,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圖文】:
潰瘍性結腸炎免疫組化染色陰性標本Fig.竹}mega}iwestaiaingofculticmueosaraf州沁出wi由nl.va}u}油認:M初矜染色%40vBrM}Y}9染色、2仍
呂MMP夕在潰瘍性結腸炎的表達
【學位授予單位】:第二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R574.62
本文編號:2632489
【圖文】:
潰瘍性結腸炎免疫組化染色陰性標本Fig.竹}mega}iwestaiaingofculticmueosaraf州沁出wi由nl.va}u}油認:M初矜染色%40vBrM}Y}9染色、2仍
呂MMP夕在潰瘍性結腸炎的表達
【學位授予單位】:第二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R574.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志宏,歐陽欽;以腫瘤壞死因子α為靶向治療炎癥性腸病[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0年01期
2 劉時光;炎癥性腸病與細胞凋亡[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1年02期
3 嚴瑾,歐陽欽,劉衛(wèi)平,李甘地,李俸媛;潰瘍性結腸炎腸上皮細胞的凋亡和增殖[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1年03期
本文編號:2632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6324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