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H3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
本文選題:胰腺炎 + 急性壞死性; 參考:《臨床薈萃》2013年12期
【摘要】:目的觀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協(xié)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表達水平的變化及其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胰腺病理學評分的關系,探討其在AP發(fā)病過程中的作用及意義。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隨機分為5組:對照組,AP模型組(分為AP 6h組、AP 12h組、AP 24h組、AP 48h組),每組6只。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測定血清B7-H3和TNF-α水平并分析兩者表達水平變化的相關性;切取胰腺組織行胰腺病理學評分并分析其與B7-H3表達水平變化的相關性;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淀粉酶水平。結果 AP組血清中B7-H3、TNF-α和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病理學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血清B7-H3與TNF-α水平和胰腺病理學評分變化均呈顯著正相關(r=0.969、0.952,均P0.01)。結論協(xié)同刺激分子B7-H3在AP血清中的表達水平與AP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B7-H3可能通過影響TNF-α的產生而參與了AP的炎癥反應過程。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B7 family 3 (B7-H3) in serum of ra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A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umor necrosis factor- 偽 (TNF- 偽) and pancreatic pathological score,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B7-H3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P. Methods Thir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n = 6), AP group (n = 6), control group (n = 6). The serum levels of B7-H3 and TNF- 偽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7-H3 and TNF- 偽 was analyzed. The serum amylase level was measured b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B7-H3 TNF- 偽 and amylase and pancreatic pathological score in A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1). Serum B7-H3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F- 偽 level and pancreatic pathological score (r 0.969 鹵0.952, P 0.01).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o-stimulator B7-H3 in AP serum is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AP. B7-H3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AP by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TNF- 偽.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消化內科;
【基金】:常州市科技局應用基礎研究計劃(CJ20112006)
【分類號】:R57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娟;潘景業(yè);;急性重癥胰腺炎繼發(fā)感染的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2012年19期
2 白艷輝;陳旭勤;王浙東;李巖;崔偉麗;張光波;薛建;;細菌性腦膜炎患兒腦脊液和血清B7-H3、白細胞介素-1β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年12期
3 孟艷岑;張明敏;崔丹丹;;補腎、活血對超促排卵小鼠著床期間子宮內膜MMP-2、MMP-9、TIMP-3表達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4 康培良;劉瑋;馮浩;朱曉軍;;TNF-α評估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0年1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昊天;潘學峰;;大承氣湯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響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3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崔偉麗;協(xié)同信號分子B7-H3對肺炎球菌腦膜炎小鼠趨化因子KC、MIP-2及TLR2蛋白表達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3年
2 楊璇;早期測定血清B7-H3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化虹,李紓,孫亞萍,鄭悅,趙霞,成虹;急性重癥胰腺炎應用抗生素情況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5年02期
2 張明敏;何新芳;張錦金;;補腎安胎方及其拆方對著床障礙小鼠胚泡著床療效觀察[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3 傅曉華,石一復,崔金全;MMPs及TIMPs在滋養(yǎng)細胞疾病中表達的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4年04期
4 鮑兵;;急性胰腺炎外周血TNF-αIL-6sIL-2R對評價疾病嚴重程度的意義[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6年03期
5 郭虎;鄭幗;;社區(qū)獲得性急性細菌性腦膜炎患兒的管理[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年22期
6 孫靜;嚴茹紅;顧文超;張光波;傅豐慶;張學光;;小鼠B7-H3增強體外脂多糖介導的單核細胞活化[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4期
7 丁衛(wèi),劉嘉茵,錢云,楊乃明,冒韻東;低劑量阿司匹林在輔助生育技術中的應用[J];生殖醫(yī)學雜志;2003年03期
8 張明敏;黃玉琴;;補腎安胎方改善胚胎著床障礙小鼠著床局部血管形成及其機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6期
9 鄭婷婷;劉義;于嵐;劉儒彪;王罡;;靶向siRNA阻斷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裸鼠模型異位子宮內膜VEGF和MMP-9表達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1期
10 曹好好;劉環(huán)芹;楊鵬;李樹生;;穿心蓮有效成分對巨噬細胞MMP-2、MMP-9表達和活性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祝青;張廉君;帥晉豪;;利多卡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應用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09年03期
2 胡淼淼;張芳;;急性胰腺炎并脾密度一過性減低1例[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年01期
3 袁代清;任玉君;;螺旋CT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J];淮海醫(yī)藥;2010年04期
4 黃宏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水平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年22期
5 張恒超;房林;;IL-33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的變化及意義[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6 鄒樹;田伏洲;湯禮軍;黎冬暄;汪濤;石力;;早期生長反應基因-1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損害的關系[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7年02期
7 張久明;;急性胰腺炎誤診為心臟急癥三例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07年05期
8 徐克群;薛樂寧;龔燕芳;滿曉華;吳洪玉;金晶;;急性胰腺炎大鼠抵抗素、CRP、IL-1β和TNF-α水平的變化[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9 賀中黎;余志彬;;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與肝細胞生長因子水平及臨床意義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年24期
10 龔建明;余志彬;楊朝暉;;TNF-α、HGF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變化及意義[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育聰;;SPIO標記兔骨髓間質干細胞急性胰腺炎家兔體內移植的活體示蹤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周劏;陳焱;;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例[A];第四屆長三角婦產科學術論壇暨浙江省2009年婦產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吳承智;高暉;何亦工;;89例急性胰腺炎診斷治療的體會[A];2000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4 姜莉蕓;耿嘉蔚;;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34例臨床觀察[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胡玲;胡兵;唐承薇;;膽囊摘除術后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6 方楨;;急性胰腺炎的內科治療[A];2001年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李弼民;王纓;朱萱;陳江;謝勇;呂農華;徐萍;王崇文;;急性胰腺炎對免疫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胰腺外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8 尤明麗;頡衛(wèi)東;;急性胰腺炎心電圖改變的意義與預后的關系[A];《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社》第三屆組稿會暨急診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9 錢鋮;劉明東;李運紅;鄒曉平;;急性胰腺炎450例臨床特征和診治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10 黃秀芹;王輝娥;;7例急性胰腺炎并發(fā)Wernicke腦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yè)第八次學術年會暨省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崔乃強;發(fā)生急性胰腺炎的原因[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4年
2 周芳;“管住嘴”預防急性胰腺炎[N];吉林日報;2007年
3 常山;節(jié)假日當防急性胰腺炎[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4 魏開敏;暴飲暴食當心急性胰腺炎[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5 北京天壇醫(yī)院 朱麗麗;多種因素誘發(fā)急性胰腺炎[N];保健時報;2008年
6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消化科 姜慧卿;暴飲暴食易患急性胰腺炎[N];健康報;2010年
7 付唆林;春節(jié)聚餐謹防急性胰腺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8 姜誠;酗酒者易遭遇急性胰腺炎[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9 蔣月榮 張莉;“管住嘴”預防急性胰腺炎[N];健康時報;2007年
10 龔經文;急性胰腺炎的九大病因[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浩銅;急性胰腺炎伴胰周積液向胸腔引流通道的影像解剖學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2 趙佳正;P物質和硫化氫在評價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中的作用[D];中南大學;2012年
3 楊斌;T、B淋巴細胞對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免疫治療[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4 羅雙靈;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Toll樣受體9mRNA的表達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5 楊淑麗;自噬在大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調控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6 陳辰;羅格列酮對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損傷的作用及其機制探討[D];武漢大學;2009年
7 李永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miR-216a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8 王士祺;急性胰腺炎不良預后的風險評估肥胖,,脂肪肝與感染[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9 劉明東;JNK通路在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的作用機制及丹參酮ⅡA的干預作用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呂颯;暴發(fā)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腫瘤壞死因子α對血腦屏障通透性及緊密連接蛋白occludin表達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堯;胰蛋白酶原激活肽與高遷徙率族蛋白1在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中的表達及意義[D];遵義醫(yī)學院;2010年
2 江志俊;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與預后的早期評估指標探討[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尹朝;BISAP對急性胰腺炎預后的評估價值[D];山東大學;2010年
4 郭潔;三種評分標準對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的比較[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程勇;大鼠急性胰腺炎細胞凋亡異常及Fas/FasL系統(tǒng)表達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6 汪國宴;MSCT評價急性胰腺炎病變程度與肝損傷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馬健;生長抑素對大鼠急性重癥胰腺炎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8 賀麗;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5、IL-18和sTNF-1R的變化及其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9 樸仁女;125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損害的臨床觀察[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李剛;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腫瘤壞死因子-α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934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09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