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不完全型環(huán)狀胰腺CT表現(xiàn)一例
本文選題:環(huán)狀胰腺 + CT。 參考:《臨床放射學雜志》2017年12期
【摘要】:正患者男,64歲,3個月前出現(xiàn)飯后上腹部持續(xù)性脹痛,伴有惡心、嘔吐,嘔吐后腹部脹痛緩解,1周前因癥狀加重入院治療。體檢示上中腹部輕微壓痛,未觸及包塊。實驗室檢查示血常規(guī)、尿液分析、大便常規(guī)+潛血試驗陰性。上消化道鋇劑造影顯示十二指腸球部充盈欠佳,形態(tài)不規(guī)則、變形,十二指腸降部管腔節(jié)段性狹窄,局部黏膜線完整,動態(tài)觀察見鋇劑呈"線"樣緩慢通過狹窄段(圖1)。造影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并降部局限性狹窄。十二指腸鏡檢查示十二指腸球部變形,局部黏膜充血水腫,并見一0.2
[Abstract]:The patient was 64 years old. He developed persistent upper abdominal pain 3 months ago, accompanied with nausea, abdominal pain relief after vomiting, and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1 week before the onset of symptoms.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showed slight tenderness in the upper middle abdomen without touching the mass. Laboratory examination showed blood routine, urine analysis, stool routine occult blood test negative. The upper digestive tract barium radiography showed that the duodenal bulbar was not filling well, irregular in shape, deformed, segmental stricture of descending duodenum and complete local mucosal line. The dynamic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barium was "line-like" slowly passing through the stenosis segment (Fig. 1). Duodenal bulbar ulcer with localized stenosis of descending part was diagnosed by angiography. Duodenoscopy showed the duodenal bulbar deformed, local mucous membrane hyperemia and edema, and a 0.2.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放射科;
【分類號】:R576;R81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建庭;陳佳敏;杜勤;陳妙研;陸新良;馬望前;錢可大;;內(nèi)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診斷環(huán)狀胰腺一例[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6期
2 李盛勛;先天性環(huán)狀胰腺3例報告[J];華西醫(yī)學;1998年02期
3 張克儉,陳萍,董恩鈺;環(huán)狀胰腺[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1999年02期
4 鄒景平,鄭剛鋒,焦廷玉,張松武;先天性環(huán)狀胰腺診治體會(附4例報告)[J];河南醫(yī)藥信息;1997年07期
5 吳典明,周朝明,江禮熙;2例新生兒環(huán)狀胰腺診治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1年02期
6 朱輝;時高峰;何明;李寶重;郭陽;;自發(fā)性表皮剝脫性食管炎CT表現(xiàn)1例[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4年02期
7 翟和平;;CT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診斷和預后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22期
8 夏志燕;;CT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診斷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年24期
9 王建輝,唐敖榮,,張臣烈,楊毓興;CT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分類與預后評價[J];武警醫(yī)學;1995年04期
10 王國良,龔承友,魯星燧,陳國強;急性壞死性胰腺炎CT征象和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鄒麗霞;蔡建庭;王彩花;;環(huán)狀胰腺的影像學診斷[A];2005年全國慢性胰腺炎學術大會專集[C];2005年
2 于德玲;梁小春;劉濤;曾秋華;王維;;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CT預測[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3 王麗;吳雅峰;劉桂梅;盧曉蕭;王微;王良;;二維超聲、組織諧波成像與CT對急性壞疽性膽囊炎診斷的對比分析[A];慶祝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20周年——第八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鐘百書;楊根仁;張勝;汪啟東;阮凌翔;錢秉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胰內(nèi)外CT和MR表現(xiàn)[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王振豫;徐蕓;呂傳劍;宋燕;;CT面罩式覆蓋技術對脂肪肝的定量分析[A];河南省首屆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學術會議暨河南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范躍星;王峰;張錦;原華明;;CT窗技術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診斷中的作用[A];2009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7 羅靜;姚欣敏;;CT引導下穿刺檢查和外引流診治急性胰腺炎局部并發(fā)癥的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胰腺外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楊漢豐;周翔平;杜勇;張小明;董國禮;文天夫;余建瓊;黃娟;;功能CT評價肝硬化儲備功能的價值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9 鄭榮琴;蘇中振;工藤正俊;川崎俊彥;南康范;;超聲、CT及MRI診斷肝硬化的比較[A];慶祝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20周年——第八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楊先;程文;荊慧;孫一欣;郭丹陽;;比較超聲造影與增強CT、增強MRI對肝硬化背景下肝臟惡性病變的診斷效能[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正國;能譜CT動態(tài)增強在肝硬化分級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2 江帆;寶石CT能譜成像的多部位、多參數(shù)聯(lián)合研究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級中的應用價值[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張亞運;早期CT在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診治策略中的價值[D];蚌埠醫(yī)學院;2016年
4 王微;能譜CT定量評估NAFLD大鼠肝內(nèi)脂肪含量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5 李佟;Meta分析比較CT、MRI及超聲造影對胰腺囊性病變的診斷價值[D];吉林大學;2017年
6 張軍;應用能譜CT預測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并發(fā)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風險性的初步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李懋;CT與MRI對成人型環(huán)狀胰腺的診斷價值[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張倩;能譜CT于梗阻性黃疸病變顯示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管艷;肝硬化的CT評價及與血清纖維化標志物相關性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王翔;肝硬化患者腰椎骨密度CT定量評價[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87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88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