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紅注射液致藥物性肝損害1例
本文選題:丹紅注射液 切入點:藥物性肝損害 出處:《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5年1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丹紅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參和紅花,具有活血化淤、通脈舒絡的功效,主要用于淤血閉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風,也可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淤血型肺心病、腦血栓等癥[1]。該藥還可用于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纖維化[2-4]等肝病?赡艹霈F的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可見皮疹、瘙癢、頭痛、頭暈、心悸、寒戰(zhàn)、發(fā)熱、面部潮紅、惡心、嘔吐、腹瀉、胸悶、呼吸困難、喉頭水腫、抽搐等,停藥后均能恢復正常。罕見過敏性休克。未提及其可能導致肝損傷。本例不良反應(ADR)為1例輸注丹紅注射液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DILD),屬新的不良反應,本文將對此
[Abstract]:The main components of Zhengdanhong injection are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safflower, which have the effect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stasis, clearing veins and soothing collaterals. They are mainly used for chest obstruction caused by blockage of blood stasis and stroke, and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congestive cor pulmonale, cerebral thrombus [1]. The drug can also be used to treat chronic hepatitis, liver cirrhosis, liver fibrosis [2-4] and other liver diseases. The adverse reactions may include: allergic reactions, rash, itching, headache, dizziness, palpitations, etc. Chills, fever, facial flashes, nausea, vomiting, diarrhea, chest tightness, dyspnea, laryngeal edema, convulsions, etc. Rare anaphylactic shock. No mention of its possible liver injury. This case of adverse reactions (ADRR) is a case of danghong injection of drug-induced liver damage, is a new adverse rea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espond to this.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藥學部;
【基金】: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祈椖(編號:ZP0101YX001)
【分類號】:R5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彩華;姜麗麗;;丹紅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及防治措施[J];海峽藥學;2006年06期
2 吳明夏,李燕俠;靜滴丹參注射液致室性心律失常及頸部水腫一例[J];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88年04期
3 黃承杰;;丹紅注射液不良反應分析[J];交通醫(yī)學;2009年02期
4 李向陽;田莉婷;;丹紅注射液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后肝硬化48例[J];陜西中醫(yī);2008年05期
5 俞建芬;;靜注丹紅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報告與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年03期
6 吳慧軒;閻威;毛靜遠;;丹紅注射液靜滴后致劇烈頭痛1例[J];天津藥學;2008年04期
7 步懷恩;尹立群;王忠;荊志偉;王泓午;;丹紅注射液不良反應文獻的計量學分析[J];天津中醫(yī)藥;2012年06期
8 張冰;張英凱;張敏;;丹紅注射液抗肝纖維化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年03期
9 江波,侯世祥,孫毅毅;含丹參中藥注射液鞣質檢查新方法[J];中成藥;2000年03期
10 李學林;唐進法;孟菲;李春曉;謝雁鳴;;10409例丹紅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醫(yī)院集中監(jiān)測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1年2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克明;;復方丹參注射液不良反應探討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7年04期
2 梁晶;;鴉膽子油乳致肝損害9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藥;2007年01期
3 何勇;;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安徽醫(yī)藥;2008年06期
4 王寧;郭凱軍;甘靜宜;朱曉宇;程飛;劉鳳華;許劍琴;;四君子湯對脾虛大鼠肝臟結構與功能的影響[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王英凱,唐彤宇,高沿航,遲寶榮;藥物性肝病的臨床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年05期
6 周雨峽;喬嶠;陳百芳;劉登洋;;96例藥物性肝炎臨床分析[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7 曹授俊;雷莉輝;王金秋;馬建民;孫健;;中藥復合劑AFF-Ⅰ口服液對小鼠急性肝損傷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2年01期
8 司蓮芝,陳杰,樊淑霞;51例藥物性肝病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05年05期
9 楊志宏;王波;季霞;吳君;;浙江北部地區(qū)藥物性肝病165例分析[J];臨床醫(yī)學;2007年04期
10 孫乃琴;;藥物性肝損害3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敬福;;復方甘草酸苷聯合還原性谷胱甘肽治療抗結核藥所致藥物性肝炎32例[A];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蘇利紅;;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經驗與體會[A];2010年臨床藥學學術年會暨第六屆臨床藥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劉立肥;;淺談西醫(yī)臨床合理使用中成藥[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4 賈繼東;高巖;王倩怡;;抗菌藥物引起的肝損害[A];第二屆全國藥物性損害與安全用藥學術會議——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與臨床安全應用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劉立肥;;淺談西醫(yī)臨床合理使用中成藥[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6 王云燕;陳清松;賴壽蓮;李曉燕;彭揚飛;林文炳;;竹炭-殼聚糖復合吸附劑對鞣酸吸附性能的研究[A];200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芮興;;從中醫(yī)基礎理論角度淺談中藥注射劑的合理應用[A];第二屆臨床中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羅敬福;;復方甘草酸苷聯合還原性谷胱甘肽治療抗結核藥所致藥物性肝炎32例[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李紅英;張汝倩;;熊去氧膽酸治療膽汁淤積肝硬化的臨床觀察[A];醫(yī)藥導報(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10 王可耀;黃賽杰;徐佳駿;;2010年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頭孢菌素類藥物應用分析[A];醫(yī)藥導報(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新美;基于基因表達譜的肝纖維化治療藥物篩選及相關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韓麗;應用逆流提取與膜分離技術的中藥注射劑新工藝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3 羅海燕;注射用丹紅(粉針)的藥學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4 李大可;解毒飲防治雷公藤所致藥物性肝損害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5 陳昶銘;藥物性肝損害臨床特點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孫如寶;十溴聯苯乙烷肝毒性及肝代謝機制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2年
7 尹強;蜈蚣不同部分提取液對肝癌細胞Bel-740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毒理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8 李紅專;黃連、梔子、附子、仙茅對甲狀腺及胰腺內分泌功能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9 張燦陽;多肽聚合物及其抗癌藥物主動靶向遞送體系[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鄭華斌;針刺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半夏肝毒性“量—時—毒”關系研究與毒性影響因素探討[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李春林;丹紅注射液治療老年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3 趙德希;丹紅注射液預處理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黃偉;柴胡總皂苷粗制品的肝毒性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李素君;山豆根毒性與物質基礎相關性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劉占京;基于醫(yī)院集中監(jiān)測法的丹紅注射液安全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7 朱曉繼;龍柴方治療CHB臨床驗案分析及對慢性肝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甘美嬋;丹紅口腔崩解片的制劑及其藥代動力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孫曼;黃芩醇提物體內抗宮頸癌作用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10 謝宇梅;聚醚型聚氨酯改性聚醚砜中空纖維膜的制備及其在中藥丹參有效成分分離中的應用[D];四川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然;夏昆;時萍;聶小曼;;丹紅注射液聯合西藥常規(guī)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療效和安全性系統評價[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陶鳳芹;陳桂玲;李麗娟;;中藥注射劑與常用西藥的配伍禁忌及應對措施[J];河北中醫(yī);2008年08期
3 趙勝乾,吳敏;蒼耳子中毒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及肝損傷1例[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4年06期
4 李晶晶;楊偉峰;周禎祥;廖廣輝;陳澤斌;胡平;蔡青;汪瓊;;細辛的長期毒性研究——長期大量服用細辛對大鼠肝組織形態(tài)學及功能的影響[J];湖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趙文麗,姜慶久,吳影;紅花對實驗性大鼠肝纖維化的抑制作用[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4年04期
6 王曉瑜,王宏敏,杜文民,戚秋鵬,徐建龍;中藥靜脈滴注引發(fā)不良反應的探析及防范[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5年04期
7 徐鳳榮;;靜滴丹紅注射液致喉頭水腫1例[J];山東醫(yī)藥;2008年04期
8 劉成海;劉平;胡義揚;徐列明;劉成;;中醫(yī)藥抗肝纖維化臨床與基礎研究進展[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代化;2007年02期
9 張云,孟憲華;總膽汁酸對肝病的診斷價值[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0年06期
10 管永利;陳阿麗;駱長琴;;黃芪、丹參注射液治療慢性肝病低蛋白血癥60例[J];陜西中醫(yī);2005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合民,孔凡霞;藥物性肝損害86例臨床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2年04期
2 繆士平,胡天祥,杜颯英;利福平藥動學對藥物性肝損害的影響研究[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2年01期
3 周磊;景怡;張春強;趙敏;;藥物性肝損害的表現、預防和處理[J];新疆醫(yī)學;2002年03期
4 王麗春,李大江,張永輝;藥物性肝損害105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3年11期
5 劉俐,房殿春;藥物性肝損害的診斷與護理[J];重慶醫(yī)學;2003年09期
6 張贛生,鄭松柏,項丹妮,曹秀英,趙尚敏,王根生;老年人藥物性肝損害88例臨床分析[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03年02期
7 張小靈,何朝,楊建國,徐東,尹剛;藥物性肝損害62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年21期
8 萬瑜,楊冬華;藥物性肝損害[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年22期
9 由鳳秋;藥物性肝損害35例臨床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4年11期
10 梁雁,魯云蘭,車文璽;111例藥物性肝損害病例分析[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邸霞;;藥物性肝損害40例臨床分析[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康輝;李慧;;住院患者藥物性肝損害的回顧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3 程天明;;60例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分析[A];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臨床藥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暨肝病藥物合理應用報告會論文集[C];2011年
4 洪陽;;藥物性肝損害的診治現狀[A];2007年貴州省消化內鏡診療及消化系疾病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7年
5 臧紅;游紹莉;柳芳芳;申力軍;劉鴻凌;榮義輝;朱冰;辛紹杰;;中藥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特征及預防[A];第三屆全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癥化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6 程天明;;藥物性肝損害臨床分析[A];2013年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全國肝病防治高峰論壇》深圳會議講義匯編[C];2013年
7 白平昌;;再談藥物性肝損害[A];全國第2屆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第1屆傳染病協作組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8 方亦農;;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藥物性肝損害38例[A];第十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徐春軍;丁偉航;;藥物性肝損害綜述[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四次肝膽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羅慶紅;;怎樣預防藥物性肝損害[A];2005年合理用藥與醫(yī)院藥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邱慧琳;警惕藥物性肝損害[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2 解放軍三0二醫(yī)院非感染性肝病診療中心主任 李保森;當心生活中的“積累”導致藥物性肝損害[N];光明日報;2014年
3 陳明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學部;藥物性肝損害防火墻[N];醫(yī)藥經濟報;2014年
4 陳明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學部;藥物性肝損害發(fā)生以后[N];醫(yī)藥經濟報;2014年
5 北京地壇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蔡皓東邋 陳明蓮;識別藥物性肝損害[N];健康報;2007年
6 張燦燦邋通訊員 宋忠雷 戴紹飛;濫用偏方導致藥物性肝損害[N];健康報;2008年
7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肝病科 馬昆 劉燕玲 郭朋 趙曉威;正確認識中藥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4年
8 解放軍302醫(yī)院醫(yī)學博士 劉士敬;謹防藥物性肝損害[N];保健時報;2008年
9 光明網記者 郭佳;警惕:中藥副作用不比西藥小[N];光明日報;2014年
10 安慧茹;抗結核藥物肝損害的現狀[N];北京科技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昶銘;藥物性肝損害臨床特點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李靈敏;OATP1B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在利福平所致肝損傷發(fā)病分子機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小睿;79例藥物性肝損害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預后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2 鄭艷;140例臨床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唐麗平;153例藥物性肝損害的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趙飛;炎性細胞因子對藥物性肝損害發(fā)病機制影響及藥物干預的療效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張莉;高遷移率族蛋白B1在藥物性肝損害中的表達情況及藥物干預的療效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萬瑜;藥物性肝損害臨床分析及診斷標準的改進[D];暨南大學;2005年
7 熊靜平;121例藥物性肝損害的病因、臨床特點[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周媛;中國人群藥物性肝損害的流行病學:系統分析患者21789例[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周勇;青海地區(qū)藥物性肝損害208例臨床特點分析[D];青海大學;2012年
10 周永紅;大鼠藥物性肝損害免疫機制的研究及保肝藥物療效的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6520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65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