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Ⅰ、PG Ⅱ、G-17和Hp IgG抗體篩查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價值
本文關鍵詞:PGⅠ、PG Ⅱ、G-17和Hp IgG抗體篩查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價值
【摘要】:目的:分析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G-17)和幽門螺桿菌(Hp Ig G)抗體篩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診斷價值。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胃部不適來我院就診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病理診斷結果分為正常對照組(包括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組和胃癌組,每組各30例,比較三組患者PGⅠ、PGⅡ、G-17水平及Hp Ig G抗體陽性檢出率。結果:胃癌組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低于對照組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組,且慢性萎縮性胃炎組患者上述指標低于對照組;胃癌組G-17水平高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組和對照組,而慢性萎縮性胃炎組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三組間Hp Ig G抗體陽性率有明顯差別,胃癌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組;Hp感染患者的PGⅠ和PGⅡ水平低于未感染Hp者,而G-17水平高于未感染Hp者;胃癌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與年齡、病理分期和轉移顯著負相關,與分化程度顯著正相關,而G-17水平及Hp Ig G抗體陽性率與年齡、病理分期和轉移顯著正相關,而與分化程度顯著負相關。結論:PGⅠ、PGⅡ和Hp Ig G抗體篩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均有很好的診斷價值,而對胃癌的診斷價值更好,G-17對胃癌的診斷價值遠遠好于慢性萎縮性胃炎;且PGⅠ、PGⅡ、G-17水平及Hp Ig G抗體陽性檢出率與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密切相關。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內鏡室;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病理科;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消化內科;
【分類號】:R573.32;R735.2
【正文快照】: 1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病理科,開封475000。2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消化內科,開封475000。胃癌為我國現階段高發(fā)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每年胃癌的新發(fā)病例以及中晚期胃癌的病死率均較高,通過根治性手術以及放化療綜合治療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以及術后生存時間,但患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丁園;陳玉強;李巧珍;米彥軍;顏江華;葉燕華;;幽門螺桿菌感染對晚期胃癌自體DC-CIK維持治療的影響[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5年01期
2 何孫香;熊澤民;汪波;;消痞和胃膠囊治療胃癌前病變32例臨床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年24期
3 趙艷;金鑫;于東紅;錢軍;;乙醛脫氫酶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幽門螺桿菌L型感染的關系[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6期
4 曾怡;周建獎;謝淵;趙艷;;沉默胃泌素基因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4年09期
5 林劍勇;黃贊松;鄧益斌;;血清胃蛋白酶原測定在胃癌高危人群篩查中的系統評價[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年22期
6 趙相;;根除幽門螺桿菌對胃癌發(fā)病率影響的薈萃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年13期
7 黃容旺;范文偉;李國斌;陳銘;;血清胃蛋白酶原與再生基因Ⅳ聯合檢驗對胃癌早期診斷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4年14期
8 劉駿;周建獎;趙艷;謝淵;;胃泌素促進胃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3年04期
9 王玨;劉邦倫;易楠;王江紅;;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結合美藍-靛胭脂雙重染色法對胃癌及胃癌前病變的診斷價值[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華;張蕾蕾;李艷;索智敏;;PGⅠ、PG Ⅱ、G-17和Hp IgG抗體篩查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價值[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6年09期
2 錢太保;俞嵐;張長春;周建生;;骨肉瘤中CD133和ALDH1免疫組織化學表達和血管生成增加[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6年02期
3 卿瑩;吳棟;王敏;;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系統腫瘤相關性的研究現狀[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6年03期
4 孫怡;唐毅;劉天宇;杜恒;唐敏;王卉;;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胃病的關系[J];醫(yī)學綜述;2016年12期
5 韋琪;;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年17期
6 陳湘林;朱凈;;胃蛋白酶原Ⅰ聯合胃蛋白酶原Ⅱ檢測在胃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6年10期
7 劉嬋;馬東升;于林芳;;胃癌細胞增殖中長鏈非編碼RNAMEG3產生的具體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年09期
8 閆世賢;王大廣;陳羽佳;劉恒昌;徐越超;;Hp感染的胃癌組織中Eph A2和Ephrin A1的表達與遠處轉移的關系[J];醫(yī)學與哲學(B);2016年04期
9 王志新;鄒璽;胡守友;;中藥抗胃癌的現代藥理機制[J];西部中醫(yī)藥;2016年04期
10 劉洪鋒;李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大鼠胃癌前病變模型的修復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年1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俊霞;譚潔;王彬;吳錦昌;;DC-CIK治療43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觀察[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4年01期
2 張曉光;帕麗達·帕爾哈提;張雨;娜迪熱·鐵列吾汗;;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女性乳腺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3年09期
3 鄭朝旭;鄭榮壽;陳萬青;;中國2009年胃癌發(fā)病與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3年05期
4 劉駿;周建獎;謝淵;趙艷;曾怡;;過表達胃泌素促進胃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3年04期
5 黃語嫣;葉建新;高楠;葉妮;錢夷婷;陳衛(wèi)昌;;幽門螺桿菌、血清胃蛋白酶原與慢性胃病及胃癌的關系[J];江蘇醫(yī)藥;2013年05期
6 Xue-Yuan Cao;Zhi-Fang Jia;Mei-Shan Jin;Dong-Hui Cao;Fei Kong;Jian Suo;Jing Jiang;;Serum pepsinogen Ⅱ is a better diagnostic marker in gastric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48期
7 張志鎰;吳正奇;盧林芝;趙光源;劉金殿;李世華;王希萍;張麗萍;盧翠玲;吳翠花;;食管癌、胃癌均高發(fā)地區(qū)應用內鏡對上消化道癌篩查的探討[J];中國腫瘤;2012年12期
8 徐巧蓮;萬小勇;杜燕;江潔;巫開文;陳隆典;;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在胃癌篩查中的價值[J];胃腸病學;2012年10期
9 汪欣;趙素萍;吳旋;蔡梅玉;;血清胃蛋白酶原ELISA法檢測參考范圍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年18期
10 魏樹利;常云波;王建文;;胃蛋白酶原及其亞型含量測定在胃癌等胃部疾患中的診斷價值[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年13期
,本文編號:12631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26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