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AC2表達在突發(fā)性聾患者激素抵抗形成中作用的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7-09-07 07:38
本文關鍵詞:HDAC2表達在突發(fā)性聾患者激素抵抗形成中作用的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突發(fā)性聾 糖皮質激素抵抗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組蛋白去乙酰化-2 PBMC體外增殖抑制實驗
【摘要】:工作目的:突發(fā)性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指3天以內發(fā)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連續(xù)兩個頻率聽力損失大于20dB,同時可伴有耳鳴和眩暈。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 GC)是目前治療SSNHL的有效藥物,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在接受GC治療后都有良好的轉歸,部分患者用GC治療無效,聽力提高不明顯,提示對GC不敏感。本題意圖通過對SSNHL患者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進行體外培養(yǎng)并進行PBMC體外增殖GC抑制試驗(in vitro proliferation of GC inhibition test, IVPGCIT),比較不同SSNHL患者PBMC體外增殖抑制情況及其治療后聽力提高的水平,在治療早期便預測患者對GC的敏感性。同時在治療前后檢測SSNHL患者PBMC中組蛋白去乙;2(histone deacetylase 2, HDAC2)的水平,比較SSNHL患者HDAC2水平與GC抵抗的關系,以期在將來可對患者盡早進行個性化治療,進一步提高治療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方法:選擇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突發(fā)性聾患者,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采集患者及的空腹外周血20 ml,同時采取健康志愿者空腹血20ml,作為對照,離心后在超凈臺內分離患者PBMC和自體血漿,然后進行兩部分實驗:1. PBMC體外增殖抑制實驗:將PBMC懸浮于添加了10%患者自體血漿的RPMI1640培養(yǎng)基后分四組進行體外培養(yǎng)增殖抑制實驗:A組為不添加藥物的空白對照,B組加LPS (1 μg/ml),刺激PBMC的增殖,C組同時加入LPS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 (10-6M), D組為不添加細胞僅有培養(yǎng)基的空白組。將細胞置于37℃,5%CO2細胞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小時后,觀察細胞生長情況并加入噻唑藍(monotetrazolium, MTT)繼續(xù)共培養(yǎng)4小時,之后,移除上清并加入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溶解結晶,檢測其在490nm波長處的吸光度(OD值)來反映細胞的增殖抑制情況。將所有患者的PBMC增殖抑制率及發(fā)病至就診天數(shù)與治療后受損頻率平均聽閾(pure tone average, PTA)改善值進行直線相關的比較,并按照受損頻率PTA改善是否≥15dB將患者分為GC有效組以及GC無效組,比較兩組患者PBMC曾殖抑制率、發(fā)病至就診天數(shù)、性別、患耳側別、發(fā)病時的聽力曲線以及是否伴有眩暈對患者聽力預后的影響。2. HDAC2活性及表達檢測:提取PBMC的總RNA和細胞核蛋白,分別用real-time PCR法和HDAC2活性檢測試劑盒,檢測患者PBMC中HDAC2 mRNA的表達水平及HDAC2活性,按照受損頻率PTA改善是否≥15dB將患者分為GC有效組以及GC無效組,比較兩組HDAC2活性以及表達量與聽力預后的關系,探討HDAC2水平與GC抵抗之間的關系。結果:第二章:PBMC體外增殖抑制試驗預測SSNHL患者GC敏感性的臨床觀察:培養(yǎng)24小時后,所有患者的PBMC均可被DEX抑制,但抑制程度有很大差異。將所有患者PBMC增殖抑制率與其各自受損頻率PTA改善程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二者之間存在正的直線相關關系(R=0.688)。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與聽力改善呈負相關(R=-0.372),按照治療后PTA改善程度進行分組,GC有效組共28名患者,PBMC平均增殖抑制率為:60.89%±25.29%,平均發(fā)病至就診天數(shù)為:12.75±9.69天,治療前后受損頻率PTA分別為:82.46±13.84dB,53.92±20.92dB。GC無效組22位患者,PBMC平均增殖抑制率為:20.06%±16.42%(與GC有效組相比t=6.89,P=0.000),平均發(fā)病至就診天數(shù)為:24.59±20.92天,治療前后受損頻率PTA分別為:90.27±12.59dB和86.52±13.12dB。多因素分析顯示兩組患者的性別、患耳側別、聽力曲線等均無顯著差異,發(fā)病至就診時間及PBMC增殖抑制率對患者聽力預后有顯著影響。第三章:難治性SSNHL患者PBMC內HDAC2表達與其預后的相關性分析:治療前GC有效組及無效組患者的HDAC2活性顯著低于對照組,而HDAC2 mRNA表達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HDAC2 mRNA表達量較治療前上調,GC有效組患者HDAC2活性上升并接近正常水平,而GC無效組患者HDAC2活性無明顯變化。結論:SSNHL患者PBMC增殖抑制率和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與聽力改善程度之間密切相關,且PBMC增殖抑制率與聽力預后間的關系更為密切。GC治療有效的患者PBMC被DEX抑制程度顯著高于GC治療無效組,PBMC的IVPGCIT可以預測SSNHL患者對GC的敏感性,并可用來指導突發(fā)性聾的臨床個性化治療。SSNHL患者對GC不敏感可能與體內HDAC2活性降低有關,GC可以促使HDAC2mRNA的表達上調,局部注射GC聯(lián)合全身應用銀杏提取物,可以提高GC敏感患者的HDAC2活性和HDAC2mRNA表達水平,有利于患者聽力提高。
【關鍵詞】:突發(fā)性聾 糖皮質激素抵抗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組蛋白去乙;-2 PBMC體外增殖抑制實驗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64.437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0
- 縮略詞10-14
- 第一章 緒論14-19
- 參考文獻15-19
- 第二章 PBMC體外增殖抑制試驗預測SSNHL患者聽力預后的臨床關察19-32
- 引言19
- 2.1 實驗材料19-20
- 2.1.1 儀器設備19
- 2.1.2 實驗試劑及耗材19-20
- 2.2 研究對象20
- 2.3 實驗步驟20-22
- 2.3.1 PBMC的分離20-21
- 2.3.2 PBMC體外培養(yǎng)及增殖抑制驗21
- 2.3.3 統(tǒng)計學方21-22
- 2.4 實驗結果22-26
- 2.4.1 臨床資料22
- 2.4.2 各因素與聽力預后的相關性分析22
- 2.4.3 兩組患者的聽力以PBMC增殖抑制率比較22
- 2.4.4 PBMC增殖抑制情況22-23
- 2.4.5 聽力預后與PBMC增殖抑制率及發(fā)病至就診天數(shù)均存在直線相關23-26
- 2.5 討論26-28
- 2.6 結論28
- 參考文獻28-32
- 第三章 難治性SSNHL患者PBMC內HDAC2表達與其預后的相關性分析32-44
- 引言32
- 3.1 實驗方法32-33
- 3.1.1 儀器設備32
- 3.1.2 實驗試劑及耗材32-33
- 3.2 研究對象33
- 3.3 實驗步驟33-36
- 3.3.1 PBMC的分離33
- 3.3.2 提取細胞核蛋白33-34
- 3.3.3 組蛋白濃度測定34
- 3.3.4 HDAC2活性檢測34-35
- 3.3.5 細胞總RNA的提取35
- 3.3.6 Real-time PCR檢測HDAC2 mRNA表達35-36
- 3.3.7 統(tǒng)計學方法36
- 3.4 實驗結果36-39
- 3.4.1 患者一般情況及聽力隨訪結果36-37
- 3.4.2 HDAC2活性及HDAC2 mRNA表達37-39
- 3.5 討論39-41
- 3.6 結論41
- 參考文獻41-44
- 全文總結44-45
- 綜述45-58
- 4.1 突發(fā)性聾的診療現(xiàn)況45-46
- 4.2 部分SSNHL患者存在對GC不敏感46
- 4.3 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體外增殖抑制試驗可預估GC的敏感性46-47
- 4.4 GC在治療內耳疾病中的作用機制47-48
- 4.5 HDAC2影響GC敏感性的分子機制48-49
- 4.6 氧化應激可能使HDAC2下調并從而導致GC抵抗49-50
- 4.7 鹽皮質激素受體(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對GC作用的影響50-52
- 參考文獻52-58
- 碩士期間發(fā)表文章、獎勵及會議報告58-59
- 致謝59-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川;張少玲;;鹽皮質激素受體的結構和功能[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9年12期
2 閻志毓;內毒素激發(fā)分泌性中耳炎炎癥反應的機理[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2002年03期
3 陳延偉;楊炯;黃毅;;慢性阻塞性肺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的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與全身炎癥的關系[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4期
4 楊軍;黃莉;施俊;李蘊;吳皓;孔維佳;;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治療突發(fā)性聾的療效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13期
5 王霞;李萍;周元國;陳星云;;糖皮質激素非基因組效應及其信號轉導機制[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6年03期
6 ;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年,濟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年08期
,本文編號:808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8082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