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帶成像技術下淺表型鼻咽癌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態(tài)特點及臨床價值
本文關鍵詞:窄帶成像技術下淺表型鼻咽癌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態(tài)特點及臨床價值
更多相關文章: 窄帶成像(NBI) 內鏡檢查 淺表型鼻咽癌 微血管形態(tài)特點
【摘要】:目的探討窄帶成像技術(NBI)下淺表型鼻咽癌(NPC)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態(tài)特點及其臨床價值。方法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該院內窺鏡室行鼻咽鏡常規(guī)檢查或NPC放療后復查鼻咽鏡時白光鏡下觀察未發(fā)現明確病灶或僅為淺表型病灶的182例患者行NBI模式鼻咽鏡檢查,觀察鼻咽部黏膜及病灶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態(tài)特點及分布情況,結合病理結果,分析NBI下鼻咽部不同性質淺表型病變黏膜表面微血管的形態(tài)改變特點。結果 NBI下NPC組黏膜表面微血管多為密集增粗棕色竇點狀(CBS)血管,占38.24%,不規(guī)則增粗樹枝狀血管(IDBV)占41.18%,病灶多有清晰邊界(DL)占52.94%。其中,首診NPC組多為IDBV(57.89%,P=0.000),放療后NPC組多為CBS血管(60.00%,P=0.000)。NBI對NPC診斷的敏感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及診斷符合率分別為79.41%、95.95%、81.82%、95.30%和92.86%。結論 NBI下可觀察到淺表型NPC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態(tài)有特異性改變,對該類NPC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從而有助于提高內鏡對NPC早期病灶診斷的敏感性。
【作者單位】: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內鏡室;廣西省南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腫瘤科;
【關鍵詞】: 窄帶成像(NBI) 內鏡檢查 淺表型鼻咽癌 微血管形態(tài)特點
【分類號】:R739.63
【正文快照】: 包括中國南方城市在內的亞洲南部是世界范圍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cinoma,NPC)的高發(fā)區(qū),每年的發(fā)病率20/100 000[1]。由于NPC多數對放療敏感,早期NPC目前被認為是一種具有潛在治愈可能的疾病。但是,由于目前缺乏敏感有效的早期診斷手段,患者確診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同時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昊;韋麗寧;朱小東;;窄帶成像技術觀察鼻咽癌黏膜表面血管形態(tài)臨床意義的探討[J];中國內鏡雜志;2016年04期
2 陳斌;鄭億慶;鄒華;張志鋼;黃曉明;;窄帶成像技術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態(tài)學變化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2年01期
3 倪曉光;程榮榮;高黎;賴少清;張蕾;賀舜;張月明;王貴齊;;窄帶成像內鏡在鼻咽癌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麗寧;陳昊;;窄帶成像技術下淺表型鼻咽癌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態(tài)特點及臨床價值[J];中國內鏡雜志;2016年12期
2 沈佳;韓雪;杜曉東;孫常領;;窄帶成像內鏡對鼻咽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年23期
3 宋富存;楊陽;劉吉祥;;窄帶成像內鏡在鼻咽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6年10期
4 陳昊;韋麗寧;朱小東;;窄帶成像技術觀察鼻咽癌黏膜表面血管形態(tài)臨床意義的探討[J];中國內鏡雜志;2016年04期
5 許麗萍;劉吉祥;;窄帶成像技術普通內鏡對喉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6年01期
6 孔令平;佟威;趙海云;;NBI引導下行早期鼻咽癌鼻咽部活檢14例臨床分析[J];華夏醫(yī)學;2015年03期
7 韓雙;于丹;文連姬;;窄帶成像技術在頭頸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5年03期
8 陳月紅;劉家佳;李仕晟;楊新明;;PET-CT在鼻咽癌診斷應用中的新進展[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4年05期
9 覃繼新;;NBI技術在頭頸腫瘤中的應用現狀[J];右江醫(yī)學;2014年03期
10 楊涌;司勇鋒;鄧卓霞;覃揚達;黃波;蘭桂萍;韓星;;窄帶成像技術在鼻咽癌早期診斷中應用的探討[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源;;腫瘤性疾病診療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4年03期
2 楊涌;司勇鋒;鄧卓霞;覃揚達;黃波;蘭桂萍;韓星;;窄帶成像技術在鼻咽癌早期診斷中應用的探討[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年02期
3 陳闖;譚曉虹;岑洪;李必迅;陳軍;;鼻咽癌組織中微淋巴管和微血管密度的觀察及其臨床意義[J];重慶醫(yī)學;2012年16期
4 陳斌;鄭億慶;鄒華;張志鋼;黃曉明;;窄帶成像技術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態(tài)學變化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2年01期
5 劉永珍;章華;;PET-CT誤診鼻咽癌1例報道[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1年03期
6 沈亞華;季明芳;蘇年華;程偉民;余元龍;吳文翰;;在鼻咽癌高發(fā)區(qū)采用風險評估方案和高危人群隨訪檢出早期鼻咽癌[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06期
7 張國華;馬婭梅;鄧明朝;容慶豐;;三種不同檢測方法在鼻咽癌診斷中的價值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0年20期
8 李驥;王勝資;王紓宜;鄒麗芬;閻小軍;;鼻咽癌淋巴管和微血管同期檢測與預后[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06期
9 倪曉光;賀舜;徐震綱;呂寧;高黎;袁崢;張月明;賴少清;易俊林;王曉雷;張蕾;李曉燕;王貴齊;;窄帶成像內鏡在喉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02期
10 倪曉光;賀舜;高黎;徐震綱;呂寧;袁崢;張月明;賴少清;易俊林;王曉雷;張蕾;李曉燕;王貴齊;;窄帶成像內鏡在喉咽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9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呂華,郭旭方,趙全明;發(fā)育階段人腦視覺系統(tǒng)微血管形態(tài)及年齡變化的研究[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3年12期
2 應大君;何光篪;劉正津;;犬腹直肌的微血管掃描電鏡觀察[J];解剖學報;1990年04期
3 田牛,胡金麟;臨床微循環(huán)觀測結果的數學表達[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992年05期
4 凌霄華;莊麗維;胡成乙;洪鈺;于欣;;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態(tài)變化及Bcl-2和M2-丙酮酸激酶的表達特點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年30期
5 凌霄華;于欣;楊曉明;莊麗維;朱承雁;李濱;米麗娜;劉鐵夫;劉雷;汪麗燕;;245例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態(tài)變化及Bcl-2和P53表達特點的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05期
6 陳斌;鄭億慶;鄒華;張志鋼;黃曉明;;窄帶成像技術下鼻咽癌黏膜微血管形態(tài)學變化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2年01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藺世龍;劉景昌;辛佩珠;;動物急性減壓病血細胞和微血管形態(tài)改變及高壓氧治療的效用[A];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和軍事病理學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亞俊;窄帶成像結合放大胃鏡觀察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態(tài)改變對胃粘膜病變診斷價值及與Ang-2、COX-2相關性的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22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62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