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的直接與間接療法——以Lidcombe計劃與基于需求-能力模型的方法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01:00
<正>口吃是一種常見的言語流暢性障礙,也是一種復(fù)雜且多重的言語障礙,通常會出現(xiàn)周期性拉長聲音、重復(fù)或阻斷聲音或音節(jié)[1]。大多數(shù)學(xué)齡前口吃兒童能夠自行恢復(fù),但也有少部分兒童的口吃會持續(xù)終身。而兒童早期口吃的治療方案也不少,分為間接療法與直接療法,其區(qū)別在于前者的重點是操縱環(huán)境因素(間接),后者是聚焦于改善兒童的言語(直接);其中最重要的兩種方法便是基于需求和能力模型(demands-capacities model,DCM)的間接治療方法,以
【文章來源】:聽力學(xué)及言語疾病雜志. 2020,28(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Lidcombe計劃(LP)與需求-能力模型(DCM)方法簡介
1.1 Lidcombe計劃(LP)
1.2 DCM方法
2 LP與DCM方法的比較
2.1 兩種治療方式理論基礎(chǔ)的比較
2.2 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及其操作要求的比較
2.2.1 治療效果的比較
2.2.2 言語參數(shù)變化對口吃兒童治療效果的影響
2.3 不同語言和文化對兩種治療方式的影響
2.3.1 不同語言對口吃治療的影響
2.3.2 不同文化背景對口吃治療時長的影響
2.3.3 雙語口吃兒童的治療效果
2.4 兩種治療方式的成本與成本效益的比較
3 總結(jié)與展望
本文編號:3450068
【文章來源】:聽力學(xué)及言語疾病雜志. 2020,28(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Lidcombe計劃(LP)與需求-能力模型(DCM)方法簡介
1.1 Lidcombe計劃(LP)
1.2 DCM方法
2 LP與DCM方法的比較
2.1 兩種治療方式理論基礎(chǔ)的比較
2.2 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及其操作要求的比較
2.2.1 治療效果的比較
2.2.2 言語參數(shù)變化對口吃兒童治療效果的影響
2.3 不同語言和文化對兩種治療方式的影響
2.3.1 不同語言對口吃治療的影響
2.3.2 不同文化背景對口吃治療時長的影響
2.3.3 雙語口吃兒童的治療效果
2.4 兩種治療方式的成本與成本效益的比較
3 總結(jié)與展望
本文編號:34500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4500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