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突發(fā)性聾患者耳鳴療效的相關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27 01:07
目的分析影響突發(fā)性聾伴耳鳴患者耳鳴轉(zhuǎn)歸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72例突發(fā)性聾伴耳鳴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4~79歲,中位數(shù)為43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7小時~14天,平均7.3天,分析性別、耳別、年齡、聽力損失程度、伴發(fā)癥狀及隨訪時間與耳鳴療效的關系。結(jié)果 72例突發(fā)性聾伴耳鳴的患者中,性別、耳別、伴眩暈及耳悶癥狀與耳鳴療效無明顯相關性(P>0.05),不同年齡組間耳鳴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0.05),超過60歲的突聾患者耳鳴的預后較差;耳鳴療效與聽力損失程度相關(P=0.007<0.05),重度聾及全聾型患者的耳鳴總有效率明顯低于其他各程度聽力損失者;耳鳴的癥狀隨時間延長有好轉(zhuǎn)的趨勢(P=0.002<0.05);耳鳴癥狀與睡眠相關(P=0.01<0.05),有睡眠障礙者的耳鳴癥狀更明顯。結(jié)論突發(fā)性聾患者耳鳴療效與性別、耳別、伴眩暈及耳悶癥狀無關;聽力損失程度重、年齡大于60歲、伴有睡眠障礙者的耳鳴療效較差。
【文章來源】: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20,28(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方法
1.2.2 聽力損失程度及純音聽閾曲線分型
1.2.3 耳鳴響度分級及耳鳴伴隨癥狀
1.2.4 聽力損失及耳鳴療效評定標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突聾治療后聽力及耳鳴的療效
2.2 不同性別、年齡、耳別、聽閾曲線類型及聽力損失程度突聾患者耳鳴療效的比較
2.3 伴睡眠障礙、眩暈及耳悶癥狀者的耳鳴療效比較
2.4 隨訪1、3、6個月患者耳鳴轉(zhuǎn)歸的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耳鳴的診治思路探討[J]. 余力生,馬鑫.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8(08)
[2]2171例耳鳴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 郭煥萍,楊海弟,鄭億慶,黃夏茵.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7(04)
[3]突發(fā)性聾伴耳鳴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 李倩,馬曉娟,王大勇,粟秦,王洪陽,蘭蘭,韓冰,齊悅,尹自芳,吳子明,薛希均,王秋菊.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5(01)
[4]耳鳴中樞化機制與臨床診療[J]. 黃治物,吳皓.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4(04)
[5]影響突發(fā)性聾患者耳鳴療效的相關因素分析[J]. 陳平,周津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3(01)
[6]主觀性耳鳴的診療流程[J]. 余力生.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0(02)
[7]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年,濟南)[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6(08)
[8]氟西汀參與耳鳴治療的意義[J]. 孫華,陳平.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5(02)
[9]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防聾和聽力減退工作情況介紹[J]. 卜行寬,劉鋌.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0(03)
本文編號:3002142
【文章來源】: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20,28(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方法
1.2.2 聽力損失程度及純音聽閾曲線分型
1.2.3 耳鳴響度分級及耳鳴伴隨癥狀
1.2.4 聽力損失及耳鳴療效評定標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突聾治療后聽力及耳鳴的療效
2.2 不同性別、年齡、耳別、聽閾曲線類型及聽力損失程度突聾患者耳鳴療效的比較
2.3 伴睡眠障礙、眩暈及耳悶癥狀者的耳鳴療效比較
2.4 隨訪1、3、6個月患者耳鳴轉(zhuǎn)歸的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耳鳴的診治思路探討[J]. 余力生,馬鑫.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8(08)
[2]2171例耳鳴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 郭煥萍,楊海弟,鄭億慶,黃夏茵.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7(04)
[3]突發(fā)性聾伴耳鳴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 李倩,馬曉娟,王大勇,粟秦,王洪陽,蘭蘭,韓冰,齊悅,尹自芳,吳子明,薛希均,王秋菊.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5(01)
[4]耳鳴中樞化機制與臨床診療[J]. 黃治物,吳皓.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4(04)
[5]影響突發(fā)性聾患者耳鳴療效的相關因素分析[J]. 陳平,周津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3(01)
[6]主觀性耳鳴的診療流程[J]. 余力生.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0(02)
[7]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年,濟南)[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6(08)
[8]氟西汀參與耳鳴治療的意義[J]. 孫華,陳平.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5(02)
[9]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防聾和聽力減退工作情況介紹[J]. 卜行寬,劉鋌.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0(03)
本文編號:3002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0021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