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毛細胞側壁結構在葡萄糖轉運中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4-10 16:18
本文關鍵詞:外毛細胞側壁結構在葡萄糖轉運中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耳蝸毛細胞分為內毛細胞(Inner Hair cells,IHCs)與外毛細胞(Outer Hair cells,OHCs)。內毛細胞的作用是將內耳感受到的聲信號轉換成神經沖動,而外毛細胞作為corti感受器的一部分,主要是作為聲音機械刺激的效應器來發(fā)揮作用,也就是在聲音傳遞到到內毛細胞之前需經過外毛細胞的修飾,從而保證耳蝸對聲音的精細分辨力和寬廣的強度感受范圍。而這一過程主要依靠外毛細胞的“電致運動”,即哺乳動物外毛細胞在受到電刺激后,其胞體能夠隨電刺激的頻率發(fā)生相應的快速伸縮變化。外毛細胞的伸縮運動的頻率高達幾萬赫茲,如此高頻率的細胞伸縮運動必然伴隨著大量的能源物質的消耗,但外毛細胞的電致運動又不依賴于ATP,那么外毛細胞的能量物質是如何進行轉運,外毛細胞膜下特殊的三層結構在其發(fā)揮怎樣的作用,以及這一轉運過程在電致運動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至今仍未知。哺乳動物大部分細胞主要是通過細胞膜上的轉運體吸收基本能源物質,外毛細胞也不例外,但由于外毛細胞側膜結構較為特殊,其側壁結構是由質膜層、網格層及表面下池三層組成,目前關于外毛細胞能量物質物質轉運的研究較少,因此外毛細胞側膜結構是否參與到基本能量物質轉運以及如何轉運目前知之甚少。葡萄糖是細胞的基本能源物質,因此本研究通過活細胞共聚焦顯微鏡觀察外毛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外毛細胞能夠吸收葡萄糖,并且可以看到外毛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量可隨葡萄糖的濃度及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隨后通過免疫組化實驗闡明葡萄糖轉運體各個亞型在外毛細胞上的表達分布情況,實驗數(shù)據表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葡萄糖轉運體主要呈點狀分布在外毛細胞的側膜結構及胞質中,并且葡萄糖轉運體-1(Glut-1)和葡萄糖轉運體-4(Glut-4)的分布較多,其中Glut-4主要分布在耳蝸外毛細胞側膜系統(tǒng)的內側。進而我們在相應的培養(yǎng)液中加入Glut-1及Glut-4的抑制劑進而觀察外毛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情況,發(fā)現(xiàn)葡萄糖吸收的量都較前明顯減少,但減少的程度不同,因此可得出外毛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過程可被調控。通過比對外毛細胞Glut-4、prestin以及P2X7的分布位置,三者均分布于外毛細胞側膜結構上,三者位置分布極為相近,同時在加入P2X7受體激動劑ATP后可發(fā)現(xiàn)外毛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量明顯增加。根據以上實驗我們可知葡萄糖可通過葡萄糖轉運體進入到外毛細胞內,并且這一過程能夠被調控。各型葡萄糖轉運體分布于外毛細胞側膜系統(tǒng)上,因此我們可得出外毛細胞側壁結構參與到外毛細胞基本能源物質轉運過程,同時外毛細胞Glut-4、prestin以及P2X7的分布位置極為相近,三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但仍需進一步研究探索。
【關鍵詞】:外毛細胞 電致運動 側壁結構 葡萄糖轉運體4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64.3
【目錄】:
- 英文縮略表6-7
- 摘要7-9
- Abstract9-10
- 前言10-13
- 第一部分 耳蝸外毛細胞葡萄糖轉運體亞型表達分布規(guī)律與特點研究13-25
- 材料與方法13-17
- 1. 實驗材料13-15
- 1.1 實驗動物13
- 1.2 實驗儀器13
- 1.3 實驗試劑13-14
- 1.4 溶液配制14-15
- 2. 實驗方法15-17
- 2.1 免疫熒光法檢測七型葡萄糖轉運體在耳蝸鋪片上的表達15-16
- 2.2 豚鼠耳蝸外毛細胞的分離16
- 2.3 免疫熒光法檢測各型葡萄糖轉運體在單離外毛細胞上的表達16-17
- 實驗結果17-23
- 1.葡萄糖轉運體亞型在昆明小鼠及豚鼠耳蝸鋪片免疫組化染色研究17-21
- 2.葡萄糖轉運體各個亞型分布在外毛細胞上不同部位21-23
- 討論23-24
- 結論24-25
- 第二部分 外毛細胞側壁結構參與基本能源物質的轉運25-36
- 材料與方法25-30
- 1. 實驗材料25-28
- 1.1 實驗動物25
- 1.2 實驗儀器25
- 1.3 實驗試劑25-26
- 1.4 溶液配制26-28
- 2. 實驗方法28-30
- 2.1 豚鼠耳蝸外毛細胞的分離28
- 2.2 快速活細胞成像系統(tǒng)測定進入外毛細胞內的 2-NBDG的量28-29
- 2.3 外毛細胞上Glut-1、Glut-4 葡萄糖轉運體、prestin及細胞膜的染色29
- 2.4 測定加入WZB117、STF-31、Indinavir和ATP后進入外毛細胞內的 2-NBDG的量29-30
- 2.5 數(shù)據處理與統(tǒng)計方法30
- 實驗結果30-34
- 1 2-NBDG被轉運進入外毛細胞(OHCs)細胞質30-31
- 2 隨著時間和濃度變化而變化的OHCs對 2-NBDG的攝取量31
- 3 GLUT-1 和GLUT-4 的抑制劑調控外毛細胞攝取 2-NBDG的過程31-32
- 4 通過染料以及抗體的染色對GLUT-4、prestin蛋白和P2X7的分布位置進行對比32-34
- 討論34-35
- 結論35-36
- 未來展望36
- 參考文獻36-39
- 綜述39-48
- 參考文獻44-48
- 碩士在讀期間發(fā)表及已完成的論文48
- 碩士在讀期間學術交流情況48
- 致謝48-50
【參考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于寧;耳蝸外毛細胞動力蛋白對聽覺靈敏度與頻率響應的調控機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本文關鍵詞:外毛細胞側壁結構在葡萄糖轉運中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7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971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