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上氣道MRI測量值與其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本文選題:睡眠呼吸暫停 + 阻塞性。 參考:《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6年04期
【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患者清醒狀態(tài)下的上氣道MRI測量值與其病情嚴重程度評價指標的相關性,并評估其臨床意義。方法對37例OSAHS患者及18例正常人進行清醒狀態(tài)下上氣道的MRI掃描,并對咽腔相關參數(shù)進行測量,比較OSAHS患者及正常人上氣道結構的差異。并將咽腔測量參數(shù)與OSAHS嚴重程度評價指標(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最低血氧飽和度、氧減飽和度指數(shù))進行相關性研究。結果 OSAHS患者軟腭后區(qū)氣道截面積及左右徑、咽側壁長度、舌體長度、舌根寬度、軟腭長度、軟腭厚度及軟腭在正中矢狀位的截面的面積與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最低血氧飽和度及氧減飽和度指數(shù)具有相關性(P均0.05)。結論上氣道MRI掃描所獲得的形態(tài)學測量數(shù)據(jù)可在一定程度上評估OSAHS的嚴重程度,對判定阻塞平面及選擇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RI measurements of upper airway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and the severity of OSAHS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37 patients with OSAHS and 18 normal subjects were examined with MRI and the parameters of pharyngeal cavity were measured to compare the structure of upper airway between OSAHS patients and normal subjec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pharyngeal cavity measurement and the severity of OSAHS (apnea hypopnea index, minimum oxygen saturation, 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airway cross-sectional area, left and right diameter of posterior soft palate, length of lateral pharyngeal wall, length of tongue body, width of tongue root, length of soft palate, thickness of soft palate, area of soft palate section in median sagittal position and apnea hypopnea index were found in OSAHS patients. The lowest oxygen saturation and 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were correlated (P 0.05). Conclusion the morphologic data obtained from MRI scan of upper airway can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OSAHS to some extent and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judging the obstruction plane and choosing the treatment plan.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yī)院放射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放射科;
【分類號】:R766;R44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嘉琳;李慶云;黃紹光;李敏;曹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上氣道螺旋CT影像阻塞位點研究[J];上海醫(yī)學;2005年11期
2 胡榮黨,潘可風,劉月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上氣道形態(tài)核磁共振成像研究[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5年01期
3 馬靖;王廣發(f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上氣道檢查[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9年06期
4 葉德志;;小兒上氣道咳嗽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0年30期
5 龔淼;范俊恒;張佐;唐潔;;舌骨及其肌肉與上氣道的關系[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1年02期
6 李志耀;盧曉峰;;上氣道影像學檢查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20期
7 盛曉麗;張思毅;葛平江;陳少華;羅小寧;黃宏明;;多平面聯(lián)合上氣道手術治療中重度OSAHS48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年20期
8 李峰;姚霞;;兒童上氣道咳嗽綜合征68例誤診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年06期
9 曹艷,陳克敏,潘自來,劉嘉玲,黃紹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上氣道的多層螺旋CT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年09期
10 溫偉生,胡敏,王照五,石校偉,張曉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不同體位下上氣道變化的臨床觀察[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榮黨;潘可風;劉月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睡眠時上氣道大小及軟組織的動態(tài)變化研究[A];浙江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屆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胡榮黨;劉月華;潘可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睡眠時上氣道動態(tài)變化的超快速核磁共振研究[A];浙江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屆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趙曉光;劉月華;;下頜漸進前伸對清醒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颊呱蠚獾廊S結構的影響[A];2004年上海市口腔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李向東;高雪梅;曾祥龍;;無鼾男性上氣道及周圍組織形態(tài)的增齡性變化[A];第三屆全國睡眠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賈培增;傅民魁;曾祥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的上氣道形態(tài)因素[A];第三屆全國睡眠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胡吉波;胡紅杰;侯鐵寧;高航翔;夏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發(fā)生阻塞部位的上氣道螺旋CT診斷[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7 陳廣;盧曉峰;朱敏;何建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颊叩纳蠚獾烙嬎懔黧w動力學初步研究[A];全國睡眠呼吸障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何建德;盧曉峰;石慧敏;王韶穎;;正常成人上氣道三維CT重建參數(shù)的建立[A];全國睡眠呼吸障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張馨月;黃亞奇;;體位改變導致的流體分布變化對上氣道形態(tài)與功能影響的模型研究[A];第十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全國生物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10 鄭立文;;上氣道咳嗽綜合征的藥物治療選擇[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李廣宇;緝拿慢性咳嗽“要犯”──上氣道咳嗽綜合征[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吳苡婷;打呼嚕也是一種疾病[N];上海科技報;2013年
3 宋冰冰;愛打鼾睡前4小時別飲酒[N];健康時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上氣道和周圍組織磁共振成像的意義[D];泰山醫(yī)學院;2011年
2 高萍;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上氣道多層螺旋CT評價[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劉洋;應用上氣道測壓指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治療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喬在霞;兒童上氣道咳嗽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鄭鶴琳;睡眠狀態(tài)下正常兒童上氣道的磁共振電影序列評估[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神平;上氣道壓力測定法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阻塞定位中的臨床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溫偉生;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影像學評估及手術選擇[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8 白士國;前方牽引對單側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氣道三維形態(tài)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程莉雅;懸雍垂腭咽成形術后上氣道壓力變化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余銀;小兒上氣道咳嗽綜合征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66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06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