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眼眶孤立性纖維性腫瘤臨床病理特征分析
本文選題:眶腫瘤 + 孤立性纖維性腫瘤; 參考:《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討眼眶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的臨床、影像、組織病理學特征及治療方法。方法:回顧分析經(jīng)手術治療的12例眼眶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病例的基本臨床資料和組織石蠟標本,研究該類腫瘤的臨床及組織病理學特點。結果:12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就診年齡為30~60歲;病程為2個月~12年;4例主訴眼球突出,4例主訴眼瞼腫脹,4例主訴發(fā)現(xiàn)腫物。病變位于右眼眶內(nèi)7例,左眼眶內(nèi)5例;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顯示多為眶內(nèi)邊界清楚的均勻或不均勻中低回聲區(qū),病變區(qū)多可見豐富的紅藍血流信號。CT檢查腫瘤多為邊界清楚的實質(zhì)性占位影,可被造影劑強化。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腫瘤細胞主要由梭形或卵圓形細胞組成,腫瘤細胞無明顯異形性,其間有膠原纖維和大量樹枝狀或鹿角狀血管。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CD34、波形蛋白抗體多為彌漫陽性表達。結論: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的臨床及影像學表現(xiàn)無顯著特異性,易與其他腫瘤混淆。結合臨床資料進行組織病理學及免疫組織化學檢查,可作為其定性診斷的重要依據(jù)。該腫瘤治療以手術完整切除為主。應注意密切隨訪。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imaging,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orbit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Methods: the basic clinical data and paraffin wax specimens of 12 cases of orbit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umors were studied. Results among 12 cases, 8 cases were male and 4 cases were female, the age was 30 ~ 60 years old, the course of disease was 2 months ~ 12 years, 4 cases had main complaint of exophthalmos, 4 cases complained of swelling of eyelid. The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7 cases in the right orbit and 5 cases in the left orbit. There were abundant red and blue blood flow signals in the lesion area. Ct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most tumors were solid space occupying shadow with clear boundary, which could be enhanced by contrast medium.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tumor cell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fusiform or oval cells. There was no obvious heteromorphism in the tumor cells. There were collagen fibers and a large number of dendritic or antler vessels in the tumor cell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most vimentin antibodies were diffusely positiv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of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are not specific and easy to be confused with other tumors. Histo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combined with clinical data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qualitative diagnosis. The tumor was treated mainly by complete resec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lose follow-up.
【作者單位】: 天津醫(yī)科大學眼科臨床學院;天津市眼科醫(yī)院天津市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分類號】:R739.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玉清;進一步提高影像學診治水平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年01期
2 官泳松;;介入影像學[J];四川醫(yī)學;2007年03期
3 本刊編輯部;;消息[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0年03期
4 ;RealWorld Orthopaedics:口袋中的影像學講師[J];中國信息界(e醫(yī)療);2012年10期
5 郭俊淵;從放射學到影像學:50年發(fā)展回顧[J];放射學實踐;1999年04期
6 李樹新;影像學40年之我見[J];放射學實踐;1999年04期
7 郭俊淵;消化道影像學前途光明[J];放射學實踐;2000年02期
8 江開達,昂秋青;國內(nèi)精神疾病影像學的進展[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0年S1期
9 程英升,尚克中;中華放射學雜志46年胃腸影像學論著的回顧性分析與思考[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1年10期
10 李萍,許玲華,劉立;急性局灶性腫塊樣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表現(xiàn)[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銀偉;江煒煒;徐俊;陳俊;時建銓;何偉;;7例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臨床及影像學特點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陳緒光;;骨纖維異常增殖癥的影像學表現(xiàn)(附98例報告)[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3 余朝俊;;再論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問題[A];第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與診斷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9年
4 李天然;趙春雷;;分子神經(jīng)影像學及其在腦科學研究方面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核素顯像暨核素治療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湯亞男;盧麗萍;杜小鵬;陳偉康;;急性Marchiafava-Bignami病的臨床與影像學特征(附1例報告)[A];2008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胡婷;王新穎;蔣穎;熊遠;胡晶晶;;精神運動發(fā)育遲緩患兒影像學表現(xiàn)與臨床表現(xiàn)分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分會第十一屆全國康復學術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7 俞晗春;陳志敏;;不同年齡段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影像學表現(xiàn)分析[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nèi)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8 張士良;張聯(lián)合;張梅花;;椎弓崩裂的輔助影像學征像[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韓江;郝淑華;顧科力;;淺述基層醫(yī)院影像學綜合診斷優(yōu)選應用[A];2003年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10 隋鴻錦;林威剛;魏卿;徐強;張健飛;鄭楠;宮瑾;唐煒;于勝波;;肝分段在影像學上和真實解剖分段之間的差異性[A];中國解剖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本報記者 連漪;影像學要尋找新定位[N];健康報;2013年
2 浙江省腫瘤醫(yī)院超聲科 劉俊平;影像學 要從經(jīng)驗向循證轉變[N];健康報;2011年
3 李槐;“大影像”與“獨聯(lián)體”[N];健康報;2003年
4 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 北京腫瘤醫(yī)院 張曉鵬 教授;腫瘤影像學 帶來癌癥治療新曙光[N];北京日報;2009年
5 聶翠蓉;介入影像與治療學有了專業(yè)雜志[N];科技日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朱國旺;普及提高 與現(xiàn)代醫(yī)學共同發(fā)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7 阮天明;人體偵察兵的驕傲[N];中華讀書報;2002年
8 早報記者 沈yN;他們的老照片里,有我們丟失的身份[N];東方早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徐靜;椎—基底動脈擴張延長癥的影像學特點及其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尹力;TT-TG間距在復發(fā)性髕骨不穩(wěn)診斷中的價值[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俞晗春;不同年齡段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影像學表現(xiàn)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4 林威剛;肝臟影像學分葉和實際解剖分葉之間的差異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李濤;Arnold-Chiari畸形的影像學比較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84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78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