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entis眼內注射治療病理性近視CNV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7-11-22 09:17
本文關鍵詞:Lucentis眼內注射治療病理性近視CNV的臨床療效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高度近視 脈絡膜新生血管膜 Lucentis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摘要】:目的:病理性近視(Pathologic myopia,PM)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眼底疾病,常嚴重威脅中青年人群視力,其中由PM繼發(fā)脈絡膜新生血管(Pathologic myopia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m CNV)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本研究通過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制劑—雷珠單抗(Ranibizumab商品名稱Lucentis)治療m CNV,觀察與比較不同治療組治療前后最佳矯正視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黃斑中心視網(wǎng)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以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結果,評價Lucentis治療m CNV的效果以及為臨床治療該疾病尋求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方法:分析與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眼底病科確診的全部m CNV患者以及相關資料,診斷依據(jù)為患者典型的眼底改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及FFA的結果。然后根據(jù)入組標準和排除標準選擇出60例患者(62眼),分為兩組:試驗組29例(30眼),對照組31例(32眼)。試驗組行雷珠單抗0.05ml(0.5mg)玻璃體腔注射(intravitreal Ranibizumab IVR)+口服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對照組僅口服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兩組口服藥物的療程與劑量相同,即3次/日,3粒/次,服藥持續(xù)3個月。同時將試驗組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兩組,試驗A組15例(15眼)與試驗B組14例(15眼),A組行1+PRN方案治療,即首次注射治療之后根據(jù)隨訪結果行重復注射治療的方案。B組行3+PRN方案治療,即每個月注射一次,連續(xù)3個月,最后根據(jù)隨訪結果行重復注射的治療方案。所有患者隨訪時間6個月,每位患者每月復查一次,記錄與分析BCVA、眼壓、眼底、眼前節(jié)、眼底照相、CRT和FFA的結果,評價IVR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BCVA值換算為log MAR值,所有定量資料數(shù)據(jù)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士SD)表示;兩組間連續(xù)變量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變量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分類變量比較采用X2檢驗,a=0.05為檢驗水準,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BVCA:治療前,試驗組與對照組平均BCVA分別為Log MAR0.937士0.135,Log MAR1.003士0.159,治療后6個月試驗組平均BCVA為Log MAR0.58士0.124,對照組平均BCVA為Log MAR 0.733士0.116,兩組治療后6個月較治療前視力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兩組間BVCA進行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試驗組治療后視力明顯好于對照組;2.CRT:試驗組治療前平均CRT325.93士12.92um,治療后6個月CRT260.43士10.55um,較術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平均CRT321.60士16.27um,治療后6個月CRT285.80士15.22um,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兩組間CRT比較也有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CRT降低平均值,分別是65.50um和35.77u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CRT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3.FFA結果:治療后6個月試驗組28眼(93%)m CNV病灶滲漏停止或減輕;對照組22例(69%)m CNV病灶滲漏停止或減輕,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滲漏滲漏停止或減輕的比例大于對照組。4.試驗組分為兩組,A組(1+PRN)與B組(3+PRN),治療后6個月A組(1+PRN)平均治療次數(shù)為1.80次,B組(3+PRN)平均治療次數(shù)為3.20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A組(1+PRN)治療后6個月平均BCVA為Log MAR 0.573士0.12,平均CRT值為260.53士10.70,B組(3+PRN)治療后6個月平均BCVA為Log MAR 0.578士0.14,平均CRT值為260.33士10.78,術后6個月BCVA、CRT分別進行組間對比,t值分別為-0.289、0.051,P值分別為0.775、0.96,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1.IVR治療m CNV安全有效,能有效的提高并穩(wěn)定患者視力,降低由m CNV引起的視網(wǎng)膜水腫厚度,抑制并減少m CNV病灶的滲漏,可作為首選治療方案。2.1+PRN治療方案效果良好,治療次數(shù)也相對較少,降低治療成本的同時又能降低多次反復注射帶來的風險。3.VEGF因子可能在m CNV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78.1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江開達,夏鎮(zhèn)夷,張明島,李昭德,陳興時,丁關元;精神分裂癥患者伴隨負變化(CNV)初步研究[J];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82年02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樊斌;;利用全基因組SNP芯片分型結果進行豬CNV識別[A];第十二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佳森;綿羊全基因組CNV與部分性狀的關聯(lián)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丁亞麗;Lucentis眼內注射治療病理性近視CNV的臨床療效觀察[D];吉林大學;2016年
2 黃潤虎;精神分裂癥事件相關電位CNV的追蹤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劉偉仙;玻璃體腔內注射Avastin治療特發(fā)性CNV的短期療效觀察[D];中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142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2142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