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法在腰椎生物力學應用中的研究進展和展望
本文關鍵詞:有限元法在腰椎生物力學應用中的研究進展和展望
更多相關文章: 有限元法 腰椎 生物力學 融合術 人工腰椎間盤置換
【摘要】: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在脊柱生物力學應用中的背景和意義,回顧了有限元法在腰椎力學應用中的研究進展,并對其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本文重點歸納整理了有限元法在腰椎本體建模、臨床應用研究和職業(yè)損傷防護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得出有限元法在腰椎生物力學應用中的主要研究方向:建模過程的精細化、仿真方法的更優(yōu)化、適用臨床評估的多樣化和人工腰椎間盤的臨床化。最后結合最新的研究進展和熱點方向,對有限元法在腰椎建模的自動化和個性化、新型術式的評估和分析、損傷機理和動態(tài)響應仿真等方面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本文通過對有限元法在腰椎生物力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行回顧和展望,以期為臨床腰椎問題提供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生物醫(yī)用材料及植入器械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有限元法 腰椎 生物力學 融合術 人工腰椎間盤置換
【基金】:深圳市科技計劃基礎研究資助項目(JCYJ20151030160526024) 深圳市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資助項目(SMJKPT20140417010001)
【分類號】:R68;R318.01
【正文快照】: 引言脊柱生物力學主要是使用生物骨骼結構和機械力學理論來研究椎骨和相鄰軟組織的生物力學規(guī)律[1]。由于脊柱與神經和動脈等重要解剖位置非常接近,因此脊柱受力變化可能對毗鄰結構產生影響。由交通事故或運動造成的嚴重脊柱創(chuàng)傷以及現代人生活方式中久坐不動的習慣等,導致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鐵翔,李永紅;腰椎骨折哈氏棒固定過牽1例[J];頸腰痛雜志;2000年03期
2 張康鑫,張偉,吳子征,鄭成勝,張志良;腰椎骨折合并膈疝漏診二例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0年01期
3 馬禮明;腰椎骨折1例漏診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1年11期
4 李楠,楊妙珍,葉有星;老年人非重創(chuàng)性腰椎骨折的特點及治療[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1年01期
5 趙寶權,王國文,唐麗華,于海龍,宋大勇;腰椎跳躍骨折1例報告[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6 甄鑫剛,孫鑒,閔紅巍;下腰椎骨折32例的外科治療[J];黑龍江醫(yī)學;2003年08期
7 余曉龍;徐志濤;劉瀟;王建輝;段早輝;舒曉敏;劉俊;;螺旋CT三維和多平面重建在外傷性胸、腰椎骨折綜合分型的臨床價值與應用[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栗志輝;梁池蓮;朱楊滔;馬倫;鄭丹;;腰椎骨折早期便秘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9 邵建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多節(jié)段腰椎骨折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年06期
10 李龍杰;張翔飛;李英普;曲揚;程連杰;;傷椎單節(jié)段固定治療腰椎骨折1例[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海志凡;;報告兩例罕見的腰椎平移損傷合并不全癱[A];第一屆全國脊髓損傷治療與康復研討會暨中國康復醫(y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yè)委員會脊髓損傷與康復學組成立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牟傳勇;;移植自身骨對骨折腰椎高度恢復探討(附14例報告)[A];第十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馬常根;;螺旋CT三維重建在腰椎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吳瓊華;陳維善;陳其昕;徐侃;李方財;;下腰椎骨折的手術治療[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骨科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抗癌協(xié)會骨軟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5 譚友軍;鄒娟;宋秀麗;;中西醫(yī)結合綜合治療骨盆/腰椎骨折后腸麻痹86例[A];2008年中醫(yī)外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袁福鏞;曹婉雛;劉玉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胸腰段、腰椎骨折脫位合并截癱的遠期療效觀察(附980例臨床分析)[A];跨世紀骨傷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薈萃[C];2004年
7 李軍民;余之培;李主一;湯遜;;骨質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手術治療及臨床研究[A];全國老年骨質疏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8 趙興;范順武;方向前;趙鳳東;;改良前后路聯合術一期治療嚴重腰椎骨折脫位的臨床價值[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海志凡;;報告兩例罕見腰椎骨折側方旋轉脫位合并不全癱[A];第三屆全國脊髓損傷治療與康復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邵海宇;陳錦平;張駿;;后路融合多釘固定治療嚴重腰椎骨折脫位[A];2013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學術年會暨國家級骨質疏松癥和骨質疏松性骨折診治進展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本報記者 黃丹;頸椎病防護從腰椎始[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2 上海曙光醫(yī)院西院 黃仕榮 副主任醫(yī)師;帶你正確認識腰椎滑脫[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黃萱;治療頸椎病應從腰椎開始[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4 魏妍平 楊振嶺;快速治療腰椎骨折臥床時間減至兩天[N];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
5 高杰;摔跤后的處理[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丹;基于腰椎多層螺旋CT掃描三維形態(tài)學分析的腰椎材料、形態(tài)及結構屬性變化與骨折相關性的FEA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金鑫;長節(jié)段和短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下腰椎骨折療效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顧勇杰;下腰椎骨折30例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3 彭浩;腰椎模擬肌肉在橫向撞擊中的生物力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任朝暉;腰椎前路途徑手術并發(fā)癥原因探討及其預防[D];中南大學;2008年
5 鄧燕青;新西蘭大白兔腰椎形態(tài)學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閆廣奎;腰椎骨折脫位椎弓根螺釘系統(tǒng)固定法的三維有限元分析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肖智韜;腰椎—椎弓根螺釘固定系統(tǒng)的建模與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8 郭宇松;后方韌帶復合體對雄腰椎穩(wěn)定作用的評估及生物力學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張文武;兩種后路跨傷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對比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鄭丁p,
本文編號:870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87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