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治療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康復機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21:54
本文關鍵詞:高壓氧治療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康復機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 高壓氧治療 功能磁共振 低頻振幅 功能連接
【摘要】:目的:采用低頻振幅分析方法(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基于楔前葉為種子點的功能連接分析方法(Function Connectivity,FC)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探討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前后靜息腦功能的變化特點,進一步了解高壓氧治療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的康復機制。材料與方法:使用Siemens Skyra 3.0 T磁共振掃描儀對15例TBI患者行顱腦靜息態(tài)f MRI掃描,矢狀位全腦3D-T1WI及常規(guī)MRI序列掃描(T2WI及T2-FLAIR);其中12例行高壓氧治療2個療程后復查亦進行上述序列掃描,高壓氧治療前后分別組成高壓氧治療前組(pre-HBOT)和高壓氧治療后組(post-HBOT);另招募15例年齡、利手、性別及教育程度相仿的健康志愿者作為正常對照組,對其行與患者組相同的顱腦成像序列掃描。在Matlab2012b平臺上運用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數(shù)據(jù)處理助手(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 MRI,DPARSF)和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包(REST 1.8)對數(shù)據(jù)進行ALFF以及基于楔前葉(Precuneus,Pru)為種子點的功能連接(FC)分析處理,并結合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蒙特利爾認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評估TBI患者HBOT前后的認知水平。結果:(1)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較(p0.05),TBI組ALFF值顯著減低腦區(qū)主要包括:左側楔前葉、右側楔前葉、左側舌回、右側角回、右側顳下回、右側顳中回;ALFF值顯著增高的腦區(qū)主要包括:左側顳下回、左側梭狀回、雙側中央前回、雙側中央旁小葉及右側輔助運動區(qū)。(2)pre-HBOT組與post-HBOT組相對比(p0.05),post-HBOT組的雙側中扣帶回、雙側楔前葉、及雙側頂上回ALFF值較pre-HBOT組明顯增高。(3)基于雙側Pru為種子點的FC法(p0.05),TBI組Pru與右側海馬、右側島葉、右側顳下回、右側顳極等腦區(qū)之間的功能連接較正常對照組明顯減低;與右側距狀溝周圍皮層及右側舌回之間的功能連接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增高。(4)基于雙側Pru為種子點的FC法,與pre-HBOT組比較(p0.05),post-HBOT組Pru與右側海馬、右側海馬旁回、右側顳下回、右側梭狀回及右側顳極等腦區(qū)之間功能連接明顯增強。結論:(1)TBI患者除常規(guī)MRI能顯示的結構損傷部位外,還存在多發(fā)的功能損傷區(qū)域,rs-f MRI為顯示這些損傷提供了可能。(2)高壓氧干預治療能夠促進TBI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修復,可以作為TBI患者早期干預治療方法之一。(3)高壓氧治療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的康復機制主要是通過促進TBI患者參與相同功能不同腦區(qū)的代償完成神經(jīng)功能重組。
【關鍵詞】: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 高壓氧治療 功能磁共振 低頻振幅 功能連接
【學位授予單位】:蚌埠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51.15;R445.2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材料與方法10-14
- 結果14-26
- 討論26-31
- 結論31
- 參考文獻31-37
- 致謝37-38
- 附錄A38-39
- 附錄B39-40
- 附錄C:綜述40-46
- 參考文獻43-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郝澤林;王衛(wèi)民;圣錦濤;翁旭初;姜啟周;程軍;裘五四;;急性輕型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功能與分子醫(yī)學影像學(電子版);2015年02期
2 ;Changes of 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before and after hyperbaric oxygenation: A randomly controlled stud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7年05期
3 張小年;張皓;朱鏞連;;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的流行病學概況[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5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熊坤林;擴散張量及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輕度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中的應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22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8229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