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旁路移植術患者血小板microRNAs的激活與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冠脈旁路移植術患者血小板microRNAs的激活與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體外循環(huán) microRNAs 血小板功能
【摘要】:目的觀察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患者血小板microRNAs和血小板功能的變化,對比體外循環(huán)(CPB)和非體外循環(huán)(off-pump)對凝血功能、血小板microRNAs的影響,并了解其與轉機時間的關系。方法 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50例CABG患者入組,分為CPB組和off-pump組,排除標準為:急診手術、二次手術、CABG合并其他手術、肝、腎和血液系統(tǒng)慢性疾病;記錄患者術前基本資料。選取麻醉誘導后(T1)、魚精蛋白中和5 min后(T2),采用常規(guī)實驗室方法測定血常規(guī);用快速血栓彈力圖儀行凝血功能檢測;RT-PCR技術檢測miR-223和miR-126基因的表達。結果 50例患者,兩組各25例。T2相比于T1,兩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血紅蛋白均明顯下降,但off-pump組下降幅度小,且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30,P0.001);魚精蛋白中和后,兩組血小板功能均下降,但中位數(shù)都在正常范圍內,兩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73)。與術前相比,miR-223和miR-126魚精蛋白中和后均明顯增高,且CPB組升高更明顯(P0.001)。魚精蛋白中和后血凝塊強度最大振幅與轉機時間呈現(xiàn)直線關系(r=0.64,P=0.008)。結論 CPB和off-pump魚精蛋白中和后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shù)和血小板功能均明顯降低,但對血小板功能影響相對較小,血小板功能隨著轉機時間延長而代償性增高,與血小板激活水平變化趨勢并不同步。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體外循環(huán)科;
【關鍵詞】: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體外循環(huán) microRNAs 血小板功能
【分類號】:R654.2
【正文快照】: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CABG)包括體外循環(huán)(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和非體外循環(huán)(off-pump)兩種,其利弊一直存在爭議[1]。后者具有相對創(chuàng)傷小、術后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但其長期血管通暢率和生存率低于前者[2]。其實,兩者很難明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書芝,平芬,趙景春,鄭師陵;4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功能的變化[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4年16期
2 戴克勝;劉光磊;王月丹;李素萍;阮長耿;;不同重力環(huán)境下血小板功能改變及其致病機制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10期
3 閆中霞;華潞;;血小板功能檢測技術應用進展[J];武警醫(yī)學;2011年12期
4 韓忠朝;呂聯(lián)煌;;獲得性血小板功能異常[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1984年11期
5 姚爾固;李玉秀;;血小板第4因子不是反映血小板功能增高的良好指標[J];河北醫(yī)學院學報;1984年03期
6 王敬武;胡穎;謝成崗;;青海某工廠179例機關干部、工人血小板功能測定的調查[J];青海醫(yī)藥雜志;1988年02期
7 王敬武,胡穎,謝成崗;86例高血壓患者血小板功能測定[J];醫(yī)師進修雜志;1989年08期
8 GeorgeJN;ShattilSJ;黃穗子;;獲得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的臨床重要性[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1992年08期
9 胡俊斌,宋善俊,沈迪;獲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癥[J];血栓與止血學雜志;1994年04期
10 胡俊斌;藥物性血小板功能異常[J];臨床內科雜志;199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克勝;劉光磊;王月丹;李素萍;阮長耿;;不同重力環(huán)境下血小板功能改變及其致病機制研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2 戴克勝;王月丹;閆榮;史權威;元艷宏;王志成;程虹;李素萍;樊瑜波;莊逢源;;重力對血小板功能影響的研究[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3 朱妙章;藏益民;陳士良;馬新亮;趙志青;;局部缺血區(qū)血液流變學和血小板功能的變化特點[A];中國保健醫(yī)學研究會心臟學學會全國第一屆心臟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4 馬建林;李斌;陳關良;蘇哲坦;李新明;王圣;吳忠;;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與血脂水平相關[A];全國第十屆心臟學學會、第十三屆心功能學會、《心臟雜志》編輯部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姚紅霞;黃莉;林麗娥;吳從明;姚志明;王谷云;王華;饒若;符祥俊;唐瑞梅;;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標的變化及其與血小板數(shù)量關系的研究[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6 馬中富;李天木;關開泮;黎湛興;詹紅;徐鐘源;蔣祖勛;;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漿內皮素-1與血小板功能關系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7 胡朝暉;鄒云增;;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兔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血小板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8年
8 李虎;賈國良;郭文怡;王海昌;秦濤;王小燕;趙惠強;;紫杉醇慢速釋放支架置入術后血小板功能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4年
9 張堅;王春榮;戴建華;陳孝曙;葛可佑;楊淑華;蔡琪春;張玉玲;趙文華;閻文富;;棕櫚油對成人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響[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七屆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10 秦濤;李虎;賈國良;郭文怡;王海昌;李偉杰;劉兵;;直接支架置入術對冠狀動脈循環(huán)白細胞及血小板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呂乃群;戒煙兩周即可改善血小板功能[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2 記者 李天舒 孟曉捷;服阿司匹林預防血栓應檢測血小板功能[N];健康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丹;趨化因子CCL2對血小板功能的調控及其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陳良;成人心臟外科體外循環(huán)時和體外循環(huán)后紅細胞輸血的危險因素評估及白蛋白預處理管路對全主動脈弓置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炎癥反應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6年
3 趙志青;心肌缺血時血小板功能的變化及其對冠脈循環(huán)和心臟功能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1989年
4 劉海波;冠心病患者冠脈循環(huán)中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等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4年
5 紀宏文;1. 體外循環(huán)和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凝血系統(tǒng)、血小板功能的變化 2. 以及抑肽酶、烏司他丁對凝血系統(tǒng)、血小板功能和術后早期心肌梗塞發(fā)生率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春蔚;他克莫司對血小板功能影響的體外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高敏;遺傳性血小板功能障礙疾病64例臨床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居奔;雙通道全自動血小板功能分析儀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4 張武飛;急性創(chuàng)傷兒童術中血小板功能變化[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段衛(wèi);不同強度的規(guī)則運動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D];揚州大學;2001年
6 杜惠琴;葡多酚對血小板功能與血栓形成的影響作用[D];青島大學;2005年
7 李祖蘭;血小板功能實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8 盧潔;Sonoclot監(jiān)測冠心病病人服用不同劑量雙聯(lián)抗血小板藥物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變化[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曹豐;小冠脈支架對冠心病患者血漿血小板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質作用的臨床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10 程彥;抗炎抗凝雙效融合蛋白TAP-SSL5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49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74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