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拇展肌電生理變化與拇外翻三維復雜畸形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04 03:54
目的:拇外翻畸形是足踝外科常見疾病,不僅包括第1跖趾關節(jié)外翻,且有拇趾及第1跖骨的旋前、籽骨半脫位、前足橫弓的塌陷、足部肌肉功能紊亂和足生物力學改變,是涉及足部解剖及生物力學改變等一系列的三維復雜畸形。目前文獻認為拇展肌和拇收肌二者肌力失衡是導致拇外翻畸形發(fā)生的核心因素,拇展肌與拇外翻畸形關系密切,但其功能改變是否參與拇外翻三維復雜畸形變化,目前相關研究較少,故本文主要通過針電極肌電圖儀,探索拇展肌電生理功能改變與拇外翻足三維復雜畸形改變的關系,進一步研究拇外翻畸形的發(fā)病機制以及病理變化,以期對提高畸形矯正率有所幫助。方法:本研究共納入30例,其中男7例,女23例;拇外翻患者24例(其中單側拇外翻足14例、單側正常足14例,雙側拇外翻足10例),自愿受試者(雙側均為正常足)6例,共計拇外翻足34足,正常足26足。利用針電極肌電圖儀獲取拇展肌收縮波幅,比較正常足與拇外翻足拇展肌收縮波幅之間的差異;足X線正側位片測量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間角(IMA),分析拇外翻足拇展肌收縮波幅與拇外翻畸形程度的相關性;采用前足橫弓指數H評估拇外翻足的前足橫弓塌陷程度,分析拇外翻畸形程度與前足橫...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18858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選取拇展肌肌腹中信號良好的采集點
材料與方法3利用針電極肌電圖儀獲取拇展肌收縮波幅,比較正常足與拇外翻足拇展肌收縮波幅之間的差異;足X線正側位片測量HVA角、IMA角,分析拇外翻足拇展肌收縮波幅與拇外翻畸形程度的相關性;利用Photoshop軟件重建前足橫弓,計算前足橫弓指數(H)評估拇外翻足的前足橫弓塌陷程度,....
圖2跖屈拇趾誘發(fā)拇展肌收縮動作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2跖屈拇趾誘發(fā)拇展肌收縮動作圖3誘發(fā)拇展肌收縮后出現的運動單位動作電位
圖3誘發(fā)拇展肌收縮后出現的運動單位動作電位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2跖屈拇趾誘發(fā)拇展肌收縮動作圖3誘發(fā)拇展肌收縮后出現的運動單位動作電位
圖4拇展肌最大收縮后出現的募集相電位
材料與方法5圖4拇展肌最大收縮后出現的募集相電位2.2前足橫弓指數(H)的測量本研究前足橫弓重建方法參考馬昕等[7]提出的拇外翻的CT檢測,具體如下:分析每例拇外翻足經過各個跖骨頭最低點的CT冠狀面圖像(第1跖骨頭最低點以籽骨為準),選取CT圖像輸入電腦,利用Photoshop軟....
本文編號:3918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9188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