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B級胰瘺的危險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2-01 06:51
目的:探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后的患者發(fā)生B級胰瘺的危險因素。研究方法:回顧性分析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實施PD術后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患者完整病歷資料。對可能與生化漏患者發(fā)生B級胰瘺有關的指標進行單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算各因素的相對危險度:OR,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再選擇能夠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且經(jīng)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具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的術前指標繪制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評價該指標的預測價值,AUC>0.9提示價值較高,0.7-0.9提示價值中等,0.5-0.7提示價值較低,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針對具有中等預測價值以上的指標設計不同切割點值,分別計算敏感度、特異度、約登指數(shù)找出具有最大預測效能的臨界值。結果:280例PD患者中符合...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1 前言
2 資料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患者圍手術期一般情況和病理資料
2.3 相關診斷標準
2.3.1 生化漏及B級胰瘺診斷標準
2.3.2 術前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
2.3.3 術前急性膽管炎診斷標準
2.3.4 術后出血診斷標準
2.4 術前CT值的測量
2.5 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術后轉歸
3.2 PD術后生化漏的患者發(fā)生B級胰瘺的單因素分析
3.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4 兩組研究對象術前CT值分布圖對比
3.5 術前CT值對PD術后生化漏的患者發(fā)生B級胰瘺的預測價值
4 討論
5 結論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91730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1 前言
2 資料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患者圍手術期一般情況和病理資料
2.3 相關診斷標準
2.3.1 生化漏及B級胰瘺診斷標準
2.3.2 術前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
2.3.3 術前急性膽管炎診斷標準
2.3.4 術后出血診斷標準
2.4 術前CT值的測量
2.5 統(tǒng)計學分析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術后轉歸
3.2 PD術后生化漏的患者發(fā)生B級胰瘺的單因素分析
3.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4 兩組研究對象術前CT值分布圖對比
3.5 術前CT值對PD術后生化漏的患者發(fā)生B級胰瘺的預測價值
4 討論
5 結論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91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8917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