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隨訪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28 19:59
目的:在發(fā)展中國家,風濕性心臟病是導致心臟瓣膜病變常見的原因,目前我中心治療風濕性二尖瓣疾病常用的手術方式為二尖瓣置換術。風濕性心臟病會造成左心房擴大,在臨床上觀察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無癥狀的左心房擴大、三尖瓣關閉不全的患者并不少見,同時,再次二尖瓣置換術的患者也逐漸增多。本研究對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的病例進行了近、中期隨訪,旨在分析評估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69例施行了單純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的患者,根據(jù)術前左心房內(nèi)徑大小分為兩組,左心房內(nèi)徑<60mm為第一組,左心房內(nèi)徑≥60mm為第二組。常規(guī)胸骨正中切口下行二尖瓣置換術,人工瓣膜均為機械瓣。術后隨訪55.02±10.76個月,分別取術前、術后7天、術后3月,最近一次隨訪的超聲心動圖、心電圖、心功能等來進行評估分析。結(jié)果:圍術期無死亡病例,術后隨訪第一組死亡2例,第二組死亡1例。術后2組的LAD均有所下降,第一組減少了11.31±6.07mm,第二組減少了22.05±6.87mm。但5年后左心房均比術后7天增大,第一組增大了4.10±6.09m...
【文章來源】: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術前LAD與AF的ROC曲線
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隨訪分析 2019 屆碩士學位論尖瓣反流量等無明顯相關性。說明術前二尖瓣反流量及二尖瓣跨瓣壓差能預測術后左心房的變化。術后 5 年 AF 與術后 5 年 LAD 大小的變化(術后年 LAD 與術后 7 天 LAD 的差值)呈正相關(r=0.716,p=0.001)。術前 L與 AF 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下面積(Area uder Roc curve,AUC)分別為 0.731,p=0.02當術前 LAD 為 55.50mm 時,為最佳臨界值,敏感度為 71.4%,特異度 60%(圖 3-1)。術后 5 年 AF 與 LAD 大小的變化 ROC 曲線非常顯著,AUC 為 0.96P=0.001,LAD 增大 5.5mm 為最佳臨界值,敏感度為 84.2%,特異度為 60(如圖 3-2)。
本文編號:3463277
【文章來源】: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術前LAD與AF的ROC曲線
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后隨訪分析 2019 屆碩士學位論尖瓣反流量等無明顯相關性。說明術前二尖瓣反流量及二尖瓣跨瓣壓差能預測術后左心房的變化。術后 5 年 AF 與術后 5 年 LAD 大小的變化(術后年 LAD 與術后 7 天 LAD 的差值)呈正相關(r=0.716,p=0.001)。術前 L與 AF 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下面積(Area uder Roc curve,AUC)分別為 0.731,p=0.02當術前 LAD 為 55.50mm 時,為最佳臨界值,敏感度為 71.4%,特異度 60%(圖 3-1)。術后 5 年 AF 與 LAD 大小的變化 ROC 曲線非常顯著,AUC 為 0.96P=0.001,LAD 增大 5.5mm 為最佳臨界值,敏感度為 84.2%,特異度為 60(如圖 3-2)。
本文編號:3463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4632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