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質激素預防食管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術后食管狹窄的有效性研究:一項meta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23:54
目的:本次meta分析目的在于評估糖皮質激素預防食管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術后食管狹窄的有效性。方法:我們利用Pubmed, Web of Science,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CNKI和CBM數據庫,對相關文獻進行系統檢索(截止日期到2015年2月)。結果:共有6篇文獻符合入選標準,總計214例患者納入分析,其中干預組104例,對照組110例。食管狹窄率RR值為0.20(95%CI0.10-0.39)。內鏡下球囊擴張術(EBD)次數(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vs未行特殊預防)WMD值為-2.59次(95%CI-3.82—-1.37);內鏡下球囊擴張術(EBD)次數(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vs預防性EBD術)WMD值為-15.74次(95%CI-20.30—-11.19)。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相比,ESD術后前15天出血風險低(0次vs0.46次,P=0.020),第20天起EBD術次數少(1.6次vs4.27次,P=0.011)。結論:糖皮質激素對食管ESD術后食管狹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相比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局部覆蓋糖...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狹窄率RR值森林圖
圖3.3 EBD次數(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VS未行特殊預防)WMD值森林圖3.4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與預防性EBD術EBD次數的差異3篇文獻評估了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與預防性EBD術EBD次數的差異,共包含71例病人(其中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組33例)[22, 24,27]。糖皮質激素組EBD次數平均值在1.7-13.8之間;預防性EBD組EBD次數平均值在15.6-33.5之間。相關信息見表3.4.2.上述研究中,其WMD值均小于0,且均有統計學意義。相關信息見表3.4.3.經計算P=0.181和(或)12=41.5%,提示文獻之間差異不顯著,采用固定效應模型。EBD次數的合成WMD值(WMD值=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組EBD次數一預防性行EBD術組EBD次數)為-15.74次(95%CI-20.30—-11.19 )。相關信息詳見圖3.4異質性小,無需進行亞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圖3.4 EBD次數(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vs預防性EBD術)WMD值森林圖3.5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食管狹窄多個終點的差異Mori等學者[23]評估了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曲安奈德凝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局部激素應用操作時間、滲血、EBD次數的差異,共包含41例病人(其中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組20例)。兩組之間局部激素應用操作時間沒有統計學差異(6.87min vs 7.33min,P=0.195 )?相關內容詳見表3.5.1.食管內鏡枯膜下剝離術(ESD)術后前15天,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相比出無風險低(0次vsO.46次,P 二0.020 );自第20天起,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激素相比EBD術次數少
本文編號:3416869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狹窄率RR值森林圖
圖3.3 EBD次數(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VS未行特殊預防)WMD值森林圖3.4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與預防性EBD術EBD次數的差異3篇文獻評估了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與預防性EBD術EBD次數的差異,共包含71例病人(其中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組33例)[22, 24,27]。糖皮質激素組EBD次數平均值在1.7-13.8之間;預防性EBD組EBD次數平均值在15.6-33.5之間。相關信息見表3.4.2.上述研究中,其WMD值均小于0,且均有統計學意義。相關信息見表3.4.3.經計算P=0.181和(或)12=41.5%,提示文獻之間差異不顯著,采用固定效應模型。EBD次數的合成WMD值(WMD值=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組EBD次數一預防性行EBD術組EBD次數)為-15.74次(95%CI-20.30—-11.19 )。相關信息詳見圖3.4異質性小,無需進行亞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圖3.4 EBD次數(預防性使用糖皮質激素vs預防性EBD術)WMD值森林圖3.5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食管狹窄多個終點的差異Mori等學者[23]評估了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曲安奈德凝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局部激素應用操作時間、滲血、EBD次數的差異,共包含41例病人(其中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組20例)。兩組之間局部激素應用操作時間沒有統計學差異(6.87min vs 7.33min,P=0.195 )?相關內容詳見表3.5.1.食管內鏡枯膜下剝離術(ESD)術后前15天,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凝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相比出無風險低(0次vsO.46次,P 二0.020 );自第20天起,預防性局部覆蓋糖皮質激素與預防性局部注射激素相比EBD術次數少
本文編號:3416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4168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