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外科論文 >

側后方皮下內括約肌挑取切斷術與側方內括約肌切開術治療肛裂的臨床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23:25
  背景:肛裂是肛腸科常見病,頑固性肛裂患者可有劇烈疼痛且持續(xù)較長時間,痛苦很大并對生活與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對于肛裂患者來說,當藥物保守治療無法治愈時,手術往往是其最終的選擇,目前側方內括約肌切開術(LIS)仍是手術根治難治性肛裂的常用的手術術式,可以通過手術解除痛苦。但LIS創(chuàng)面開放,術后疼痛較重,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較長。如何避免或減少開放性創(chuàng)面的缺點是LIS手術需要解決的問題。目的:為了減輕LIS手術導致的術后創(chuàng)面疼痛、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長等不足,提出了一種基于LIS手術原理的皮下潛行內括約肌切斷手術,觀測其治療效果和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等,為臨床改進肛裂手術術式提供依據(jù)。方法: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Ⅱ、Ⅲ期肛裂患者3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采用側后方皮下內括約肌挑取切斷術手術方式,對照組采用側方內括約肌切開術手術方式治療。術后詳細觀測并記錄下兩組患者手術所需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部疼痛情況(術畢后當日肛門疼痛持續(xù)時間;術后第1、3、7、14天肛門疼痛程度;術后首次大便時肛門部疼痛程度)、術后第一次排便時出血情況、術后創(chuàng)面感染情況、術后肛門形態(tài)、術后肛門功能、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在院天... 

【文章來源】: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論研究
    1. 肛裂的定義
    2. 肛裂的病因
        2.1 內括約肌痙攣學說
        2.2 感染學說
        2.3 損傷學說
        2.4 中醫(yī)對肛裂病因病機的認識
    3. 現(xiàn)代醫(yī)學對肛裂發(fā)病機制的認識
    4. 肛裂的組織病理學
    5. 肛裂的臨床癥狀
        5.1 疼痛
        5.2 出血
        5.3 便秘
        5.4 痰癢
        5.5 其他癥狀
    6. 肛裂的分類
        6.1 二期分類法
        6.2 三期分類法
        6.3 其他分類法
    7. 肛裂的診斷
        7.1 詢問病史
        7.2 專科體檢
    8. 肛裂的鑒別診斷
        8.1 克羅恩病
        8.2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
        8.3 肛管結核性潰瘍
        8.4 肛管上皮癌
        8.5 肛門皸裂
        8.6 肛管損傷
        8.7 梅毒性潰瘍
        8.8 軟性下疳
    9. 肛裂的治療
        9.1 一般治療
        9.2 中藥內治法
        9.3 化學切割法
        9.4 手術治療
        9.5 局部封閉法
        9.6 針灸療法
        9.7 埋線療法
        9.8 其他治療方法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研究對象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試驗病例的終止
        1.6 病例的脫落與處理
    2. 一般資料
        2.1 年齡
        2.2 性別
        2.3 病程
        2.4 分期
        2.5 裂口位置
    3. 治療方法
        3.1 術前準備
        3.2 麻醉方法及體位
        3.3 手術方法
        3.4 術后處理
        3.5 隨訪
    4. 療效判定標準
    5. 觀察指標
        5.1 術中出血量
        5.2 手術時間
        5.3 肛門疼痛情況觀察
        5.4 術后出血情況
        5.5 術后創(chuàng)面感染情況
        5.6 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5.7 肛門形態(tài)評分
        5.8 肛門功能評分
        5.9 術后復發(fā)
        5.10 住院時間
    6. 統(tǒng)計方法
    7. 觀察結果
        7.1 治愈率
        7.2 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7.3 術中出血
        7.4 手術時間
        7.5 疼痛評價
        7.6 術后出血情況
        7.7 術后創(chuàng)面感染
        7.8 肛門形態(tài)評分
        7.9 肛門功能評分
        7.10 術后復發(fā)
        7.11 住院天數(shù)
    8. 結果分析
        8.1 一般資料分析
        8.2 相關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分析
第三部分 討論
    1. 內括約肌與肛裂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關系
        1.1 相關的肌肉
        1.2 肛管后側的供血相對不足
        1.3 內括約肌張力的產(chǎn)生機制
        1.4 IAS的神經(jīng)支配
        1.5 內括約肌與肛裂發(fā)生發(fā)展的聯(lián)系
    2. 肛裂的手術問題
        2.1 肛管擴張術
        2.2 肛裂切除術
        2.3 縱切橫縫術
        2.4 推進皮瓣術
        2.5 內括約肌切開術
    3. 關于內括約肌切開術
        3.1 內括約肌的切開范圍
        3.2 在何處切開內括約肌
        3.3 手術術式
        3.4 術后并發(fā)癥
    4. 研究結果的意義及啟示
    5. 側后方皮下內括約肌挑取切斷術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6. 問題與展望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病例采集表
    附錄2 英文縮略語
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肛裂切除結合內括約肌后正方位與側方位切斷術治療慢性肛裂的療效比較[J]. 曾成永,曹傳敏,劉家榮,蘇松盛,何進達.  醫(yī)學綜述. 2018(19)
[2]潛行側方內括約肌松解術與后正中位內括約肌切斷術治療陳舊性肛裂的療效比較[J]. 李新峰.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8 (01)
[3]華東地區(qū)肛腸疾病流行病學相關因素分析[J]. 覃金玲,王業(yè)皇,譚靜玲,夏軍.  中國肛腸病雜志. 2016 (02)
[4]兩種術式在慢性肛裂中的綜合療效對比[J]. 楊光英.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2(04)
[5]Innovations in chronic anal fissure treatment:A systematic review[J]. Aaron Poh,Kok-Yang Tan,Francis Seow-Cho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2010(07)
[6]后側位內括約肌部分切斷術配以濕潤燒傷膏及克澤普注射治療陳舊性肛裂[J]. 董建峰,陳鳳,懷玲玲.  中外醫(yī)療. 2010(12)
[7]肛裂解剖病因學研究的新進展[J]. 張東銘.  中國臨床醫(yī)生. 2006(09)
[8]次側切術治療期肛裂前后肛門直腸壓力對比分析[J]. 耿學斯,趙斌,郭義,陳贊慶.  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 2004(04)
[9]次側切術治療Ⅲ期肛裂60例臨床觀察[J]. 耿學斯,趙斌.  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 2004(06)
[10]經(jīng)皮側方內括約肌部分切斷術治療陳舊性肛裂[J]. 薛志強,高標.  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 2002(04)



本文編號:33308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3308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e28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