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面部除皺術的臨床效果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12:48
目的:對24例面部除皺術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10月馬少林教授施行面部除皺術24例病例,其中包括女性21例,男性3例,年齡范圍為40歲69歲,平均年齡為59.0歲。單純行面中上部除皺術15例,單純行面中下部除皺術5例,行全面部除皺術4例。根據(jù)皺紋嚴重程度評分量表,由兩名非手術的醫(yī)師對受術者術前、術后的影像學資料對受術者面部最明顯的皺紋進行評價,術后通過專家門診復診、電話、微信進行隨訪。隨訪同時對術后各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行統(tǒng)計。結果:本次研究共24例,術后獲得隨訪18例,隨訪時間124個月,術后效果明顯,術后全部病例面部老化所致的皺紋基本消失,老化松弛下垂的皮膚軟組織得以緊致上提,解剖標志性結構恢復至年輕位置,如眉頭間距、眉眼間距增加,鼻唇溝變淺等,面部容貌外觀呈現(xiàn)明顯年輕化,無嚴重并發(fā)癥。結論:面部年輕化干預措施種類繁多,尤其近年來微創(chuàng)手術廣泛開展,但難以解決高齡、中重度面部老化受術者所面臨的問題,然而除皺術因其剝離范圍及剝離層次到位,解剖操作細致,視野相對開闊,可去除多余冗雜的皮膚,避免面部皮膚...
【文章來源】: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受術者的年齡分布情況圖
新疆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3受術者性別比例,手術方式的選擇本次研究共納入24名受術者,其中女性21例,男性3例,如圖2所示,除皺術的受術者主要以女性為主。單純行面中上部除皺術15例,單純行面中下部除皺術5例,行全面部除皺術4例。62.5%的求術者選擇了面中上部除皺術,可能與其主要改善額紋、眼周皺紋有關,而“眼睛是靈魂的窗口”,眼周年輕化在面部年輕化中尤受關注,且面中上部除皺術對于面中下部衰老也有一定改善。圖2受術者的性別比例Fig.2Proportionofsubjectsex圖3手術方式的選擇分布Fig.3Distributionofsurgicaloptions
新疆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3受術者性別比例,手術方式的選擇本次研究共納入24名受術者,其中女性21例,男性3例,如圖2所示,除皺術的受術者主要以女性為主。單純行面中上部除皺術15例,單純行面中下部除皺術5例,行全面部除皺術4例。62.5%的求術者選擇了面中上部除皺術,可能與其主要改善額紋、眼周皺紋有關,而“眼睛是靈魂的窗口”,眼周年輕化在面部年輕化中尤受關注,且面中上部除皺術對于面中下部衰老也有一定改善。圖2受術者的性別比例Fig.2Proportionofsubjectsex圖3手術方式的選擇分布Fig.3Distributionofsurgicaloption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頸部分區(qū)及其局部結構解剖學:面中區(qū)、頰脂肪墊區(qū)和蝸軸區(qū)[J]. 王志軍,白承新,李冠一,滕曉雪,楊麗湘,李穎,崔志喬,高景恒.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9(10)
[2]SMAS層除皺術行面部年輕化的護理體會[J]. 抄龍芬,黃敬,原麗.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9(10)
[3]面部除皺術效果評價工具的探討[J]. 汪曲勝. 智慧健康. 2019(20)
[4]高位SMAS聯(lián)合FAME技術在面部年輕化中的應用進展[J]. 沈琪,公美華,楊大平.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9(07)
[5]面頸部分區(qū)及其局部結構解剖學[J]. 王志軍,白承新,李冠一,滕曉雪,楊麗湘,李穎,崔志喬,高景恒.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9(06)
[6]高位SMAS除皺術中三種耳前切口的比較[J]. 黃威,郭澍,孫強,冷冰,佟爽,王迪,郭佳妍.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9(05)
[7]面部除皺術的并發(fā)癥及防治[J]. 張暢,王佳琦.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9(01)
[8]高位SMAS除皺術的關鍵點[J]. 王志軍,王巖,石恒,樊雯君,黨寧,馬曉艷,葉立.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18 (10)
[9]論面部年輕化之方略[J]. 余力.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8(10)
[10]近十年面部年輕化治療進展[J]. 冉維志,高崧瀛.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8(07)
碩士論文
[1]中下面部除皺改良切口SMAS筋膜瓣折疊重構與傳統(tǒng)切口筋膜下懸吊對比[D]. 郜澤譽.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64817
【文章來源】: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受術者的年齡分布情況圖
新疆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3受術者性別比例,手術方式的選擇本次研究共納入24名受術者,其中女性21例,男性3例,如圖2所示,除皺術的受術者主要以女性為主。單純行面中上部除皺術15例,單純行面中下部除皺術5例,行全面部除皺術4例。62.5%的求術者選擇了面中上部除皺術,可能與其主要改善額紋、眼周皺紋有關,而“眼睛是靈魂的窗口”,眼周年輕化在面部年輕化中尤受關注,且面中上部除皺術對于面中下部衰老也有一定改善。圖2受術者的性別比例Fig.2Proportionofsubjectsex圖3手術方式的選擇分布Fig.3Distributionofsurgicaloptions
新疆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3受術者性別比例,手術方式的選擇本次研究共納入24名受術者,其中女性21例,男性3例,如圖2所示,除皺術的受術者主要以女性為主。單純行面中上部除皺術15例,單純行面中下部除皺術5例,行全面部除皺術4例。62.5%的求術者選擇了面中上部除皺術,可能與其主要改善額紋、眼周皺紋有關,而“眼睛是靈魂的窗口”,眼周年輕化在面部年輕化中尤受關注,且面中上部除皺術對于面中下部衰老也有一定改善。圖2受術者的性別比例Fig.2Proportionofsubjectsex圖3手術方式的選擇分布Fig.3Distributionofsurgicaloption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頸部分區(qū)及其局部結構解剖學:面中區(qū)、頰脂肪墊區(qū)和蝸軸區(qū)[J]. 王志軍,白承新,李冠一,滕曉雪,楊麗湘,李穎,崔志喬,高景恒.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9(10)
[2]SMAS層除皺術行面部年輕化的護理體會[J]. 抄龍芬,黃敬,原麗.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9(10)
[3]面部除皺術效果評價工具的探討[J]. 汪曲勝. 智慧健康. 2019(20)
[4]高位SMAS聯(lián)合FAME技術在面部年輕化中的應用進展[J]. 沈琪,公美華,楊大平.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9(07)
[5]面頸部分區(qū)及其局部結構解剖學[J]. 王志軍,白承新,李冠一,滕曉雪,楊麗湘,李穎,崔志喬,高景恒.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9(06)
[6]高位SMAS除皺術中三種耳前切口的比較[J]. 黃威,郭澍,孫強,冷冰,佟爽,王迪,郭佳妍.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9(05)
[7]面部除皺術的并發(fā)癥及防治[J]. 張暢,王佳琦.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9(01)
[8]高位SMAS除皺術的關鍵點[J]. 王志軍,王巖,石恒,樊雯君,黨寧,馬曉艷,葉立.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18 (10)
[9]論面部年輕化之方略[J]. 余力.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8(10)
[10]近十年面部年輕化治療進展[J]. 冉維志,高崧瀛.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8(07)
碩士論文
[1]中下面部除皺改良切口SMAS筋膜瓣折疊重構與傳統(tǒng)切口筋膜下懸吊對比[D]. 郜澤譽.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648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2648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