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損傷的生化檢測標志物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顱腦損傷 + 生化標志物; 參考:《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6年02期
【摘要】:正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位于椎管內的脊髓和位于顱腔內的腦。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外傷、中毒、病毒感染、遺傳缺陷、營養(yǎng)障礙等,臨床表現(xiàn)由損傷部位和程度所決定。目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的確診大部分依賴于臨床表現(xiàn)及臨床影像學資料。在中樞神經(jīng)損傷中,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青壯年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
[Abstract]: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 including the spinal cord located in the spinal canal and the brain in the skull. The caus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can be divided into trauma, poisoning, virus infection, genetic defect, nutritional disorder and so 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location and degree of injury. At present, the diagnos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mostly depends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clinical imaging data.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young adults.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無錫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連云港市灌云縣人民醫(yī)院;
【分類號】:R651.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鄭元回;鄭金意;章劍;;急性顱腦損傷患者血清CKMB、cTnI和EKG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研究;2011年06期
2 朱華雨;楊曉明;;顱腦損傷病人腦脊液tau蛋白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本利;姜秀芳;張麗華;呂智海;宋福祥;;IGF-1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總Tau蛋白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0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陶敏;復發(fā)緩解型多發(fā)性硬化非髓鞘神經(jīng)損害的指標與臨床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姜秀芳;IGF-1對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的影響[D];佳木斯大學;2009年
3 張冬秀;新生大鼠HIBD后海馬Tau蛋白及p-tau蛋白的表達與細胞凋亡的關系[D];鄭州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馬明遠,李軼男,周立新,譽鐵鷗,毛克江;急性腦血管病及急性顱腦損傷并發(fā)腦心綜合征的治療[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2 王友武;陳炳東;戚厚興;張海苓;;急性外傷性顱內出血患者心電圖分析[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許志強,蔣曉江,陳曼娥,王景周,劉娟;腦心綜合征發(fā)生機制的實驗研究[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2年06期
4 黃衛(wèi)東,楊云梅,吳勝東,金哲鋒,鮑德國,甘海鵬;Early changes of arginine vasopressin and angiotensin I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jury[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2001年03期
5 楊云梅 ,黃衛(wèi)東 ,呂雪英;Early changes of endothelin,nitric oxide and arginine-vasopress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jury[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2002年05期
6 鄭佐婭;心血管疾病的生化標志物[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03期
7 孫瑞紅,林世和,張艷;tau蛋白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4年01期
8 干朝暉,蘇偉,臧國堯,黃衛(wèi)東;嚴重腦外傷患者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改變的臨床意義[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5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永暉,張建;顱腦損傷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8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0年09期
2 陳洪,邢銳;大黃在顱腦損傷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0年01期
3 孔先榮;51例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體會[J];實用醫(yī)技;2000年11期
4 黃柳軍,魏正懷;小兒顱腦損傷并發(fā)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31例[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1年03期
5 張保山,張平波,王輝;顱腦損傷并脊髓半橫斷綜合征2例報告[J];中國綜合臨床;2001年12期
6 王強,林建信,秦振茂;機動車肇事致顱腦損傷287例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1年11期
7 孫紅燕,燕霞,周景儒;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觀察[J];邯鄲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3期
8 趙洪波,程化坤,青松文;顱腦損傷后急性肺水腫的治療[J];黑龍江醫(yī)學;2001年07期
9 蔡英杰,梁鳳榮;輕中度顱腦損傷病人頭痛的觀察與護理對策[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10 李清;顱腦損傷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3例報告[J];河南醫(yī)藥信息;2002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云青;陳偉清;莫紀華;楊波;吳俊華;董棟;;顱腦損傷后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的診治體會[A];2009年浙江省神經(jīng)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朱萬莉;;72例顱腦損傷后躁動觀察及護理[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陳嫣娜;;顱腦損傷病人的接診護理[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五次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4 金文秀;顧斌芳;景炳文;;顱腦損傷患者心監(jiān)圖分析及對策[A];全國第七屆農村基層中西醫(yī)結合學術暨工作交流會論文匯編集[C];2002年
5 吳興芬;;50例顱腦損傷病人的觀察和護理[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6 張中原;王保良;李繼華;;老年顱腦損傷的臨床治療[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郭峰;孫里楊;王列;張美彪;;超敏c反應蛋白對顱腦損傷嚴重程度及預后的監(jiān)測評估[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李秀芬;;顱腦損傷的搶救及護理[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9 費舟;林偉;章翔;張劍寧;付洛安;賀曉生;李兵;姬西團;曹衛(wèi)東;甄海寧;郭慶東;劉恩渝;張永琴;王西玲;謝莉;;地震災害后顱腦損傷20例救治[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10 劉永良;李澤福;李建民;隋德華;;顱腦損傷合并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診斷和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慧;顱腦損傷病人癲癇護理[N];農村醫(yī)藥報(漢);2012年
2 特約記者 唐向東;我高原顱腦損傷研究有突破[N];解放軍報;2000年
3 王軍;陳喜軍;解放軍第三醫(yī)院顱腦損傷研究獲獎[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4 本報特約記者 朱麗麗;仰面摔倒當心顱腦損傷[N];保健時報;2008年
5 北京天壇醫(yī)院高壓氧科主任 薛連璧;顱腦損傷 高壓氧介入宜早[N];健康報;2014年
6 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附屬密云醫(yī)院 相久大邋王尚武;看圖表處理顱腦損傷[N];健康報;2008年
7 黃剛;顱腦外傷的搶救[N];中國煤炭報;2001年
8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康復科高壓氧室 王金華;高壓氧治顱腦損傷效果佳[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9 ;顱腦損傷輔助診治措施與藥物應用[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10 張力偉 朱麗麗;發(fā)生意外時怎樣保護頭部[N];健康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樹廣;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技術篩選顱腦損傷促進骨折愈合的關鍵分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2年
2 李鋼;顱腦損傷急性期凝血功能改變的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時俊新;顱腦損傷特征及轉歸預測實用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薛亞軍;膠質細胞生長因子-2在顱腦損傷中作用的研究及其基因重組蛋白制備[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5 吳曉輝;顱腦損傷后腦糖代謝及神經(jīng)特異性標志物相關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朱家富;顱腦損傷康復監(jiān)測中的非線性動力學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7 王貍,
本文編號:1931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931603.html